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人员规模研究
——基于效率和公平双视角的考量

2017-10-16 08:47万鹏飞刘伟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年5期
关键词:欠发达规模效率

● 万鹏飞 刘伟

政策研究

我国政府人员规模研究
——基于效率和公平双视角的考量

● 万鹏飞 刘伟

已有文献主要基于经济和效率视角来研究政府人员规模的大小。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两个地方政府的理论模型分析效率和公平双视角下的政府人员规模,并利用2004-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验证,试图比较效率和公平视角下政府人员规模的区别。研究发现,追求效率还是追求公平会影响地区间的编制分配,在公平原则下,欠发达地区的最优政府人员规模更大,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政府编制分配实行的是效率原则,发达地区获得了更大的编制份额。同时,相对于非省会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获得了更大的编制倾斜,说明了我国编制分配中的地缘特征和人治色彩。

政府人员规模 编制 效率 公平

一、现实背景与研究综述

控制政府规模、缩减人员编制,一直是我国政府管理的主题之一,这与我国自古以来倡导精简的政治理念有关,同时“小政府”也是提高政府效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无不将精简机构、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转变职能作为改革的重点,2007年颁布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在关于编制管理的规定中第一条就提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编制,应当根据其所承担的职责,按照精简的原则核定”;同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中也提到,“按照中央和省要求,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机构编制管理的工作重点继续放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充分发挥现有编制使用效益上”;“坚决防止机构编制膨胀”。2013年,李克强总理强调,本届政府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增不减”。①

那么,历次政府人员规模的精简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却不够乐观。社会舆论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作为中国政府的习惯性描述,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的机构改革始终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各级政府治理“超编”的努力也始终未曾停止。在这种背景下,很多研究试图找出中国政府人员规模形成的深层机制,论证影响其形成的经济、社会因素,以求解释中国政府人员规模不断膨胀、难以调控的原因。这些研究主要从事实判断和实证研究两个方向展开,前者主要致力于回答以下问题:中国现有公务员规模是否合理(朱光磊、张东波, 2003; 唐钧等,2010)?中国的“官民比”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处于何种水平(孙涛, 2008; 吕芳、程名,2016; 樊鹏, 2015)?如何确定中国公务员规模调整的价值规范(沈荣华、张文彬, 2012; 程文浩、卢大鹏, 2010; 徐刚等, 2013)?后者主要关注政府人员规模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题,验证“瓦格纳法则”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关注中国公务员规模的扩张是否是经济增长的自然结果。这类研究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张光(2008)使用改革开放以后的时间序列数据、潘卫杰(2007)使用2003年省级横截面数据、赵石磊(2008)使用VAR模型的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吴木銮和林谧(201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矩估计法、庄玉乙和张光(2012)运用13年省级面板数据等等,都得出了”瓦格纳法则“不适用于中国的结论;另一些文献则得出政府规模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扩大的结论,从而验证了“瓦格纳法则”:郭月梅和孙群力(2009)利用1978-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李树生(2009)利用1952-2007年间数据、孙群力(2007)利用1995-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李丙红(2010)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范子英和张军(2010)利用1990-2008年的面板数据、饶晓辉(2007)利用Karras计量实证方法、王文剑(2010)运用1996-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等。除了经济增长这一因素外,还有部分实证研究考虑了其他因素对政府人员规模的影响:李含琳等(2003)从政府职能和政策性因素、孙涛和李瑛(2011)从人口规模和就业结构、梅冬州和龚六堂(2013)从对外开放程度等角度。综合已有文献来看,由于数据使用、理论模型、实证方法等选择的不同,各种研究结论差异较大。并且已有实证文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将政府人员规模视为对各种经济、社会因素的被动调适,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政府意志和政治逻辑,这种意志和逻辑不仅仅表现为各类编制规划、编制核定技术标准或者编制管理规范,也不仅仅表现为我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路和实施策略,而是需要从改革开放这一更大的视野中予以看待,而其中最为焦点性的争论,则在于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第二,现有文献多从效率角度探讨政府人员规模,“瓦格纳法则”隐含的逻辑就是效率优先原则,验证“瓦格纳法则”的实证文献也基本遵循这一逻辑,缺乏从公平角度来分析政府人员规模的确定。我国地区间发展差异巨大,均衡发展已成为极为迫切的问题,而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正在于弥补市场规律的不足,如果以纯粹经济的眼光看待政府行为,会出现很多结论上的偏差,于实际的政策调整无益。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政府“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社会逻辑,充分考虑编制分配、政府人员规模调控等,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建立一个包含两个地方政府的理论模型分析效率和公平视角下的政府人员规模,二是利用2004-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并针对相应的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模型分析

