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跨文化交流教育生态环境下的国画教学研究》(编号:15BYG25)研究成果
【摘 要】 本文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美国普文农工大学优等生夏季项目书画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跨文化交流教育生态环境下的书法国画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问题,以期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书画教学;生态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一、教学设计
1、教学背景
美国德州普文农工大學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颇有影响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该校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与对外交流方面发展很快,尤其在东亚与中国语言文化教学及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学生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增长的影响,该校站在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从2011年开始划拨专项资金资助在医学、管理、人文社科等学科方面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荣誉学生,来西安外国语大学在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西安)进行汉语及中国文化的研修,学生语言与专业成绩提高显著,两校合作日益密切。参加该项目学习的学生大多数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学校继续学习,有望成为美国联邦政府未来优秀的外交官。[1]
2、教学计划设计思想基础
国画教学为美国普文农工大学2015年优等生夏季项目班级同学中国文化学习过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中国画是我国文化最具表征性的艺术门类之一,书画一体,或者书画相通是被学界及大众所公认的。在我国艺术史上,大画家往往又都是书家,沈周、唐寅、文徵明、董其昌、王时敏、王鉴、王原祁、恽格、吴历、徐渭、查士标、龚贤、陈洪绶、八大山人、石涛,陈鸿寿、金农、罗聘、郑燮、汪士慎、李鱓、黄慎、高其佩、虚谷、任熊、任颐、张熊等人皆是。
由于客观方面的原因,诸如,中国书画材料媒介的一致,所以,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在艺术规律的研究方面是共通的。事实上,临摹为传统书法和国画教学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民间绘画的师承训练体系中,师傅往往是有意识的通过汉字毛笔书写训练,培养徒弟驾驭毛笔的能力,这一训练过程的对象,即便是不识汉字,也是不会影响训练结果的,因为接受训练者仅仅需要通过毛笔的汉字书写,能够熟练的驾驭毛笔并运用其对点、线、面符号有较好的把握,这方面的实物,在敦煌出土的经卷中也是得到印证的。
中国文字源于象形,这是众所周知的,同样,拉丁字母亦起源于象形文字,这在一定意义上,奠定了书法教学在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基础。
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次教学的课程计划制定,在有限的有效教学课时内,安排制定出适合、可行的对外国画教学课程大纲和计划,即初级书法入门和敦煌笔画线描为临摹对象的教学任务之课程目标。
线描是中国绘画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对于学生线描水平的训练和培养,是国画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样,在教学中如何传达中国绘画的绘画精神也是本次教学课程设计的思想基础,故该教学设计不宜教授大众意义上的“写意”画法,诸如:如何画竹子、如何画虾、如何画鸡的一类“泛”国画教学。
众所周知,佛教文化中的宗教绘画,在与之相关的造像之中,最初的人物造像以及服饰皆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接中原,西临新疆,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敦煌较早接受了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西亚、中亚文化随着佛教文化的东传,不断传到了敦煌,因此可以说,敦煌壁画在很大程度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所以,选择以敦煌碧画之线描为教学内容,在当下“一带一路”文化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二、教学实践
1、中国书法入门基础概念简述
从中国文字发展史看,书法艺术历史之悠久,大约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历代都有书法大家,魏晋时期的二王,唐代有欧、虞、禇、柳、欧、赵,宋代有苏、黄、米、蔡等,元、明、清历代都有书法之大家。
书法之体包括篆、隶、草、行、楷诸体,书法之初始,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亦是源于生活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演变革新。
书居六艺之一,碑帖浩瀚如海,这也从多个方面亦放映了不同时代的书法精神和面貌。书法学习,讲师古,也就是向古人学习,临习优秀的书法作品,书法创作既要超越前人,又要超越自,是一门极具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作者不但要有一定的书写技能,同时,还必须具有相当的综合修养和创作能力。
作为短期的书法入门初级教学,对于中国书法的几种基本书体对学员进行简要讲解是很有必要的。
