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专业视听说教学新模式初探

2017-10-17 05:00付春红
现代交际 2016年21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慕课教学模式

付春红

摘要:目前。我国各高校俄语专业招收的学生多数为“零起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各高校教学的硬件條件与要求不同,可因地制宜地采取以课堂传统教学为主、网络空间平台为辅的以旧带新的教学模式,以慕课教学平台为主,以线下学习为辅的新模式和开发利用VR技术实现完全模拟现实教学的全新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网络平台;慕课;VR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H3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35-02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招收的俄语专业学生大多为俄语“零起点”学生。即基础教育阶段所学外语语种为英语。进入大学后在零基础上开始学习俄语。因之教师所面临的困惑与疑难较多。尤其是在俄语视听说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突破俄语学习的瓶颈,是摆在俄语教师面前的主要问题。在网络信息多元化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是解决目前我国俄语视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俄语专业视听说教学现状与问题

教学模式单一。目前,我国俄语视听说教学基本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在课堂上播放不同难度的音频、视频。学生主要以通过学习语言资料回答问题或讲述语言材料内容等方式进行课堂学习。由于在相对较长的时段内听取或观看语言资料,教学方式又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倦怠,学习效率较低。

教学理念有待更新。在信息网络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新的教育思潮和理念不断融入我国的教学思想体系中。网络教学平台已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快速席卷而来。而大学俄语视听说教学在全球教育新浪潮下仍然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没有跳出课堂走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环境。缺乏一种深度刷新课堂教学本质的理性自觉。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我们的经验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不同。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是放飞学生探究性、质疑性和批判性的引领者。而学生则是科学领域探究的主体。

二、俄语专业教学新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1.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空间平台为辅

教师在课堂上可按照正常的教学任务完成课堂教学。但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与延伸。只有保持相对的延续性、连贯性,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融入学习过程。有限的课时不可能保证这种延续性,把被动接受转变为研究性学习。这时,可采用以QQ、微信平台等网络空间平台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在课前设置教学任务。课前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与能力,制作符合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视频或音频。视频与音频应为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可以是动画片、电影片段、歌曲等等。把事先录制好的视频或音频传到QQ、微信平台上,并有效设置问题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在下载文件后,可自行根据问题或要求完成任务。时间相对灵活,只需在课前完成即可。学生可在自由度较大的课余时间听语音资料整合成流畅的反馈信息。以便在课上能够讨论、转述。

在课上就课前设置的问题或作业。提请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答案。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语言的交际性需要语言的不断实践。在交流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语音、语法与词汇等问题进行细致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口语与听力。在课上应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2.以慕课教学平台为主,以线下学习为辅

慕课即英文“MOOC”的译音,英文直译“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该课程的特点是:与传统课程不同,一门慕课课程学习人数可多达上万人,不分国籍和身份。只要申请注册就可以参与学习;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不是面对面的课程。我国目前也开展了慕课在线学习模式。大学俄语视听说课程亦可制作成慕课在线课程,使视听说课程不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可按教学进度要求录制若干视频课,供学生在线观看。每个章节观看时间要设置区间,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学习任务。视频内容应与学生能力水平相符并能够循序渐进。主要内容应紧紧契合时代主题,具有实用性与实践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如世界美食、旅游探险、网络游戏等主题。此项学习任务应在总成绩中占据相当的分值比重,教师自定。

每个章节课后设置客观选择题5-10个供学生测试。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及时整合信息。如果对信息内容没有足够的理解与分析,可反复观看。当然,为保证有效学习,教师可以设置观看次数限定。学生完成测试后,系统自动阅卷并作出客观分析。教师可通过测试分析找出学生理解问题出现障碍的原因与症结所在,做好记录。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学习进度定期安排线下见面课。见面课上教师可就近期学习内容与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或答疑解惑,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课上的表现综合评价。见面课成绩计人总成绩,分值比重自定。

学期末系统自动提示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时间设置在某个时间范围内。综合本学期教学任务,制作考试视频材料,并预设若干问题。内容容量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增减。学生完成考试后,系统自动阅卷,给出成绩,并作出客观分析反馈。教师可依此调整教学节奏与问题设置。期末考试成绩同样也在总成绩中占有相应的比例。

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大量的知识。学生在课后可以完成自主学习。还能在线上与线下与其他同学讨论研究。在线学习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并由此引发师生角色、课程与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3.利用VR技术实现模拟现实教学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虚拟现实(简称VR)技术逐渐成为各专业领域研究的对象。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硬件技术模拟现实场景、语言、姿态、动作等为使用者和技术之间建立起一种交互关系的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计算机建立的模拟现实环境,可以实现虚拟的体验,从而表达对等的信息,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在大学俄语视听说教学中可以开发利用VR软件系统实现完全模拟现实教学。该软件开发可以借鉴网络游戏的模式,把教学各个主题的知识融入各个关卡中。只有闯关成功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打破常规教学时间与空间限制。可在家中或宿舍中进行,不需要与教师见面交流。闯关后可给教师发图片用以证明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虚拟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系统仿真,它带来的虚拟环境的临场感使学生沉浸到该环境中。情境逼真,新颖有趣,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提高学习兴趣。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同虚拟环境的对话性。学生进入虚拟空间后,可对他发出明确指令,要求他在期限内完成某个任务。通过计算机可视化化技术学生在虚拟环境中逐一找到对应的事物并按照要求作出相应的肢体动作来完成任务。虚拟环境的自律性要求使用者准确完成任务。如出现动作失误或发生偏差会发出错误提示,提示音可自定义。动作失误率要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超出范围或超时,需要重新闯关。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慕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网络平台下家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