地方政府编制分配时遵循效率原则或者公平原则这两种情况下,不同地区编制分配的数量是多少,差异有多大以及差异跟什么因素相关,这些问题都是论述性文章所无法回答的。为了比较效率和公平原则下地方政府编制分配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的理论模型来进行详细探讨。

(一)基本框架

假设社会投入只包括②地方政府投入的两种替代性要素:资本 和人力资本 ,即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把实物资本理解为现实中主要由政府投资建成的基础设施水平,把人力资本理解为政府公务员编制规模③。假设政府的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每个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是最大化自身利润:其中r和w分别是资本k和人力资本h的单位成本,代表利率和工资。简单起见,假设投入成本全部为消费者收入所得,即收入全部用来消费,则间接效用函数,不失一般性,假设,即间接效用。因此每个地区的总福利可以记为:

即地区的总福利为这一地区的总产出。假设资本是外生的,而人力资本的总量是一定的,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是由中央政府来进行分配的。人力资本总量恒定的约束条件④为:

因此,中央政府的问题是在人力资本分配的约束下,最大化所有地区总的社会福利。

(二)社会福利函数的选择

在上述模型框架下,中央政府关于人力资本(编制)的分配政策,必然取决于社会福利函数的具体形式,而社会福利函数的选择则反映了中央政府的不同目标追求。最常见的目标是效率最大化,即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这也是已有文献常用的函数形式。在效率最大化目标下,中央政府的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表示为:即认为整个社会福利的水平等于所有地区成员的效用之和。其隐含的逻辑是每个成员地位同等重要,只要社会总效用最大化,就是福利最大化,而不考虑效用在个体间的分配情况,即不考虑社会贫富差距。

中央政府另一目标选择是追求公平,比如“新公共服务理论”就反对效率至上的价值观,强调经济和效率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是社会公平(丁煌,2005)。不同的公平标准可以导出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比如罗尔斯(Rawlsian)社会福利函数认为社会应重视穷人效用,社会追求的应该是让最穷的人效用最大化;又比如平均主义(Egalitarian)社会福利函数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社会成员效用水平的相对关系,而与各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绝对高低没有任何关系,追求分配上的绝对平均。显然,对于本文研究的问题而言,罗尔斯主义社会福利函数更为适用,其数学形式为。在这里取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社会福利函数来进行比较,来探究追求效率和追求公平下不同的人力资本(编制)的最优分配策略。

(三)模型求解及分析

简单起见,假设只有两个地区1、2,即N=2。随着经济增长,资本逐渐积累,资本存量ka的绝对值增大,资本带来的总产出k增多,但k的产出弹性a下降,相对应的人力资本的相对产出弹性1-a提高,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增加。设定参数:资本k产出弹性则人力资本h产出弹性由于从数学形式上来看,地区1和地区2 是对称的,简便起见,假设地区1较为发达,地区2较为落后,地区1积累了较多的基础设施物质资本,此时,由于资本积累较多,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较低。而地区2基础设施落后,资本的产出弹性较高,在物质资本建设方面具有后发优势,然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较低(可以理解为缺乏行政管理效率)。具体而言,资本k产出弹性,两地区资本所带来的产出,人力资本h产出弹性

追求效率时,最大化目标函数:

不失一般性,标准化H=1,那么此时h1和h2代表两个地区编制的分配份额。求解中央政府的最大化问题:为拉格朗日乘子。求解可得:

