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毅
摘要:为进一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事业日渐蓬勃,并为社会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目前,中职教育为保障学生素养,强化了德育教学工作,并依据时代发展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以及内涵。现阶段,数字化平台凭借自身的特点,而获得了教学部门青睐,并取得不错的教学成就。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平台;中职德育课;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推广,促使我国的中职院校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院校依托数字平台开展德育工作,保障德育活动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实现教学针对性以及影响力的增强,保障教学目标实现。
1数字化教学平台对德育影响
为保障我国中职德育教学作业效率的提升,中职院校追随时代发展需要,强化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关于数字化教学平台对德育影响,笔者总结如下。
1.1开辟德育空间。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进步,使得我国中职教育工作的内容以及形式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在这样的状况下,各中职院校积极开拓数字化教学空间,最终由此突破了传统教室教学的局限性。
在数字化平台的框架系统下,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无时无刻接受德育教学内容。数字技术的运用以及平台的构建,能够实现诞四个层面德育空间的开辟,分别是德育物理空间、德育网络空间、德育信息空间以及德育虚拟空间。
作为德育实体组织部分,德育物理空间的开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设施以及场所。在数字化德育教学工作中,该空间成为了数字化校园基础。此外,德育网络空间的构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网络、数据库与信息的有机融合,从而构建起三维空间。该空间系统的构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人对信息的处理、学习、利用等智力活动。
而德育虚拟空间的开辟,能够使德育辐射及其影响突破传统德育的时空域限。
1.2拓宽了德育途径。课堂教学一直都是我国中职德育教学开展的主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之下,中职院校依托教师传授的方法开展具体工作。现阶段,伴随着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运用,中职院校逐步构建起数字校园环境,最终搭建德育虚拟空间,实现德育教学信息的及时获取。
在相关的教学技术运用下,中职院校的德育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突破了时空界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能够借助电子邮件、微信、微博等各种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及时交流,规避了面对面交流尴尬。
除此之外,德育研究方式在推广过程中也能够尽可能的脱离技术手段的限制,确保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不受现实条件制约,培养其道德践行和自律能力。
1.3充实德育内容。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德育教学信息内容的复制以及传输,从而由此保障德育工作的健康推进。不仅如此,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出现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拓宽德育阵地,并缓解中职院校規模扩大而导致的德育资源短缺问题。
1.4提高德育实效性。数字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在最大程度上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机会。在数字化的教学平台之下,教学人员能够接触不同的道德规范,并将其进行对比,从而构建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念,提升道德践行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满足教学目标。
2开发德育资源库
为保障数字化教学平台利用效率提升,教学人员需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积极开展德育资源库的开发工作。一般而言,数字德育资源是依托网络技术而整合的信息,而该类资源的开发运用需要组织学校专家研发“数字德育”资源库。目前,该数据库主要涉及到软件开发、媒体资源、教学资源等领域。其中,软件资源库在构建运用时主要借助flash、PowerPoint等软件的运用,而媒体资源库则充斥着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素材。另外,教师在资源设备开发的过程中,还可以带动专门子资源库的创立,并建立超链接,加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扩展德育教学资源的来源。
3健全德育管理机制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的中职数字化德育教学工作会面对不同的问题,产生新的情况。为此,中职院校需要强化德育力量,建构全员共管的工作机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院校需要依据级负责原则,明确各单位以及人员的职责,并积极主动的将数字德育工作进一步纳入教育创新体系中,从而实现德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此外,为保障数字德育工作内涵的稳步推进,工作人员需要健全数字德育管理机制,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
优良的管理机制的创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并促使校园网成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阵地。一般而言,中职院校借助微信、QQ等社交媒体构建多渠道、多载体的“道德聊天室”,实现网上、网下德育联动。
结束语:为保障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人员依托互联网技术带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本王基于此,着重分析论述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对德育影响,并就相关方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理念转变,我国中职德育工作必将获得显著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