(1)篆书最早属于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通用字体,适用于当时正式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兵虎符之类。在介绍篆书之前,首先必须了解甲骨文。甲骨文是迄今可知,我国最早的文字,距今约有三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殷商时期因占卜而刻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从考古出土的实物来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用笔、结构、章法的基本要素。
青铜艺术是殷周时代重要的艺术品,在书法史上,把刻铸在钟鼎器表的铭文称为钟鼎文。秦朝统一了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事件,即统一文字,秦统一以后的文字就是人们所说的小篆,又叫“秦篆”,之前的文字现在被称为大篆,包括金文、籀文在内,简化后的小篆形体匀整、易于书写。
(2)隶书源于秦,《说文解字》认为隶书是“佐助篆”的,也就是说隶书在当时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到了汉代隶书由于书写方便被广为应用,有“汉隶”之说。隶书变篆书线条为直线,圆笔为折划,字体略宽扁,横画长,直画短,呈长方形,书写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隶书代表性的碑帖汉隶有《曹全碑》、《张迁碑》;唐隶有唐玄宗李隆基书并注的《石台孝经》;魏碑有《元祯墓志》等。
(3)楷书又被称为正楷、真书、正书等,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南北朝、魏到晋唐最为流行。《辞海》对楷书的解释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宋宣和书谱有“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之说,楷书字体结构规矩整齐、严谨,其发展分为萌芽期(秦汉),发展期(魏、晋、南北朝),繁荣期(隋、唐、五代),守成期(宋、元、明、清)。endprint
(4)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近于草书的称行草;近于楷书的称行楷。行书在书写的过程中,用笔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较多;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用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用圆转代替方折。
行书当以王羲之的“天下第一大行书”《兰亭序》为代表,当然,行书临习还有诸多经典的作品,比如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唐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欧阳询的《千字文》、宋黄庭坚的《上苑诗》、米芾的《行书四条屏》、苏轼的《赤壁怀古》、元代赵孟頫的《感兴诗并序》、明代董其昌的《秋色赋》等。
(5)草书是一种较其它书体,书写更为便捷的书体,为隶书快写的结果,《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早期草书被称为隶草;章草形成于西汉中晚期之后逐渐成熟,以《急就章》、《平复帖》、《月仪帖》等为代表;今草又称“小草”,为草书中流行最广的书体,成熟于东晋,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继承了张芝始创的草书基础之上发展而来是一种书风,为了和章草区分开来被称为今草;大草即“狂草”,以张旭、怀素最为代表,它是在今草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其书不拘章法,笔势连绵,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帖》等帖和怀素《自叙帖》。
2、书法、国画工具材料简介
(1)工具材料。①毛笔:一般分为硬毫、软毫、兼毫,以“尖、齐、圆、健”为良。书法的楷书和国画线描学习选择大、中、小白云笔即可。②墨:墨分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墨色暖,松烟墨呈冷黑色。如用瓶装墨汁作画,用前应将墨汁摇匀,常用的有一得阁、中华、曹素功等。③纸张:选择毛边纸、白报纸或者价格便宜、纸面较为粗糙、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张练习。④临本: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或者白描画稿。
(2)书法、国画临摹的基本方法。基于国外留学生汉语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考虑,在书法和国画的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同学统一规定书法或者国画临本学习,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老师提供的临本范围内自由选择。书法临摹引导同学以楷书临摹学习为主,国画白描临摹学习在敦煌壁画线描稿的前提下亦可自由选择。
①书法。汉字从结构上看基本为方块字,整体上,汉字的楷书书写原则是要求把字写得平稳、均衡。为了达到汉字书写的这一基本审美原则,首先,就要了解毛笔书写训练一般借助的传统的米子格、田字格和九宫格。所谓“米子格”即以汉字之“米”字,将所要书写的汉字,以米字为格,参照以分布汉字的结构;而“田字格”,即以田笔画字为格,将所要书写的汉字分为上下左右几个部分;“九宫格”及以九个等形四边形,按照上中下,左中右的规律将所要书写之汉字笔画结构布局。这几种辅助方法都是传统的临摹习字的方法,其目的皆是为了能够将汉字书写的端正、平稳。
临习任何一种优秀的楷书字体,首先必须学會如何用笔。关于楷书书写用笔的几个基本问题,即中锋、铺毫和逆入逆收。
楷书书写的中锋用笔可以使笔画圆劲、饱满。铺毫可以理解为,毛笔和墨后,笔端紧裹呈尖状,书写时,笔毫自然打开,平铺纸上,如此,笔毫方可因书写着力量的变化均匀自然着力,笔画之大小、粗细之变化关键也在于此。而逆入逆收,即书写过程中“与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可以理解为起笔时先朝笔画的反方向落笔;逆收指的是在收笔时,提笔朝行笔的反向收笔,使笔画含蓄,有余味。
