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忻仪
[摘 要]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现在的数学课堂不应该局限于展示数学成果,而要注重过程性目标。数学史搭建起理论和现实的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对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以此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
[關 键 词] 数学史;数学教育;科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72-01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数学史包括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古今数学方法的简单对比;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数学史及其比较等。
数学史也是一门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它强调了数学发现和数学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往往是曲折艰难的,是在不断试错和纠正的过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取得的结果。而没有以数学史教育为基础的数学教育,将使数学教育变成一门无所依附的枯燥的数字排列和公式组合,忽略了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如何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已经成为许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共同关注的课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这一标准体现了现在的数学课堂不应该局限于展示数学成果,而要注重过程性目标,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了解数学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作用,从而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在课堂中加入对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古今数学方法的简单对比的介绍,将传统教学内容与历史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数学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闪光点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教学探究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方法变得灵活多样。学生体会到的数学也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学成果,而是拥有了数学成果形成的过程性记忆,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其学习数学的动力。
例如,在概率统计方面,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适当穿插数学史中的故事典故、人物介绍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历史上许多数学家都做过投掷硬币的实验,发现正面出现的频率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会稳定在0.5。又如蒲丰投针实验:有一个以平行且等距木纹铺成的地板,现在随意抛一支长度比木纹之间距离小的针,求针和其中一条木纹相交的概率,这是第一个用几何形式表达概率问题的例子。通过对这些有趣生动的历史的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数学的兴趣,激发数学探索和实验创新能力,更快地将知识进行内化。
二、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史把理解、感知、掌握和应用等数学学习过程融合在一起,深刻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变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方式,使学生对事物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数学能力等。
教材中的定理、概念、公式是数学家长期努力的经过千锤百炼得到的成果。这些成果略去了曲折复杂的发现过程,以简洁的完美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果学生只掌握成果而对形成此成果的过程一无所知,学生容易对数学成果只是死记硬背,而没有理解其数学本质,导致学生好像在课堂上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要概念定理,而到了课后却不会做题,这是因为学生解题活动中的探索性思维和数学家从事研究活动的探索性思维本质上是相通的。学生没有经历过数学家探索的过程,自然他们的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和数学的再创造能力明显不足。所以,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尤为重要,通过对创造过程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灵活的数学思维过程,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品质,培养良好的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挖掘利用数学故事的生动素材,通过数学家孜孜不倦钻研数学的精神来感染学生,以此来教育学生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通过感受数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从中获益,得到启示。每一个数学图形和符号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气息,每一个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发现背后也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以此传递数学史中的人文精神。
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奋斗历程,比从定理、概念出发来学习要生动有趣的多,对学生科学品质的形成起到意识培养和精神启蒙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英俊,汪晓勤.略论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J].数学通讯,2005(5).
[2]亥仁古力·麦麦提.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体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