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冬梅
【摘要】除了家庭教育以外,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智能的更为重要的场所就是学校,就是课堂。语文学科为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成为实践的主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语言的口头运用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提升了语言的记忆潜力和语言的思维能力,提升了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的创造能力。学生能自信地、自如地、负责地与人沟通交流,既是学生语言智能的外在表现,又是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可见,语文教学对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智能;语言退化;发展策略;遵循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98-01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语言智能是最重要的智能之一。语言智能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
既然称之为智能,就必须包含个体的理解和创造的成分在里头,如果仅仅是对语言文字使用时的模仿、复制和照搬,没有使用者个人的理解和创造,就不能称之为是语言的“智能”。
一、中学生语言发展现状
孩子刚刚会牙牙学语,大多数家长就开始重视语言培养,讲故事、听儿歌、看图画书、认识事物,学语言表演……家长通过各种方式刺激孩子的语言发展。小学课堂上,学生喜欢大声地朗读课文,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畅所欲言地表达见解,即使说错了也不害羞、不害怕。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进入初中后语言发展反而变得迟缓了。七年级时,学生还保留着一些小学时的语言习惯,大多“能说会道”。进入八年级后,学生反而变得少言寡语了,回答问题时,老师不叫不举手。不少学生说话吞吞吐吐,不能自由、流畅地表达观点,还经常词不达意。怕说错,让人笑话,甚至以沉默对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中学生语言退化原因
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与年龄同步增长,究其原因有很多。一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求也提高了,而学生的语言思维未能及时促进与提升;二是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二极分化”,课堂上,教师更关注那些跟着学习的学生,而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常常被要求“管住嘴”,缺少了正式说的机会;三是学生课外阅读少、知识储备不足、视野狭窄,常常词不达意;四是手机、电脑的介入,图片语言和符号表情的泛滥,减少了学生与外界的语言交流,导致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障碍;五是部分老师“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语言智能发展迟缓等。
三、中学生语言智能发展策略
优秀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适时的训结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中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呢?“语言智能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听说读写。
1.通过听语教学培养语言智能
良好的听语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听语能力包括“对语音的辨识能力、对语义的理解能力、对话语的品评能力”三个方面。
大凡有人说话的场合,都可以用来锻炼听话能力。研究中,我把语文课堂作为听话训练的场所,于日常教学中进行“听问训练”“听述训练”“听写训练”等。听前讲清要求和要领,听时调动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协同完成,听后讲评并讨论,探求改进方法。
2.通过说话教学强化语言智能
说话能力是一个人语言智能水平高低的最直接反映。
课堂上要创设轻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讲、自信说。除了课堂问答外,还要开设专门的说话训练课,如自我介绍、演讲、朗诵、辩论、讲故事、口头解说、角色扮演等形式。利用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一课,训练把话讲得准确、有条理、有内涵。说话流畅,无论是简洁,还是生动,都是思维敏捷的表现,而幽默风趣的说话风格,更体现出语言智能中的智慧。
3.通过阅读教学促进语言智能
阅读是一种语言行为,培养语言智能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效率的高低反映在三个方面: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率和阅读记忆率。进行阅读训练的目的就是使阅读者掌握和发展阅读技能,在这三个方面有所提高。可以通过朗读或默读,略读、跳读和精读等方式,实施科学的训练。
4.通过写作教学提升语言智能
写作能力是由语言智能决定的,并真实地反映着语言智能的水平,培养提高语言智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写作。
写作能力可分解为取材能力、思考能力、结构能力、言语能力、修改能力等基本成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深入思考、勤动笔墨,把写作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写作技能。
语言智能的培养,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而且在独立性、自信心、进取心、自我控制力和求知欲等方面也有明显提升。
四、语文教学中发展语言智能应遵循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兴趣,激發潜能,培养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
多样化原则:设计多元情境化的教学,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语言智能训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智慧,以此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与提升。
实效性原则:通过讨论、朗诵、听新闻、观影片、辩论、演讲、讲故事、阅读、写作等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语言智能。这些活动过程,常常要有对语言符号的感知过程、思维过程、情感体验过程、唤起记忆过程等等,而这些过程是融通的,交互促进,对培养学生语言智能发挥了实效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既要掌握语言智能的教学策略,又要改变语文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提高课堂实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学生层面来看,通过专题研究、常规教学、各种训练和丰富的活动,学生要掌握语言智能的学习方法,从而改变学习方式。
“语言本身就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就像思维离不开语言一样。当人们在头脑中思考问题时,是运用语言在进行思维加工。以听说读写为手段的语文教学,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可见,语文教学对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多元智能新视野》;霍华德·加德纳著;2008年.
[2]《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林宪生编著;2003年.
[3]《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