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 要] 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围绕某些问题积极展开质疑和辩论,在彼此交流中促进学生认识的提升和发展,同时教师也将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会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 高中数学;师生对话;质疑争辩
数学学习的过程蕴含着一种独特的乐趣,这种趣味源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会和琢磨,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分析,因此数学被人称为“思维的体操”.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切感受到这种奇特的乐趣,尤其是在笔者与学生一起围绕某些问题展开质疑和争辩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以下笔者简单介绍两个教学实例,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
师生交流案例的呈现
案例1: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质疑其问题的准确性
学生进入高三阶段时已经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他们不仅能够主动地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还自觉地在课外探讨一些数学问题,这一过程中他们也会经常发现一些难题. 一次,两位同学在处理一道模拟题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将问题拿出来和笔者一起讨论.这个题目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f(x)满足f(x+y)+f(x-y)=2f(x),已知f(x)≠0且f(1)=0,则可确认f(x)是一个以________为一个周期的周期函数.
对于学生所遇到的问题,笔者并没有立刻予以解答,而是引导学生结合函数常用的解题思路展开分析:
(1)是否可以采用赋值法,围绕条件较为充分的等式挖掘其隐含信息?
(2)是否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函数图像的形式来研究函数性质?
(3)是否可以尝试整体代换法,对函数表达式进行简化处理?
(4)是否可以选用具体的函数模型对其进行解答?
围绕笔者所提供的解题思路,学生进一步展开尝试和探索,但是依然没有实现问题的解决.见到这样的情况,笔者也一起参与了他们的讨论,在尝试过多种方式后,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也许本身就存在错误,因为在推导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相矛盾的地方. 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这一点,笔者和他们一起在百度上进行相似问题的搜索,发现很多网站上都是几乎一致的问题,而且还找到一个更加基本化问题:“设函数f(x)的定义在实数集R上,对于任意在其定义域中的x和y,都有结论f(x+y)+f(x-y)=2f(x)f(y),且有正数c存在f(c)=0,请分析f(x)是否为周期函数?如果具有周期性,请求出周期;如果不具有,则说明理由.” 相比于之前的问题,这个问题更加浅显而直接,学生很快就分析出这个函数是一个周期为2c的周期函数.
对此学生都感到非常高兴,在探讨的过程中题目本身已经不再重要,他们倍感温馨的缘由在于和教师一起对自己的难题展开了探索,并由此感受到研究数学问题不应盲从于问题本身,也要具有敢于质疑问题准确性的勇气.
案例2:教师讲授之后,学生对解答的合理性进行质疑
在“概率与统计”的复习过程中,笔者和学生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题目如下:甲、乙两人各有5张卡片,现在以抛硬币的方式来展开游戏,当出现硬币正面向上时,甲就赢得乙的一张卡片,反之则乙赢得甲的一张卡片,并规定硬币抛掷次数达到9时,或者此前某人已经输光所有的卡片为游戏的结束,且设定ξ为游戏结束时硬币的抛掷次数.(1)求出ξ的取值范围;(2)求出ξ的数学期望Eξ. 在学生充分思考和展示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如下讲评:有关第一问的处理,很多学生只是求出1≤ξ≤9或者5≤ξ≤9,这些答案都不够精确,若将答案写成ξ=5,6,7,8,9,则又犯了想当然的错误;第二问处理的难点和关键是计算出P(ξ=7)=2C = ,有关于P(ξ=9)的计算可以参照P(ξ=7)来进行,或是在确保P(ξ=7)能够计算正确的前提下利用ξ选取不同数值时的概率之和等于1计算,而且如果将题中抛掷次数的限制由9改成10,结果也不会发生变化. 对此很多学生表示赞同,问题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但是在下课之后,有一个学习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向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我认为P(ξ=9)的计算不能参照P(ξ=7)来进行,因为当ξ=9时并不意味着某个人将所有的卡片都赢过去,而且如果将原先的次数改为10,P(ξ=10)也是可以计算的. 细加思考之后,笔者认为这个学生的认识还是很有见地的,因此就在第二课时让这位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其他学生,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之后,纷纷对此表示赞同. 看到大家能够达成共识,笔者对此进行总结,并对这位学生独到的见解予以表扬和肯定,其他学生也纷纷对他致以钦佩和惊讶的目光.
上述两个教学案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互相促进的平台,在彼此的交流中不仅学生能学到很多,教师对教学的本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反思和评析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如何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笔者对上述问题有着这样的体会: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掌握和理解,也要教会学生对数学思维方法进行熟悉和掌握,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与能力,给予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引导学生在合作与讨论中形成自己对方法的理解和认识,这也是引导学生不断接近数学本质的必由之路. 上述两个案例都呈现出这样一个主题,即教师要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启发者和领路人,并在以下三个方面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
1. 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无论在哪一个学段,数学都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知识体系性强、思维灵活而严谨是数学的本质特点.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务必要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的基础包括基本的数学知识、基础性的数学处理方法,还有最为基本的数学思想.
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即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学生要学会全面而细致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积极探求问题解决的方案,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学会以更加规范、精确、简洁的方式来对相关内容进行表述. 没有这样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意识和争辩能力的培养都是一句空话,甚至学生的合作与讨论也将无法获得实际效果,甚至还将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2. 善用数学检验,校准正确的思维方向
勇于质疑、积极辩论是提升学生认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绝不能钻牛角尖. 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地位:启发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师要帮助学生时刻校准自己讨论和研究的方向,要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认识进行检验.
必须强调的是,学生不仅要用挑剔的目光来审视他人的见解,检验其他学生的答案,更要用苛刻的目光来评价自己的答案,因为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明确地理清数学问题,同时其数学思维也将得以优化,而相应的质疑和争辩也不再是漫无目的的争吵和喧嚣.
3. 指导数学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新课程倡导以多样化的学习模式来组织我们的课堂,比如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尤其是合作学习,因为我们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过分地被灌输独立意识,因此他们对合作学习的方式很是陌生,他们不知道如何进行合作,更不知道如何高效地进行质疑与辩论. 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对学生合作学习善加引导,例如提供学生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围绕某一个疑难点展开探讨. 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从而让学生能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互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把握自我,充分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展開反思,并将反思的体会和同伴分享,从而在彼此交流中形成更加深入的反思,将数学知识和方法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让其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学无止境,只要我们都能充当数学教学的有心人,我们的教育空间将更加开阔,数学课堂的天空也将闪现更加绚烂的色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