追求公平时,最大化目标函数:

等同于:

求解可得:

(四)模型求解的数值分析

模型数值分析的目的在于探索欠发达地区所分得人力资源配额的大小(即h2)的决定因素。根据前文结论,决定因素关键在于发达地区的资本存量(即k1和k2)以及相应的资本的产出弹性。本文根据金戈(2012)的估算,欠发达与发达两个地区资本存量分别取2008年中部和东部相应的人均基础设施存量,即k2=6206,k1=10854。根据郭涵和任保平(2014)关于要素产出弹性的估计,取定不同的分别代表欠发达地区2的发达程度由高到低(资本产出弹性越大),为满足这一条件,a1需要满足的条件除了之外,还有数值分析将在这一范围内进行。

图1是功利主义模型的数值分析,可以看到,无论欠发达地区的发达程度大小(不同的a2),欠发达地区总是分配到较少的人力资源配额,且欠发达地区得到的配额与发达地区的资本产出弹性成正相关关系。

图1 功利主义数值分析结果

图2 罗尔斯社会效用函数数值分析

图2是罗尔斯社会效用函数模型的数值分析,可以看到,无论发达地区的产出弹性如何(不同的a2),欠发达地区总是分配到较多的人力资源配额,且欠发达地区得到的最优人力资本配额与发达地区的资本产出弹性成负相关关系。

比较功利主义和罗尔斯社会效用的数值结果,我们发现:在功利主义情形下,发达地区总是获得更多的编制配额,而在相同参数设定下,在公平主义情形下欠发达地区获得的份额则更多。也就是说,在同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遵循效率原则和遵循公平原则对地区间编制的分配影响巨大。

三、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理论模型部分的分析表明,追求效率或是追求公平,政府人员规模的分配策略有所不同。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效率原则下应该获得更多的政府人员规模,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公平原则下应该获得更多的政府人员规模。也就是说,理论模型预计,如果是遵循效率原则,那么地区发达程度与政府人员规模应该正相关,如果是遵循公平原则,那么地区发达程度与政府人员规模应该是负相关。本文利用2004-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来实证检验这一论点。

(一)数据及变量说明

本文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由于样本数较多,对于统计年鉴没有记载及缺失的小部分数据,没有采用相应处理方法进行补充⑥。根据数据形式,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政府人员规模,数据使用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工作的人员数量作为衡量政府人员规模的大小⑦。人均GDP,即该市GDP总量与总人口之比,衡量其发达程度。人均道路面积,即该市道路总面积与总人口之比,代表该市的资本存量水平。财政收入,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口,即该地区的年末总人口(以万人计),此项指的是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及在所统计地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人口。区域面积,指该市行政区域内的土地总面积(以平方公里计)。城市化水平,用建成区面积与行政区域总面积之比来衡量,反映的是“土地”的城市化。开放度,用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来衡量。工业化水平,用第二产业占比来衡量。“是否省会城市”是虚拟变量,省会城市赋值1,非省会城市赋值0。区域位置指在该市处于国内东、中、西部的地理位置,该变量使用中部、西部两个虚拟变量来进入回归,“是否中部”变量赋值规则为:如果属于中部城市,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0,“是否西部”变量赋值规则为:如果属于西部城市,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0,这两个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反映的是中部(或西部)地区的政府人员规模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否存在区别。本节实证分析涉及到的主要变量界定见表1。

表1 变量界定

(二)描述性统计

表2呈现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样本数来看,各个变量均有些许缺失值,其中大多数变量缺失值较少(10个左右),实际利用外资的缺失值较多⑧(一百多个)。对于本文关心的政府人员规模,全部地级市平均拥有4.08万名编制,最大值为2012年广州市拥有18.48万名,最小值为2004年嘉峪关市0.26万人,可见政府人员规模在不同城市间的差距巨大。人均GDP的均值为3万元左右。其他变量的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三)回归结果

