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传统文化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促学生守本固根

2017-10-21 20:58徐颖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小学生

徐颖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教学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的瑰宝,其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教育热点问题。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普遍忽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缺乏兴趣。为了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笔者从教师人格魅力的示范作用;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進行课堂渗透,陶冶情操;阅读经典,学科渗透整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多种价值与功能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传统文化;渗透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语言教育的基础阶段,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守本固根,不在自己的国土上迷失。所以本文通过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祖国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守本固根进行了探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教材中传统文化要素比重不合理、注释信息较少、单元主题不明确;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学目标设置不全面、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评价内容单调、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高、重视度不够。

2.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发现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不合理;教师运用小学语文进行传统教育的专业素养不够;学生对语文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当下社会背景导致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

二、语文教学中用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

1.教师人格魅力的示范作用。

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思想、道德、语言、举止,有意无意对学生都在起作用。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首先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此外,还必须具备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备渊博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形成服众的人格魅力,使我们的教育水到渠成。教师要作好学生健全人格的榜样,进行人格渗透教育,就要围绕具有高尚人格和健全人格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自己要乐观开朗、勇于进取、积极向上;正确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课堂渗透,陶冶情操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文化角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与此同时,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因为语文课堂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 45分钟的课堂时间,春风化雨般的渗透传统文化,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吴宓先生指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古代的圣贤君子大都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们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经典篇章传承着仁、智、信、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例如。在讲解杜甫的《春望》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梳理诗的写作背景(安史之乱),讲解杜甫的生平事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诗的含义,更能以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阅读经典,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多种价值与功能。

读书,要读得进去,还要读得出来。传统文化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导致的小学生学习内容选择困难,以及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所以平日里教师应将学习内容的广博浏览与经典名句的精思熟读结合起来,同时最大可能地进行学科渗透整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多种价值与功能。北大教授李零说: “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这话说得很实在,也说到点子上了。讲经典,就是引导学生读原典,一字一句一章一篇,老老实实地读。每天早读课、课前背、路队背、阅读课都是阅读经典的时间。不要小瞧这些零散时间,就是它们让笔者和学生有了和国学经典的亲密接触。在这些时间里,笔者经常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之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真谛,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发展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与贤哲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

参考文献:

[1]徐祥香.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第一次抱母亲》教学[J].教育观察, 2016(24).

[2]雷中华;杨宏良.心语集[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8.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我是小学生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