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改革让启蒙回归了教育

2017-10-27 22:40张绪培
中国教师 2017年18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社会化立德

张绪培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重要使命,也是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的重大挑戰。2013年,教育部同时组织了几个课题组,分别研究高考改革、高中课程改革、高中的性质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考改革方案最早出台,首先在上海与浙江进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也会相继颁布。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深刻理解高考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指向是什么,为何会有这样的改革?

两大改革的核心指向

这两大改革的核心指向有两个:一是解决教育目标的问题,即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二是解决教育组织形式变化的问题,即解决2003年高中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的“共同基础上差异发展”的问题,解决让学生有选择课程权利的问题,解决由考学生的“短”转向考学生的“长”的问题,让学生学他能学的、适合自己的、和自身潜力一致的学科。它的最大指向是人力资源的最大解放,建设一个人力资源的强国,同时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规律。

从教育内部来说,这一指向使教育终于承担起一个重要的责任,即解决启蒙的问题。其实,启蒙是教育的本来意义。教育的一个很重要问题是解决启蒙的问题,解决让学生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准备干什么……但毋庸讳言,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关注这个问题,将公平误解为把不同的人培养成一个样。所以,这次改革的意义相当深刻,终于让启蒙回归了教育。

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的

我前一段时间参加了浙江大学120周年的校庆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大学生和院士面对面。在这个活动中,大学生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大学要学什么”,两位院士不约而同地说,大学要学知识,但不够,还要学能力、学方法,这还不够,更要学眼界与境界。也就是说,我们读书,光接受知识是不够的。当然,没有知识也不行。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知识是老子,能力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我们的教育要有这个穿透力,要有儿子与孙子,不然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光有知识的教育不是

教育。

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育人为本,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这是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的教育还是以育分为本。一提到教育质量,想到的就是分数,高分低能我们暂且不说,一个现象就是这几年的大学毕业生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都已超过美国,但很多人毕业后不知道准备干什么,成天抱怨……更可悲的是,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碰到问题和棘手的事情时,看问题的方法、立场、观点和角度,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似乎没有多大差异。教育只给了他知识,而没有给他知识后面的东西。因此,“立德树人”告诉我们,不但要关心知识,还要关心知识后面的东西。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告诉我们教育绝不只是为了改变命运而服务的,否则就会培养大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那么,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做两件事。一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让人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健康。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有很多,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最简洁,在前面加了三个定语,即自由的、充分的、全面的。马克思认为,如果人的发展不是自由的,一定不会充分。为什么要实施选课,为什么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潜能,我认为答案就在其中。马克思所讲的“全面”,不是指所有功课都是100分,指的是体脑不能偏废。最近,全国人大对我们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其中对教育方针也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两句话: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强调的就是体脑不能偏废。实际上,这是中国文化的根,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一个不能少。

二是完成人的社会化。人是充分社会化的动物,剥夺自由还不是对人的最高惩罚,对人的最高惩罚是,让你和同类隔绝,这是因为人是充分社会化的动物。教育的一个重大功能是完成人的社会化,让人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学会与同伴相处,互相友爱,而不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人因为是社会性动物,就应该有责任和担当。

关于传授知识的问题,我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可能不显得那么重要,但对于人的社会化,没有学校是不行的。现在,我们一直在说这样一个问题,学校会不会随着信息化而消亡?从某种角度上讲,学校之所以会存续下去,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要完成人的社会化,让学生做一个健康、有教养、有德性、有理想的人。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

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进行了近一年的研究讨论,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它告诉我们这个“德”是大德,是做人之德、为人之德、处事之德、处世之德。立德树人不是外加的,它就在一门一门学科之中,每门学科都有立德之责,每个教师要全面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立德树人就在每门学科的内容、实施和评价中。它体现在一节节课中,存在于学校组织的一次次活动中,弥漫在校园的文化中。

在这个文件中,我们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现在它已有比较明确的内涵,即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及背后的价值观念。那么,核心素养与素质是什么关系?素养是素质的外显,素质中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部分,即素养。素养是素质中非遗传的部分,靠后天习得,需要依靠教育来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与推进,不要将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更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

此次高中课改,其中的一大特征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核心素养不是空的,就存在于学科课程中,需要我们自己将其找出来。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这门课对核心素养的贡献是什么,就是这门课给学生留下的终身烙印是什么,学了这门课和没有学到底有什么区别。例如,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不是让学生记住年代、人物、事件,最终是通过人物、年代、事件告诉学生所有事实的认定,必须有证据,没有证据就不是历史。因此,这次课改历史学科将“史料实证”作为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作为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给予落实。比较奇怪的是,学问越大的专家,越是告诉我们要少给学生一些知识,他需要时自己会学的,关键的是教给学生能力、观念和方法。

再说一下选择性。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在解释中国梦时,有一句话讲得很深刻,什么叫中国梦,中国梦就是让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出彩的机会。因此,教育要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机会、土壤和条件。此次高考改革的可选择性,为高中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提供了条件。这个选择是让学生选择,而非家长或教师代替学生去选择。

中国哲学家王阳明告诉我们要知行合一,行动比结果更重要,做的本身就是学,做在很多情况下比做成这件事情更重要。选择本身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判断、选择,通过选择学会选择,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更重要的是通过选择学会负责,学会担当。选择过程本身就是教育,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自己选择,指导他们去选,给他们试错的机会。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被教育对象变成独立的人走向社会。因为只有学生认识了自我,才能悦纳自己,才能拥抱世界,才有幸福的人生。

当然,我们要让学生学会选择,给予方法、指导与工具,这个过程是相当科学的。这需要多方力量的整合,一同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很多人说要减负,但减负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问题是减什么负,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忙到点子上。

这次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最根本的是改变学习动力机制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东西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是外压、利益、诱惑,还是其他?如果是外压、利益、诱惑,那他们走不远;如果是内驱力,他们真的发现这个领域有吸引力,进去了就出不来,这是很有希望的……

最后,我送给各位校长一句箴言,希望你们当校长当得从容一点,不要被功利所诱惑,走自己的路,做真教育,培养真正的人才。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课程教材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社会化立德
浅析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现途径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