根据上述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采用STATA13作为分析工具。首先对模型涉及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LLC检验结果表明编制数等主要变量是平稳的⑨。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的计量结果如表3所示,下表(1)-(4)列分别代表四个回归结果,其中第1、2列的被解释变量是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数量的对数形式,第3、4列的被解释变量是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数量与总人口之比,即常见的“官民比”。从模型选择看,第1、3列采用随机效应(RE)模型,第2、4列采用固定效应(FE)模型。

回归结果表明:第一,人均GDP与政府人员规模在所有模型中系数的符号为正且高度显著(t值分别为11.51、12.59、10.42、11.15,全部在0.01水平上显著),即发达程度越高的地区,其政府人员规模越大。人均道路面积与政府人员规模同样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在以“官民比”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中,在0.01统计水平上显著。前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水平较高,资本弹性较大,那么发达程度越高,追求效率原则下政府人员规模越大,因此预示人均GDP、人均道路面积(代表基础设施水平)分别与政府人员规模正相关,从实证结果来看,效率原则得到了证实,即在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各地区编制分配依据的是效率原则,发达地区获得的编制数更多。第二,其他控制变量估计系数的符号基本符合预期。区域面积与政府人员规模显著正相关(t值均大于3,在0.01统计水平上显著),这符合现实中依据行政区域面积来分配编制的直觉;第二产业占比与政府人员规模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t|>6,在0.0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其政府人员规模更小;总人口与政府人员规模(对数形式)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t值6.8,在0.01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人口总体规模确实是分配编制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总人口与“官民比”之间则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t值-9.6,在0.01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说明编制的增加并非随着总人口的增加而倍数增长,编制增加的幅度要小于总人口增长的幅度。第三,存在重视程度的差异。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中央对各地区的重视程度会体现在编制分配上。在本回归中,是否省会虚拟变量的系数为正,均在0.01统计水平上高度显著。这说明对于省会城市而言,其政府人员规模与非省会城市之间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差异。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发达程度与政府人员规模的正相关关系与编制的刚性和非刚性有关。所谓编制的非刚性,主要指某地区某领域的编制并非定数,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变化。由于非刚性编制数据难以获得,本文采用折中方法作相应处理。实践中,政府公共管理编制最为刚性,一般依据三定方案,弹性编制的数量很少,而科教文卫等“吃财政饭”的领域,其编制弹性就大得多,因此,可以利用不同领域编制的数量,进一步分析发达程度与政府人员规模的正相关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从而验证编制刚性与非刚性的影响。利用这个折中方法,本文回归分析了发达程度(人均GDP)与从事教育、卫生、文化三个领域编制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发达程度与政府人员规模的正相关关系在所有回归中均显著为正⑩。

表3 发达程度与政府人员规模的回归结果

另一方面,理论模型预计中央重视程度会影响政府人员规模,这个论点在实证结果中也得到了部分证实。省会城市毫无疑问是各省政治、经济和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其地位高于省内其他普通地级城市⑪,在资源配置方面往往得到上级政府的倾斜。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在政府人员规模上确实存在统计上的显著。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观点,本文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子样本进行分析,一是把样本分为省会城市样本和非省会城市样本2个子样本,二是分为东、中、西部3个子样本,针对这5个子样本,以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工作的人员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子样本的回归结果

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即使在效率原则下,中央对各地区的重视程度不同,地区分配到的编制数就会有所不同,重视程度高的地区,获得的编制数会更多,反之亦然。因此在实证分析中,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地区人均GDP估计系数的大小来判断中央对该地区的重视程度,如果发达地区人均GDP的估计系数较大,表明中央较为重视该地区,即如果欠发达地区人均GDP的估计系数较小,则表明中央即使在效率原则下也没有对欠发达地区有足够重视。从上表回归结果可以清晰看到:人均GDP在各个子样本中均与政府人员规模显著正相关,但估计系数有较大不同。对于省会和非省会城市而言,省会城市子样本的估计系数为0.23,高于非省会城市子样本的0.2,这意味着即使两个子样本人均GDP同样提高1个百分点,省会城市政府人员规模将相应提高0.23个百分点,而非省会城市政府人员规模仅提高0.2个百分点,相差近15%,可见上级政府对省会城市的重视程度高于非省会城市。这一情况在东、中、西部子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三个地区子样本回归结果中,人均GDP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东部地区估计系数是0.24,中部地区估计系数是0.20,而西部地区估计系数仅为0.073,也就是说,人均GDP提高10个百分点,中央给东部地区城市增编2.4%,给中部地区城市增编2%,而给西部地区城市增编仅0.73%,东西部增编差距高达3倍,即使考虑到西部地区人均GDP基数较小,政府职能较单一,这样巨大的差距也令人惊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采用“官民比”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子样本回归也得到类似结果,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子样本的估计系数均大于其他地区。