传统楷书笔法所讲的笔法,也就是笔画写法的规范,归纳起来包括:点、横、竖、撇、捺、挑、钩、折法。由于“永”字的笔画和汉字楷书毛笔书写的笔法相一致,所以历代,诸如:崔子玉、钟繇、王羲之、智永、张旭等都有关于“永字八法”的学说,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汉字毛笔书写的基本笔法,关于“永字八法”的具体名称可归纳为:一点为侧,二横为勒,三竖为努,四挑为趯,五左上为策,六左下为掠,七右上为啄,八下为磔。
②国画线描临摹教学实践。白描又称线描,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也是国画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法,学习白描有利于观察生活和写生造型。敦煌壁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运用毛笔勾线,对线条有很严格的要求。在临摹时可先用铅笔起稿,这样便于修改,白描稿要求要准确、具体,同时还应注意处理好线条之间的组织关系;当然,条件允许的话,也可利用复印机放大起稿。
白描稿起好后即可用铅笔拷贝至熟绢或者熟宣纸上,稿子过好后,需要将正稿裱在板子上勾线,临摹作品尺寸较小者,亦可直接用毛笔勾勒。
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勾勒时中锋用笔,行笔时笔尖走在线条中央,方法同书法的用笔相同,线条要圆润浑厚,饱满而富于弹性,结实而有力感。行笔既要注意平行,也要有顿挫。勾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起笔讲藏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欲上先下;行笔要稳,速度要慢,中途转向稍停为“顿”,向后折回为“挫”,顿挫时要调整笔锋方向。中锋圆转用笔为“转”,侧锋方拐为“折”;收笔要回锋,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无往不回”、“无垂不缩”即是。
三、结语
众所周知,在以毛笔为主要书写工具的时代,书法不仅仅局限于审美的功能范围,其审美以外文字本身的记事、抒情等功能往往是第一位的。
文之初,结绳记事,书之得考者甲骨文,实为卜辞,周之《毛公鼎》、《散氏盘》皆铭文,《石门颂》是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刻于陕西褒城褒斜道石壁的摩崖,其内容是记载杨孟文修葺石门道之事的。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座位帖》。《祭伯父文稿》,又称《祭伯父豪州刺史文》,为唐乾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祭伯父颜元孙及一门去世者之文稿。与《祭侄文稿》同为颜真卿悲愤伤情之作。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亦程《寒食诗帖》写其被贬谪黄州时的凄楚潦倒的生活,舒其心胸磊块之郁结。黄庭坚的《致明叔书》、《致云夫七弟书》等行书十种皆为信札等,皆是如此。
所以说,书法教学,在通过临习优秀碑帖的同时,既可以学习书法的基本技能知识,同时,又可以通过对临本文字内容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更多诸如,文学、历史等书法以外的知识。endprint
画论讲“画品”“人品”的问题,书学中亦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心正笔正”之说。历史上秦桧、蔡京的字本身也写得很好,因其“为人”故世人是如何也不能接受他们的书法的,所以他们的书法也就很难流传于世,成了反面教材,当然这里的“为人”指的不是老好人、不是做事“和稀泥”、处世“圆滑”的一类。有人提出“人品如何影响画品”的质疑是可以理解,其原因是不了解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古人讲“德”是极其有道理的。
中华民族讲民族气节,所以更为敬重的是诸如岳飞、林则徐、于右任、鲁迅那样的书法大家,“爱其书法,兼取其为人”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此不赘述。
书法和国画的教学具有与世界不同文明交流和互鉴中的作用。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亦可推动书法和国画走向世界,促进书法和国画在更加广泛的地区传播和推广。此外,学习书画的过程还可以使学生者养成注意力集中,细心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所以说在当下“一带一路”大的文化和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对外书法和国画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注 释】
[1] 见西安外国语大学网站.
【參考文献】
[1] 张文彬主编.敦煌[m].朝华出版社, 2000.
[2] 陆志伟著. 中国诗五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3] 钟肇恒 编 .英汉美术词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 天津杨柳青画社编辑.春联. 天津杨柳青画社编辑出版,1983.
[5] 董其昌.书草诀歌[m].长春古籍书店印行.
[6] 吉林文史出版社编 .小楷书道德经[m].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
[7] 何海林编.历代拓本精华[m].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11.
[8] 林雨编.唐集王圣教序[m].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9] 天津古籍书店编辑.殷墟文字集联 . 天津古籍书店出版, 1988.
[10] 安君著 .中国画寻径[m].长春出版社,2014.
[11] 安君著.水墨精神[m].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
安 君(1966-)男,陕西乾县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专业书画教学和专业书画理论及创作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