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考试制度不断改革,语文这一门课程虽然独占鳌头,但是学生的兴趣却逐年降低。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文学、研究文学,对于广大的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兴趣激发 模式构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兴趣能够激发人类对某一事物产生注意,优先对该事物发生倾向,进而对该事物进行积极的探索。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重要、最活跃的心理成分,能够调动人的学习积极性,是人在学习方面不断提升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主动性,从而激发内部潜藏的学习动机,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是高校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我认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以趣教学、以情导学”的教学基因,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灵活、风趣地展现教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教学内容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一、传统语文教学中对兴趣培养的概况
传统的高校语文教学,教师依照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主动地传授、灌输知识,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客体,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依靠课后多轮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课后习题,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加上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传统化、课本化,不能结合现实教学,造成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没有兴趣。某些高校教师感叹现在语文教学越来越难,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这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关。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和内容等方面,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打击与重创。某些教师在感慨语文教学无措的同时,将这种偏颇的观念、不良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对于学生与其说在学习语文,不如说在“啃树皮”,导致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热情,不知道该用何种方式面对、接受语文。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要走出传统的语文教学困境,就要找到传统语文教学的症结,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而易见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构建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架构
如何激发高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一个大而难的命题,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从小学开始便学习语文,经历了各类语文教师的教学洗礼,可谓“身经百战”、“见多识广”。因此,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就要构建整体式的教学架构,通过架构的各支点、各环节逐步调理学生的学习“体质”,恢复学生的学习“味觉”。
(一)课堂教学巧妙设疑。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重要措施,是高校現代化启发性思维教学的核心组件。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才能激发自身潜藏的探究意识,以问题为中心,尝试寻找解决课堂提问的答案,从而吸收并巩固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如何提出吸引学生目光的课堂提问,如何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提问,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富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不会放弃任何课堂提问的机会,并且总能间接地帮助学生解决提问,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提高被提问学生的回答信心,又能够以点带面,提高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如此长久坚持必然会形成良好的课堂提问氛围,从而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但是在课堂提问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提问时要巧设悬念。人类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有着广泛的挖掘、探究欲望,一旦该欲望被激发,就会激起人本身潜藏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构建高效语文教学架构时,要把握每一个关键的节点,通过设置一环紧扣一环的课堂提问让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地畅游、前行,从而更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红学”能够成为一门经久不衰的研究型学科,是因为其本身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而许多高校教材的章节设置同样如此,有着适合学生深入探究的广阔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广泛的空间中设置悬念,通过有意无意的点播,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查阅学校的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等不断地加深对课堂教授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对于知识的消化能力,将知识转化为个人储备。二是要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悬念。高校教材作为高等教育的通用教材,与基础教育的教材有着本质的不同,高校教材更多地结合自然、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许多环节的设置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如果教师很好地利用这些环节,联系实际生活,创造悬念,设置疑问,学生就会十分乐意去探索,去研究,去学习,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学习,还能迎合学生的学习口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积极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人作为地球上最充满智慧的生物,本身潜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一旦人受到某种良好信号的刺激,便会激发大脑的兴奋感、愉悦感,从而对于该信号进行积极的回应。高校老师要学会利用这一生理特性,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如鱼得水,自由、愉悦地在课堂氛围中肆意畅游,从而更好地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一方面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是由无数个节点构成的,利用好每个节点,将个人特色的教学与激发学生活跃思维的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可以不断地将知识节点转化为各类生动、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反应,捕捉有效信息,不断地拓展、延伸学生的思路,从而更进一步地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对待、处理学生的思维反应,使得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知晓其思维反应的正确性,同时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的思维反应,应当及时地进行纠正,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这样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优化现有的知识结构,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计算机教学,激发学习兴趣。endprint
形象性思维是每个人具备的思维能力,具体的事物能够更好地激发个人的学习兴趣,因为具体的事物更生动、更直观。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运用计算机通过设计具体的事物形象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觉教学氛围。教师依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依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将每一节教学内容分为多节点的课件,通过课件的播放,引导学生慢慢融入教学,体会每一个节点的教学重点、作者的写作用意,从而以点带面地展现作者所希望展现的文章内容,将整幅完美的教学内容画面展现在学生头脑中,从而更好地活跃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国家倡导、鼓励发展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
(一)氛围活跃,理念创新。
高等教育的改革在于理念的变更、教学的创新。然而某些高校教师坚守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多轮、反复教学,将知识咀嚼成碎片一口口地喂给学生,生怕在教学过程中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生怕学生无法理解自己所传授的知识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定会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逐步被淘汰,现代化教学模式要求高校教师从理念创新开始,逐步改变自身所习惯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融入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课堂氛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丰富风趣的教学内容带动教学互动,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使得教学内容更能够被吸收。
(二)注重心理、突出主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内容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心理教学更重要。某些学生在教师眼中依然是一块块璞玉,需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不断打磨锻炼学生。在教學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发表见解,加强学生间的协作互助,不断地解决教学内容中的各类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形式融入教学中,从而不仅提高学习能力,还提高全体班级的团结度、协作度。
总之,高校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方式构建教学架构,以这个架构为平台,不断地促使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理念,不断地进行更新、创新,提高整个教师集团的教学素养、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使得教师乐于教学,学生乐于学习,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教学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J].文教资料,2009(1).
[2]王伟萍.试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
[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