在上述实证分析中,地区发达程度与政府人员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稳健的,在采用不同变量形式、不同子样本、不同回归模型等情形下,这一正相关关系始终高度显著。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现实中政府编制分配实行的是效率原则,发达程度越高,政府人员规模越大。这个结论对于如何运用编制调配这个手段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巨大,中央政府在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巨大努力。其中财政转移支付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其理论依据在于资金是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政府人员同样也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目前除了援藏援疆等临时性干部交流之外,并没有制度化地通过增加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人员规模来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公平原则,要缩小地方发展差距,就必须扭转现有政府编制分配中的效率原则,对欠发达地区政府编制进行适当倾斜。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合理论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采用效率原则或公平原则会影响政府人员规模在地区间的分配,在效率原则下,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人员规模要小于公平原则下的政府人员规模;如果采用公平原则,欠发达地区应该获得更多的编制份额;实证分析则表明,我国中央政府在编制分配上实行的是效率原则,是对经济逻辑的一种强化,发达程度越高的城市,政府人员规模越大,而发达程度越低的城市,政府人员规模越小,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前提下,人均GDP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则编制数提高0.2个百分点。

第二,实证研究表明,相对于非省会城市,省会城市获得了更多的编制份额;相对于中西部城市,东部地区获得了更多的编制份额。除了再次印证第一条结论外,这一发现也表明,距离编制分配部门(中央编办和各省编办)越近的地区,越容易“争取”到编制,这说明我国的编制分配制度尚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人治特点。

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改变政府自身运转逻辑,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我国的地区间发展差距是各地资源禀赋、资本要素、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综合差异的体现,是市场力量和经济逻辑的结果,作为政府部门,如果要缩小地区间差距,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功能,应该首先改变自身运转中的经济逻辑,更多地践行公平原则。体现在编制分配上,就是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大的重视程度,在编制分配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第二,重视公务员的人力资本特征,对欠发达地区采取编制转移支付。我国长期以来更注重采取财政手段消除地区间发展差异,通过对欠发达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投资本、投项目等,来改变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本文认为,对于地区间公平而言,“人”和“物”不能偏废。作为政府应该更多地将公务员视为一种人力资本,而不仅仅是“吃财政饭”的社会负担,通过编制转移支付为欠发达地区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公务员群体在维护社会稳定、更新社会观念、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的作用,这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注 释

①《李克强约法三章:本届政府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21CN新闻网,2013年 3月 17日。http://news.21cn.com/zhuanti/domestic/2013lh/rd/2013/03/17/14798222.shtml

② 简单起见,不考虑民间投入以及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的交互作用。

③ 把政府人员作为生产性资源进入生产函数的设定是合理的,比如“企业家政府理论”提出了“效率原则”,该理论认为政府活动同样是生产性活动,而公共就业人员是一种生产性的人力资源,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一种投入成本。

④ 该约束条件对应的现实就是我国政府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在总量之下,各地方根据情况进行编制的分配和调整。

⑤ 比如,在现实中,中央政府可能会更重视某些地区的示范效应,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后文实证分析将检验这一问题。

⑥对缺失值的补充一般采用增补法,比如前后年的平均值。在样本数较大的情况下,少数缺失值并不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

⑦为了表述方便,在本文,政府人员规模或者编制数均指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工作的人员数量。

⑧主要是部分西部城市缺失值较多,比如克拉玛依市。在后文的实证分析中,本文检验了不包括缺失值较多的城市的样本,即用完全平衡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发现计量结果没有显著变化。因此,这些缺失值不影响本文结论。

