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主题辩论是引领中学生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2017-10-17 19:03王海福付桂兰
现代交际 2016年21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主题辩论

王海福+付桂兰

摘要:诵读经典,能不断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其巨大作用在教育界是不置可否的。那么,有效指引中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方法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师及有关专家探讨的重点。课堂主题辩论在引领中学生经典诵读上备受推崇。

关键词:传统经典 经典诵读 主题 辩论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25-01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经典诵读”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经典?

《文心雕龙·宗经》中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就是经典意义。这个意义说明经典就是指长期流传中形成的,并且具有历史传承的思想观念的文本。

我国翻译家刘象遇先生于2005年8月在《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总序中,对经典进行了界定:首先,经典应该具有丰富的内涵。再次,经典应该具有无限的可读性。再次,经典应该对时空有较大的跨越性。本文中的“经典”,是指从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传承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内涵、无限的可读性、较大的时空跨越的、积淀着民族文化精粹的古诗词、古代诗文和现当代的优秀文化作品。

对于经典诵读的方法途径的研究,现阶段也呈现出了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如:情景创设法,分组探究法,做读书卡片法、话剧表演法等。但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以及对课题“中学生经典诵读建构与人文素养提升的途径方法”的实践研究,发现课堂主题辩论是引领中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在一定基础上积累了较多的文化知识。也增长了不少见识。正值青春期的他们,绝大部分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想表现自己的文化积累,想表现自己对人生独到的见解,更想表现自己所读经典解读的广度和深度。

所以,为了给学生搭建这样一个展示才情的平台,我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研究活动,总结归纳出了引领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课堂主题辩论。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找准被选人教材的一部作品。或者一篇经典诗文,或是一位古代作家。

第二,精心设定出有价值的辩论主题。

第三,启发鼓励学生在诵读中认真读出自己的发现,在辩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

如:在学习课文《鸿门宴》后,首先,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为辩论会做准备。其次,设定辩论主题:“项羽,我心目中的英雄!”并且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两大阵营。再次,鼓励学生再次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要做辩论会的主人,通过阅读经典,争取在经典中读出自己的发现,积极表达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其中一位同学代表正方发表了他的看法:项羽,我心目中的英雄。他陈述理由如下:项羽经历的多次战争,如灭秦和楚汉战争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每攻必克。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个故事,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叫楼烦,两军对垒的时候,刘邦就让这个楼烦站在阵前,项羽那边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就把他给射死了;再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又把他给射死了,连连射死了好多位项羽的兵将。项羽大怒,自己出来了,出来以后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调头就跑。跑进军營当中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项羽这个人的英雄气概是没的说的。这位同学通过讲一个来自于课外的故事的方式来表明他的观点,说明他在课外肯定查阅了相关资料。阅读了相关的书籍,使自己的辩论有理有据,使自己的观点站得住脚。另一位同学代表反方发表了他的看法:项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理由如下:首先,他的“妇人之仁”导致了他的失败。由于他的“妇人之仁”使得他在鸿门宴上不但没有杀了刘邦,反而还招待刘邦,与其一起喝酒。在自己谋士范增的再三暗示下仍然无动于衷,最终放虎归山似的放走了刘邦。以致后来被刘邦逼得走投无路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惨下场。其次,他的自傲,他的暴烈,他的优柔寡断,他的多疑,他的刚愎自用等性格弱点,早就注定了他最终的失败。他居功自傲,鸿门宴上,自己南向坐,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从骨子里轻视实力比自己弱小若干倍的刘邦。正因为这个心理,才使得自己在鸿门宴上错失了杀死刘邦的大好时机,并且对当时范增的再三举块暗示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至于他的暴烈、他的多疑……这位同学的发言紧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从中感觉到了他学习钻研课文时付出的多于别人的精力和努力,也让我们分享了他的探索精神。

辩论会上,同学们唇枪舌剑,精彩纷呈,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各个代表见解独到,说理充分、清楚、有力。这样的辩论会,不但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而且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才情,还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的语文知识储备。

所以,有计划地定期举办类似这样的辩论会,便能较有成效地指引学生积极主动走近经典,走进经典,敬仰经典,进而大范围、多角度、多层次地从经典中汲取精神养料,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自己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主题辩论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同影子辩论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