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富涛
(辽宁本钢板材炼钢厂机动科,辽宁 本溪117000)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接弧精度标准的提高对板坯产品质量的影响
教富涛
(辽宁本钢板材炼钢厂机动科,辽宁 本溪117000)
通过提高VAI(奥钢联)板坯连铸机扇形段接弧精度标准及合格率,改造离线扇形段检修测量方法,来保证提高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精度,进而进一步提高板坯连铸机铸坯质量。
扇形段;接弧精度标准;测量;合格率;铸坯质量
本钢板材炼钢厂连一车间现有的两台板坯连铸机是VAI(奥钢联)于上世纪90年代末设计制造安装的,其设计理念及实际铸机状态已不能满足板材炼钢厂的实际使用需要。
虽然说,影响铸坯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但扇形段接弧精度对铸坯的影响是最基本最严重的。2014年下半年,板坯连铸机产品合格率不是非常稳定,低碳含硼钢经常出现宏观裂纹,包晶钢的不清理率仅能达到20%左右。其中部分产品缺陷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连铸机扇形段的总体接弧合格率不高,达不到产品质量的要求。
经统计分析,2014年7~12月扇形段接弧在线检测合格率平均仅为76%.
经过与车间生产、技术人员共同分析确认,总结出以下影响连铸机接弧合格率的主要因素:
(1)辊子表面质量不佳,影响扇形段离线检修质量;
(2)原VAI(奥钢联)扇形段离线检修标准过低,离线检修扇形段接弧合格标准区间仅为±0.3 mm,这导致装配后的扇形段本体接弧精度低,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精度要求;
(3)原VAI(奥钢联)在线辊缝测量标准相对较低,在线辊缝测量接弧合格标准区间仅为±0.5 mm,直接导致铸坯表面质量受扇形段接弧精度影响明显,同时检修时间不合理,扇形段超差后仍在线使用。
为了解决以上发现的问题,炼钢厂对原有的备件修复验收标准、维护检修标准进行了重新梳理、将一些装配标准进行了提高(通过提高离线检修扇形段精度由原有的±0.3 mm为合格区间提高到±0.1 mm为合格区间及在线辊缝测量接弧合格区间由原有的±0.5 mm为合格区间提高到±0.3 mm为合格区间、及时调整在线扇形段精度等措施保证扇形段在线精度),以保证扇形段装配安装到铸机本体后的接弧精度能够满足生产实际使用需要。
因受备件费用制约,连一车间扇形段新制辊子装配的数量严重不足对于扇形段辊子表面堆焊质量验收及扇形段辊子装配的装配、验收标准进行了重新规定:
按照扇形段辊子制造图纸,扇形段辊子加工后的径向跳动公差为D±0.05 mm,在此之前,备件修复验收对径向跳动项无验收要求,只要求堆焊层无断裂,表面光滑。但在实际装配中发现,辊子本体的径向跳动公差对装配后的辊子装配的径向跳动影响非常大,因此本次精度提高的制度梳理中,对表面堆焊修复后的辊子要求抽查径向跳动公差,发现未满足图纸要求的辊子将不予验收。
同时,对炼钢厂维保人员进行了培训,要求在辊子装配的过程中,精细操作,并且在装配后对辊子装配进行径向跳动检查,径向跳动公差超过±0.1 mm视为不合格品,不允许进行扇形段装配使用。
这样就可以为保证扇形段离线检修标准提高到±0.1mm合格区间提供了基础支持。
(1)在VAI提供的设计制造规格书中,对离线检修扇形段接弧精度要求合格公差范围是在±0.3 mm区间,实际检修装配过程中也是按照此标准进行检修验收的,但为了保证在线接弧精度能够提高到±0.1 mm区间,就要求相应提高离线扇形段检修接弧标准,最终确定离线检修扇形段接弧精度要求合格公差范围是在±0.1 mm区间。
(2)自从连一车间板坯连铸机投产以来,扇形段离线检修一直采用由外方提供的平尺配内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对扇形段接弧精度进行测量检查,该检查方法对设备检修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离线检修的维保人员只有部分技术能够数量掌握测量技能,严重影响到测量精度及检修速度。
针对此种情况,经于车间技术人员共同确认,根据达涅利连铸机离线检修接弧尺的形式,重新设计制造了扇形段离线接弧尺,采用了异型接弧尺与塞尺组合使用对扇形段接弧精度进行测量的方法,降低了对维保检修人员的技术要求,减少了等待专职测量人员导致的对检修进度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检修进度。接弧尺具体形式见图1.
图1 扇形段外弧接弧尺
(3)为适应对离线检修的精度提高,车间加强对离线检修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测量技能及测量精度,以提高检修速度及检修质量。
(4)加强检查验收,建立检修人员、车间点检员、车间专责及设备主任、机动科专职人员的四级检查保证体系,保证每一台检修完成的扇形段均能达到满足接弧精度公差范围在±0.1 mm区间。
通过上述措施,保证了将离线扇形段检修的精度有效提高,以满足在线扇形段辊缝测量精度的相应提高。
(1)加强对连铸机定修周期及定修时间的制定考核,根据辊缝测量结果合理制定检修项目,适当缩短扇形段的在线寿命,将原1~6段过钢量100万吨,在线寿命6个月缩短为过钢量80万吨,在线寿命4个月,保证了在线扇形段的精度能够足够保证扇形段的接弧精度不发生恶化。
(2)对VAI提供的连铸机扇形段辊缝测量接弧精度标准进行重新确认提高,将原来的设计规格书规定的扇形段接弧精度公差范围在±0.5 mm区间合格率80%的标准提高到了扇形段接弧精度公差范围为±0.3 mm区间合格率85%.
(3)加强对扇形段更换过程中的接弧精度验收,对更换后的扇形段,手动测量扇形段段间接弧精度,严格将手动测量结果控制在1±0.3 mm公差范围内,对未达到接弧精度的扇形段,通过延长检修时间来调整接弧精度,以保证辊缝测量仪的测量结果满足生产的产品精度要求。
(4)利用每年的连铸机年修时间,对扇形段彻底进行检修接弧,以保证设备的精度达到最好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连一车间将扇形段接弧精度进行了提高,具体接弧合格率结果见附表1。通过近两年的坚持及改进,目前连一车间板坯连铸机扇形段接弧精度在±0.3 mm公差范围内的合格率平均已达到89%以上,近期已达到平均合格率93%左右,同时,生产的低碳含硼钢的缺陷率已降至最低点,不清理率达到了81.3%,包晶钢不清理率达到了50%左右,扇形段接弧对包晶钢的生产影响已经排除。
表12017 年上半年扇形段接弧合格率
综上所述,通过提高扇形段接弧精度标准,严格要求离线检修扇形段装配、安装、测量标准和在线检修扇形段安装标准,是提高连铸机接弧精度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连铸机铸坯产品质量的基本保障。
Increasing Standard Of Segment Transition Precision Influences Slab Quality
JIAO Fu-tao
(Epartment of Motor Engineering,Sheet Steel Mill,Benxi Steel Co,Benxi Liaoning 117000,China)
To ensure improving segment precision of slab caster and further improving slab quality by increasing segment transition precision standard and qualified rate of VAI slab caster and modifying maintenance measuring methods of offline segments.
segment;precision standard of segment transition;measurement;qualified rate;slab quality
TF777.1
A
1672-545X(2017)08-0297-02
2017-05-02
教富涛(1974-),男,辽宁凤城人,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冶金机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