⑨LLC检验结果p值为0.00,显著拒绝了非平稳的零假设。限于篇幅,文中没有列出。

⑩篇幅所限正文没给出回归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与作者联系索取。

⑪福建和广东的厦门、深圳等城市除外。

1. 程文浩、卢大鹏:《中国财政供养的规模及影响变量——基于十年机构改革的经验》,载《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84-102页。

2.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樊鹏:《构建合理适度政府规模的经验尺度——基于美中两国的比较分析》,载《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2期,第79-91页。

4. 范子英、张军:《粘纸效应:对地方政府规模膨胀的一种解释》,载《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2期,第5-15页。

5. 郭晗、任保平:《结构变动、要素产出弹性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第72-84页。

6. 郭月梅、孙群力:《贸易开放与中国地方政府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载《管理世界》,2009年第10期,第166-167页。

7. 金戈:《中国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估算》,载《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4-14页。

8. 李丙红:《省级政府人力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载《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第58-61页。

9. 李含琳、魏奋子、李印峰:《中国西部财政供养人口适度比例问题研究——经验模型及实证应用》,载《甘肃理论学刊》,2002年第2期,第12-16页。

10. 李树生:《基于结构突变的瓦格纳定律的实证检验》,载《经济问题》,2009年第12期,第4-6页。

11. 吕芳、程名:《公共治理与政府的“隐性规模”——基于中美两国差异的比较分析》,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第64-77页。

12. 梅冬州、龚六堂:《开放真的导致政府规模扩大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载《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12期,第243-264页。

13. 潘卫杰:《对省级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载《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1期,第33-41页。

14. 饶晓辉:《财政支出的效率与规模——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载《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第3期,第 76-81页。

15. 沈荣华、张文彬:《中国政府公务人员规模和结构的实证分析》,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3期,第23-28页。

16. 孙群力:《财政分权对政府规模影响的实证研究》,载《财政研究》,2008年第7期,第33-36页。

17. 孙涛、李瑛:《公务员规模省际差异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1-2008 年面板数据》,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33-142页。

18. 孙涛:《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政府官员规模研究》,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66-76页。

19. 唐钧、李丹婷、罗杰:《中国政府规模:比较研究与优化策略》,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23-27页。

20. 王文剑:《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基于经验的假说与解释》,载《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5期,第105-119页。

21. 吴木銮、林谧:《政府规模扩张:成因及启示》,载《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第1-11页。

22. 徐刚、刘志光、孔小伟:《从额度规划到比例规划:包容性发展取向下的政府编制机制创新》,载《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57-62页。

23. 张光:《财政规模、编制改革和公务员规模的变动:基于对 1978-2006年的实证分析》,载《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97-107页。

24. 赵石磊:《“瓦格纳定律”检验中的协整与因果问题——中国的情况》,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第18-22页。

25. 朱光磊、张东波:《中国政府官员规模问题研究》,载《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91-99页。

26. 庄玉乙、张光:《“利维坦”假说、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扩张:基于1997-2009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载《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第4期,第5-26页。

■ 责编 /倪超 E-mail:nc714@163.com Tel: 010-88383907

A Study on Personnel Scale of Government: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Wan Pengfei and Liu Wei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Existing literature on personnel scale of government mainly take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y and efficiency. This study builds a two-governments-model to analyze the personnel scale of government from both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perspectives, which is validated by the panel data of prefecture level cities from 2004-2013.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choice between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will affect personnel distribution system among different area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underdeveloped areas will obtain larger scale of government personnel. While the empirical study finds that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has taken a efficiency-oriented path in personne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ed regions gains greater share of personnel scale. At the same time, capital cities and eastern regions have got a greater inclination,which reflects both geographical and rule-by-man features in personnel distribution.

Personnel Scale of Government; Bianzhi; Efficiency; Fairness

万鹏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

刘伟(通讯作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joehugh@126.com。

猜你喜欢
欠发达规模效率
关于欠发达地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