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

2017-10-21 13:42郭娅君
新智慧·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比较阅读发散性思维

郭娅君

【摘要】教师把“字词串讲”变为“自读质疑,学生合作”,无论是教学课内文言文也好,还是训练学生自读课外文言文也好,都着重迁移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利用文言文整合,比较阅读的方法,提高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自读质疑;学生合作;发散性思维;比较阅读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源泉。可是,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从教的角度看:非中考篇目,易被执教者忽视;教师的讲的过多,课堂烦躁、乏味,缺少趣味性。更严重的是文言文教学和现代文阅读、写作、生活相脱节。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学生只满足于简单的读诵、机械的记忆,很少去思考文言文中蕴含的积极意义和现代理念。遇到不会解释的词语时的方法猜或蒙,缺少基本解词的技巧,更缺少查工具书的习惯。他们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认为与自己离的太远,缺少兴趣。那么,该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字词串讲”变为“自读质疑,学生合作”

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说学生记”的误区,在教师“字字落实”的串讲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兴趣全无。鉴于此,我改变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首先是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其次,让学生对照注解或者工具书自由疏通字词意思,之后,让他们查找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最后,通过与老师和小组及班上的其他同学合作,把疑难问题解决掉。如教授节选自《陶庵梦忆》的《湖心亭看雪》一文的第一段,我原来的做法是先把重要的字词一一进行串讲,然后找学生疏通文意,文言文学习完全等同于字词意思的记忆学习。后来我逐渐体会到,其实这些基本语言知识和语言现象,学生通过合作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的;这时,学生需要的是老师对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引导。如学习这段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问其姓氏”中“其”是表示语气的助词还是代词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什么意思?这两个问题还真是本段中重点虚词和实词,这时,就需要老師的引导讲解了。让学生学会质疑,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效果:首先是学生自由解决字词问题,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他们便会寻求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是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是在文言文学习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质疑的习惯,让他们在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能力。最后,学习中是学生自己在参与、在合作,因此他们学习兴趣会很浓厚。

二、应该注重迁移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课内文言文教学是基础,是模板。这有助于学生自读赏析课外文言文,这一过程中,都要着重迁移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要教会学生把已经习得的知识和能力灵活地运用到对其他文言文乃至现代文的阅读分析理解上。要通过对所学的文言文语段主题的理解,在更深的层次上推及到对当今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和问题的思考上,比如可以写一写自己读后的启示和评论,为写作教学积累素材。在教授《愚公移山》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愚公的发展的眼光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既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在自身品德上经受了洗礼。也可以开展一次辩论,例如:在讲《桃花源记》时,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场辩论会,正方观点是:我喜欢桃花源的生活;反方观点是:我不喜欢桃花源的生活。活动开始了,学生们自持己见,针锋相对,纷纷亮明自己树立的观点。有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更是带有演讲色彩,他们妙语连珠,鞭辟入里。此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更有利于他们在学习中发展语文智力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文言文的效率,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基本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有所飞越。

记得有一年,在教授古体散文大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以“欧阳修的旷达情怀”为话题,写一则有关欧阳修的事实论据,作为他们了解作者和剖析文章小序。这样,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就可以直接充实到自己的作文,丰富文章内容。这种做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全方面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利用文言文整合,进行比较阅读

文言文都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是辞藻章法还是思想内容都堪称经典。但是分册、分课的独立讲解,学生负担加重了,记起来非常庞杂,学了这课忘了那课,学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让我们这些含辛茹苦的人哭笑不得。鉴于此,我把课内文言文阅读进行了整合,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加深印象,提高效率。

比如:《出师表》和《邹忌讽齐王纳谏》放在一起讲,让学生比较诸葛亮直言进谏和邹忌委婉进谏的区别。让学生比较《三峡》和《与朱元思书》的异同点,使学生深切感受写景散文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把《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整合起来讲,让学生看看,作者同是被贬,同是写景,但是表现的感情却有所不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整合、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减轻了学生记忆、理解的负担,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厚了许多。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比较阅读发散性思维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挖掘学科内在魅力 打造思维英语课堂
诗歌比较阅读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质疑·比较·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