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乃万物之精灵。有人才有思想,有人才有世界。
人之可贵,贵在有心。故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先生有云:“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先生认为万事万物存于一心。当万事万物不为人所知晓的时候皆处于默然状态存在着。因此,人们若注重内省其心,必有收获。
有人说,心就是心脏,因为心脏一旦停止工作,人的思想也就停止了;也有人说,心就是大脑,大脑可以思想;还有人说,心是思想,是观念,所以说心好思想就好。这些说法有点像盲人摸象,似是而非。把心看成是人体的一种组织、一个器官、一种产物?是也,非也。身体乃是心之载体,如果没有身体,心就无从种植生长。但是如果无心,再高大帅气的身材也是虚枉徒有。人们常戏说某某人是“花瓶子”“衣架子”,正是此意。
我以为,心是人性的总是。心在人在吾在。心乃人之本体。简要说,人之为人,无非一心焉!天下之大,无论肤色、民族、文化、习俗,芸芸众生,不外乎一心。评价识别一个人,林林总总,千差万别,有聪明与愚昧、贫穷与富有、诚实与狡猾、高贵与卑下的区分,但最重要的是看他或她的心。俗说的“心诚则灵”“心有灵犀”“人面兽心”“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独出心裁”“鬼迷心窍”“冰心一片”“哀莫大于心死”“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等等都是对于不同人心的种种描述。
形象地说,人心可以比喻为一个可以容纳万事万物的容器。至于容器的质地、容量和内涵,其质地或坚强或脆弱,其容量或宽广或狭窄,其内涵或丰富或贫瘠,全凭主体的精心选择构建,长期苦心磨砺。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容乃大;道不同不相为谋。用现时一句通俗的话说,世上比海更宽广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宽广的是人心。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在《公孙丑上》中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今人乍见儒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进而,他指出人之心有“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指出人只要充分地发展“四端”就可以成长为孔子所倡导的具有仁、义、礼、智“四德”的人。可见,为人之良知、良能均是发端于人性,加上后天修持发展的结果。
北宋程颢创立“心学”,由陆九渊和王阳明完成,史称“陆王心学”。陆九渊说,心即理。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心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他认为天下的万事万物都不过是人心的显现,一切都在人心。
阳明先生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据史记,阳明先生一日与友人同游南镇。一友人指山中的花树请教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答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阳明先生的心学有四诀,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理解,阳明先生称为“寂”的乃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可以说是一种没有显现出来的或者隐性的存在状态。它不会是“无”。“同归于寂”则表示二者不是不存在而是同处于一种默然存在着的状态。如同处于黑暗里的世上万物,其存在是必然无疑的,只是不为人的视觉所感知,但是当处于光照之下时,黑暗里的万物必然显现出来为我们所见到。故有诗云,一唱雄鸡天下白。只有在阳光下一切才会现出原形来。
北宋程颐创立“理学”,由南宋朱熹完成,史称“程朱理学”。认为,世上万事万物之所以能存在,其中必然有一个“理”。之所谓,事出有因,物成有理。朱熹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又说:“做出那事,便是这里有那理。”(《朱子语类》)而通过“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便可以“致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
细细琢磨,由孟子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可得一揆:天性物性人性,性乃自在;天理物理人理,理由性生。性即理理即性,性理同一;天地有心无言,万事全在人心。
具體而论,天下万事由人而始,从心而始。有人心,则有人性,有人性则有人理。天理人心。理即性是,性则心是。心、性、理相通相联。无所谓先后、依存、因果。有心自然有理,有理必然有心。理由何立,人性所在,心之使然。故,我以为,“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其实一学。讲“心”即是讲“理”,讲“理”即是讲“心”。溯源而上,二者均源自孟子“性”说,具体而言,无非研究阐释的进路不同,殊途同归,实为一体,称之为“心学”“性学”“理学”或“心性学”“理性学”“心理学”或“心性理学”等均未尝不可。
心为本体。人在世界在。万事由人起,万物在人心。有人方有道。人心即道心。无心则无道,有心可以解惑天下。可以说,心在,道在,世界在。道理、道理,需要“道”、需要“理”,可见它们都存在于言语心灵之中。无人类何有文化、文明、历史。人之一心,原是道之心,理之心,性之心。难怪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莫带半根草去。是谓矣!
有心尔后动。物为人用,事在人为。因物生事,物实为事。心动而意生,意生而行动,种瓜得瓜,种稻得稻,天下事莫不如此。平日里心如止水,似深山中古塘,风平浪静,倏然风声乍起,浊浪滔天。
是此,我以为,人之为人,养“心”事体最大。只有养成和坚守一颗仁爱之心方才是第一位的。若要养心,重在养气。做人要有气节,有人格尊严。孟子提出个人道德修养要养成“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则为面对任何艰难困苦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譬如,文天祥以孱弱之躯被囚于敌狱,以浩然正气抵御监牢里的“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等诸种恶气的浸蚀,不卑躬屈膝,正气凛然,写下千古绝唱“正气歌”,其曰:“余囚北庭……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陶渊明宁愿贫穷致死也“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丧失人格尊严。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思,是心动;我不思,心乃在,道依旧。天下事,以心正为本,以治心为先。养心先要正心。不为功名所动,不为利禄所累,不为情色所困,心安理得。心如静水,止于至真至善至美。其次,要勤于修心。修得博大仁爱之心,修得浩然正义之心,修得忘我坚强之心。执两持中,举止有度。三是要有恒心。坚守信念,坚持真理,一以贯之。心向着大海,纳百川之水容天下之事浩浩荡荡;心灵自由,展翅蓝天,飞向心向往之的地方。
为此,我想我们教育的第一要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养心。《论语》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作者简介:周德义,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教育科学院博士后指导教授,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会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