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初中理化学科的融合渗透

2017-10-21 03:47董玉新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美学

董玉新

摘 要:初中理化学科教学,要融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特色的发展方向。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在美学层面的某些融合,都让我们中华儿女引以为豪。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来看,两者间的渗透也能更好的促进理化学科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理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美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26-0019-04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在谈物理学与中国文化时指出“一般认为,文化系统是由人类创造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主要包括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当代文化发展中,尽管科学和人文之间还存在着对立与分裂,但二者的融合却是大势所趋。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此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即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同时课程目标也指出“要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所以新时代的教师不可以只专注于本学科的教学,要文理相通,将传统文化与理化学科文化融合渗透。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物理化学学科教育作为文化的一种,包括理化知识、理化实验等。若单纯地把理化文化记为枯燥的定理、公式,而不与物理化学的发展产生联系,不与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产生联系,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理化知识时感到枯燥乏味,且缺乏感性认识,捕捉不到人文情节。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教育理念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民族性。因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使传统文化和初中理化学科的教学有效融合渗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例举初中物理化学教科书中理化学科文化与传统文化渗透融合的方式。

一、思维方式的融合渗透

(一)思维模式

古人探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是实际现象——方法规律——实际问题这样的模式。而现如今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样的模式。这表明古人探考问题的思维模式与现如今的物理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谓异曲同工。尽管古人对科学的认识比较朴素朦胧,但它不过时,且与现代的物理学思想有很大的相通之处,因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其所强调的从实际问题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也是我们理化学科的新课程理念,同时也是当今科学思想的核心精神。

(二)思维角度

中国传统文化热衷于用思辨思维阐述自然现象或自然规律,强调的是统一性、整体性、和谐性。其产生的“阴阳和谐论”作为中华哲学思想的结晶。不但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科学的突飞猛进而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它是现代思维哲学的大成,甚至萌发出辩证法三大规律真正的发源地是我们中国的想法。故陡然间产生了一种民族自豪感。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为例:

从第三单元原子的结构开始“阴阳平衡”观念的渗透。即当最外层电子数<4时,为趋向稳定易失去电子,故带正电,形成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4时,为趋向稳定则易得到电子,故带负电,形成阴离子。由此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稳定的阴阳理论。失去,就带正电,称之为阳。得到,就带负电,称之为阴。虽然化学家们并不是因为我们的阴阳理论而研究的化学,但我们的理论却很好地解释了化学。此外第四单元化学式和化合价也符合阴阳对立平衡,和谐统一的传统文化观点。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识。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教材中用了天平,从质和量上诠释了平衡和谐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目相等,遵守了质量守恒定律。此外第十单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也隐含了这种思维,在此不一枚举。

在化学学习中,应用中华传统文化“阴阳和谐”的平衡思维,可以巧妙合理地解释化学原理及相关知识。只要把握好这条主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就会感到轻松自豪快乐,这种快乐会让学生产生“我是中华一员,我不能拖祖国后腿,我要学!”的连锁反应。

二、價值观念的融合与渗透

以实验探究为例,理化学科的学习以实验探究为主。实验的目的除了验证前人的结论、观点和原理之外,更多的是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科学实验是真实的,是禁得住推敲和历史的验证的。因为一个原理的建立,往往需要几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且经历数次的失败才逐渐建立起来。同样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的时候也不是一举成功的。因此,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若要保持不气馁、坚持、勤奋的精神,就需要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同时体味前人的辛苦与伟大。进而尊重一切为理化科学做出贡献的前人。

在合作探究中,团队的力量不容小觑。中国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易经》中的:“二人同心,其力断金”等都体现了团队合作的作用,在进行实验探究的时候,若能恰到好处地用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提点,则能实现更好的团结协作。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择机谈古论今,扬我国威,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科学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就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并在先秦的《墨经》中记载道:“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影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因此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和影子的形成的时候,不妨都将此渗透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endprint

地磁的两极跟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因此水平放置的磁针其指向跟地理子午线之间有一个交角,我们将其称之为磁偏角。我国宋代学者沈括(1031~1095年)是世界上发现和研究磁偏角最早的人。而西方直到公元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时才发现地磁偏角,比沈括的发现晚了约400年。并且沈括还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通过地面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了固体(大地)能传播声音……此外四大发明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都是古代科学的巅峰。以上都可以表明我国古代的科学文化曾经达到过西方望尘莫及的地步。这些有必要渗透到我们的理化课堂中,让孩子们树立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在传统文化中,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上的爱国将领也不胜枚举。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飞。文化传承的是他们奋不顾身为国赴汤蹈火的精神。而当今国泰民安,我们虽用不着像他们一样以血肉之躯卫国,但当今的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且科技是强国之本,只有科技发达方能屹立于民族之林。所以,我们今人的目标是不忘先人,展望未来,做到科技进步。如此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将这些精神融合渗透到我们的课堂之中,给祖国花朵们补充新鲜的科学血液,为我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美学的融合与渗透

传统文化除了精神的传承,还包括文学之美。中国古代学者将他们对世界万物的深刻理解表现在他们的诗词之中。诗词之美,美轮美奂,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或大气磅礴,或温婉秀丽,神韵与意境并存,在字里行间中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学生在品读其唯美内涵的同时,也要研究其中的科学知识,探讨诗词民谚俗语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

(一)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以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文学之美:

诗人精心选择了“月落”“乌啼”“霜滿天”“江枫”“渔火”等体现秋天夜晚景色的典型意象,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以衬托出旅途的寂寞和客人的忧愁。

物理之美:

“月落”——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下落。

“乌啼”——音色。通过音色辨别乌鸦的声音。

——声音的产生。乌鸦声带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使人听到乌鸦的叫声。

“霜满天”——霜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夜间遇冷凝华成霜。

“江枫”——倘若解释为江边的枫树,那么就是机械运动中参照物的知识点。

“渔火”——指渔船上的灯光。涉及能量的转换。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光能。

类似的语句还有很多,遍布于初中物理的几个大版块。

声学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涉及的物理知识:“乡音无改”主要是指没有改变的是音色。

光学

【宋】苏轼《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涉及的物理知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影子的形成。

力学

【唐】 李白《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涉及的物理知识:相对运动。

热学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涉及的物理知识: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二)民谚俗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谚俗语,都来自于生活实践。如:“水缸出汗,不用挑担”即水缸中的水蒸发,且水面以下部分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因此空气中的水蒸气当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时就产生了液化现象,即水珠附在了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少,故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就又蒸发了,故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的速度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速度就大于汽化速度,如此就有水珠出现了。而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就大,故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下雪不冷化雪冷”即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而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故要吸热。

科学研究与中华传统文化两个不同领域的文化融合渗透,是大势所趋。因此教师要身先士卒,做好中国特色教育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李奋生.“两种文化”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J].科技创业月刊,2009,(3).

[2]姜 燕.物理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马保平,赵继宁.中国古代的宇宙观[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3),115.

[5]吴 晟.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物理认知[J].学术研究,20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美学
印花派对
纯白美学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