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音乐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数据调查,本文以四年级音乐课仡佬族儿歌《荡秋千》的教案为例,归纳总结出一些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常规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和原则,通过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爱好,为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族音乐;中小学音乐;荡秋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教育部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为此我以四年级音乐教学为重点,开展了民族音乐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学情调查
我以小学四年级(共188人)学生为对象的一份简易民族音乐文化问卷调查显示,有61%的学生喜欢传统音乐文化,虽然其中不少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概念很模糊;68%的学生不喜欢京剧,这个数据说明推行京剧依旧任重道远;78%的学生知道民间乐器,但很容易把中西乐器混淆;70%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声调式,81%的学生从没听过著名的古琴曲《高山》和《流水》等。
学情调查表明,学生整体上是不排斥中国民族音乐的,只是因为社会流行音乐的影响以及接受教育的有限,使得一些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不理解其内涵和价值,不会欣赏其韵律和美,因为知识文化常识缺乏而导致认知偏颇。这说明中国民族音乐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二、教材梳理
通过对四年级音乐教材(人音版)的梳理可知,教材按照新课标要求系统的融入了民族音乐内容。如非常重视京韵京腔的学习包括相关的伴奏乐器以及表演身段的了解,如编入大量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歌民乐如安徽民歌、江苏民歌、鄂温克族民歌、蒙古民歌、台湾民歌等枚不胜举。此外,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中国音乐作品以及在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新的新作品也应大量纳入音乐课程。如很多根据民间音调、音乐元素改编创新的音乐作品等。
教材梳理表明,教材中民族音乐的素材丰富值得我们很好的利用,但同时教材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除了音乐技能技法的教学之外,还要进行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铺垫和渗透、拓展和补充。
三、一个课例实践
四年级音乐仡佬族儿歌《荡秋千》,这是一节歌曲教学课,一般教学目标要求设定为“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用歌声展示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就够了,但是要实现民族音乐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讲究得多了,我的实践操作是这样的:
(一)感知阶段
音乐导入《爱我中华》,教师开场白:“我国有56个民族,在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呢?”在学生回答和复习已学歌曲旋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荡秋千》(伴奏),学生欣赏、感受和猜测“这可能是表现一项什么活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曲子呢”。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精心介绍一下贵州仡佬族的概况、文化、传统和荡秋千这项少数民族民间习俗活动。教师讲解时可以身穿仡佬族民族服装,创设氛围。并让学生在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基础上再次聆听歌曲《荡秋千》,再次充分感受和体验这首歌曲。
(二)学唱阶段
我将整个学唱过程设定在一个游戏闯关的环节中。老师带着学生们来到古老的仡佬族部落参观游览,想要进入部落的大门,学生必须通过闯关解决不同的问题,闯关成功后才能与仡佬族的小朋友一起玩荡秋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唱歌曲旋律、节奏、歌词等。学生游戏闯关的环节中,边学习音乐知识边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当所有学生能准确的演唱歌曲《荡秋千》之后,便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歌唱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配上舞蹈动作或不同的表演为歌曲伴奏。
(三)编创阶段
编创环节要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的要求相呼应。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改变歌曲的节奏、速度、情绪、风格等,把歌曲改编创新。如,把原本欢快活泼的情绪改编成舒缓的节奏,这就把歌曲变成了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让学生试唱并对比欢快活泼的风格与优美抒情的风格有何不同。通过改编创新环节,让学生感受和体会不同音乐元素的变化对音乐风格的影响,学习如何将传统音乐进行简易的改造和创新。
(四)拓展阶段
我在介绍仡佬族更多的音乐文化特点的同时,重点介绍贵州遵义仡佬族有一个较为知名的现代艺人---罗钢(族名字叫“哈仡罗多”),他致力于打造“中国的乡村音乐”。罗钢的作品很多,其中最具有风格化的“贵州少数民族乡村音乐”就是《慕谋》,他从仡佬族的音乐特色中汲取民族音乐元素,并融入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元素,采用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创作而成,属于对传统音乐文化改变创新的典范。引导学生在欣赏《慕谋》的同时领会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式,孕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节课的实践效果特别好,授课时教师轻松学生热烈。主要得益于通过多种方式和策略,将仡佬族的人文风俗和音乐文化特点浸润到音乐课程中,有知识、有旋律、有歌曲、有歌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掌握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特点,拓展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视野,培养他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爱好。
四、策略探索
民族音乐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宏大的课题,通过音乐教学实践,我摸索的主要策略有: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把民族音乐放到多元音乐文化中去理解和学习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抓住“感受與欣赏”、“创作与表现”两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途径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通过了解相关歌舞、器乐等知识来了解我国各种民族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如欣赏《春节序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律动,声响,身势等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最后让学生通过打击乐器有感情的表演。如让学生欣赏京剧和京腔京韵,让学生了解其风格特点,欣赏戏曲中生动的角色表演激发兴趣,提升学生分辨美的能力。同时弘扬民族音乐,要见多识广,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欣赏民族音乐的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随着年级增长,教师应让学生大量演唱如《茉莉花》,《鄂伦春族小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耳熟能详民族歌曲,然后通过学习、了解、分析各个民族音乐的旋律、调式、结构特征和音乐材料发展的基本手法等,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创作,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会使用他们所熟悉的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补充丰富的背景知识,还原特定的文化语境,在培养浓厚的民族音乐感情基础上去学习
音乐是情感艺术,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欣赏的最终目的是要锻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題、表达的情感及内容。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优秀作品中小学生必须要了解和熟悉时代背景和创作过程。如在讲授《二泉映月》的欣赏课时,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阿炳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到在那世态炎凉的时代里阿炳一生极为悲惨,在创作《二泉映月》时已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艺乞讨为生。这首乐曲作者运用了“鱼咬尾”连环扣的创作手法,体现出民族音乐的特色,旋律悲怆、跌宕、委婉,曲调忧伤、凄凉、缓慢,表达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只有了解了这些的音乐常识和人文知识,学生才能引起共鸣,自发的用内心去理解和感受音乐,自发的产生浓厚的民族音乐感情,把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学习民族音乐艺术的过程中。
(三)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特点,尝试学科跨界多学科融合,在学科综合实践应用中去学习
民族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如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和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基于特定主题音乐教学或特定主义艺术活动,定期开展以民族音乐艺术为主体的多学科融合和综合实践应用活动,在综合应用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形式进行相对比较和有机联系,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理解。如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儿歌《送别》(奥德威曲,李叔同词)。会唱歌的中国人,多数都会唱李叔同这首《送别》。这首歌曲既能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元素又体现出现代音乐的特点,同时还能感受到文学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可谓是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完美作品。我们可以采取詩歌、绘画、音乐和舞蹈排练、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哀而不伤、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的优美意境。在这样的民族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中去浸润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音乐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本身热爱民族音乐,熟悉民族音乐,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和强烈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情,必须具有驾驭音乐教材又能超越教材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和策略,才能实现教书育人,实现民族音乐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程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在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