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俱乐部模式论深化高校体育人文教育

2017-10-12 07:54陈保磊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俱乐部人文育人

陈保磊

(中国计量大学体育军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体育俱乐部模式论深化高校体育人文教育

陈保磊

(中国计量大学体育军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的重要价值与功能,及其对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启示,旨在强调体育教育“育人身心”的人文教育功能与价值,指出人文教育是高校体育改革的准则,同时结合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提出了深化人文教育的实践策略,从转变教师价值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安排、人文塑造等具体实施策略,分析了基于俱乐部教学模式深化人文教育的改革路径,从人文教育视角为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人文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体育俱乐部

Abstract:This study uses litera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ze the important value and func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veals it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study aims to emphasize the function and valu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ointed out that humanistic education is the criterion of college sports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strategy of deepening humanistic education,and analyzes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from the changes of teachers’ values,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time arrangement and humanization teaching mode to deepen the reform path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for the college sports club system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Key words:humanistic educa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sports club

张岂之先生说,教育的主旨,是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得到健全的后天培育,成为超越于“本能人”的“社会人”或“文明人”[1]。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的教育宗旨是培养人的身心健康,人文教育是“体育育人”的基础,正如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说“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所以,要从“提高体质”到“培养心智”辩证统一、全面地认知高校体育,在育人的实践途径与教学改革中应充分重视体育人文教育的功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高校体育深化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基于文化学、教育学等学科视角,将高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及教学改革实践策略置于人文教育的语境下进行研究,剖析在高校体育教学结构中人文教育的体现与实践意义,基于此出发点,以“人文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等核心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百度、Google、微信等网络搜索引擎,搜索近5年相关学术论文与体育中文核心期刊共30余篇;同时借助中国计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及杭州市图书馆等进行纸质资料库搜索,查阅相关著作5部,获取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分析,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和论据支持。

1.2.2 访谈法 根据高校俱乐部制实践的具体情况,访问了4所浙江省教育厅高校体育俱乐部改革试验学校(2015)的教师,从俱乐部制的设置模式、课时安排、组织管理结构、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访问调研。同时,遴选具有15年以上教龄的一线实践老教师,以“人文教育与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改革”为主题进行访谈;同时访问了4位具有教授高级职称的教师或体育部主任(院长),听取其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在深化体育人文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育功能等方面的看法。

1.2.3 问卷调查法 依托“问卷星”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性地对大学生针对“高校体育的认知”系列问题进行问卷访问,共354人参与调查(有效问卷354份),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的真实态度,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1.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分析、综合、演泽、归纳、类比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所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为本文的论点提供严密的论证。

2 人文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启示

文化是一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经过濡化,人们学会在社会上恰如其分地满足自己生物的需求[2]。教育则是文化濡化的过程,是习得文化实践的方法,教育的宗旨强调的是“文化育人”,人文教育是“文化育人”的基础以及重要途径,文化习得的多少反映在个人内在价值观,人的外在行为则是受内在价值所支配,即传统文化中强调的“知行合一”的行为理念,要达到“知行合一”就必需通过身体力行才能达到,则恰是体育教育之功效。正如卢梭讲:“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学生的智慧,就应当培养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不断地锻炼他的身体,使他健壮起来,以便他长得既聪慧又有理性,能干活,能办事,能跑,能叫,能不停地活动,能凭他的精力做人,能凭他的理性做人。[3]体育,从教育的功能及价值属性看,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与人文教育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我国传统儒家“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中,“射、御”强调体育与劳动的教育,在传统的教育规范中,不仅仅体育与人文教育具有相关性,更明确了培养人的教育内容。而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从产生之始就贯穿着人文精神,以至于今天的现代奥运会仍以其为典范。

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场域,我国从最早的“体操科”到“体育课”再到现在基础教育学段的“体育与健康课”,随着中国社会背景,社会结构的变迁,人们对体育的人文教育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刻与全面。2017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更是把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健康第一”的重要体现。体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青少年阶段一旦错失便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教育,是塑造人和完善人格的教育。[4]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亦是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是人文精神的传递,在谈论体育形态时,要辩证统一的全面地看待体育,人文教育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也是进行育人的圭臬与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3 人文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体育作为一种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和培养人的健康的重要途径,应能够引导人的精神信念趋向更符合人的本性的方向发展,每一名学生的学校教育都是片段,而教育真正“育心”才能把教育的作用予以延续,贯穿整个人的生命,体育的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中心,学校的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停留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健全人格、完整的人服务,故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讲“完全的人格,首在体育”。所以,在人文教育视角下讨论体育,不仅仅将体育的目的圈定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要调整为与整个学校教育一致的目标,引导学生身心融入体育,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健康、愉悦、审美、生存等能力与需求。理清了体育教育的内涵,要反思下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和观念,体育在育人的目的上有无偏颇。

3.1 重技术轻人文,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体育的本质是教育,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技能教学,更是“育人育心”的人文教育,注重的是过程教育,而不是结果教学,在体育课程中教会学生健康意识,如何去真正地认识自我,辨识自我的特殊性,如何重视个人的身心健康。即,人文教育中强调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但是,在实践的调查和访谈中,显示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缺少与时俱进的修订,教学手段上存在“大刀切”教学内容和“一锅煮”的教学问题,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

出现这类问题则是教师未能认识到体育教育本质,在实践教学中则“有失偏颇”,重点放到追求“技能教学”,忽视了“体育育人”的教育、人文精神的传递,体育课堂主要以技术教学为核心,运用大量的课程时间,进行单调冗长的重复习练专项技能,一方面虽满足了学生专项技术的追求,但由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身体差异性等问题,在同样课程中取得愉悦感与成功感是不同的,过度要求技术甚至对一些学生造成了挫败感,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将体育课程当成一种“任务”和“压力”。在“大学生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的微信调查中结果显示:354名学生参与调查,236名(66.67%)学生认为“大学体育课重要”,118名(33.33%)学生不同程度地认为“大学体育课,不重要,可有可无”。换言之,也就是说参与调研的学生中,“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没能吸引1/3多的学生,使他们游离在课程之外,在实践的教学中,大纲“统一规范”,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与不同需求,此外,专项技术教学是“稳定状态”,甚至是一成不变的(如篮球投篮,不会因为时间变了,投球的姿势改变了),所以,有些教师的教案和教学方法,多年来一直没有变化,只是相应修改日期而已,滋生了教学的“教条主义”与“教学懒政”的问题。

学生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基础,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想要以“不变的教学”应“万变的学生”是行不通、是不可能被学生接受。

3.2 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体育归属感

卢元镇先生说,体育不仅要讲健身、健心和健美,还要讲建群。建群就是要满足于增强人们归属感,以及在归属感基础上形成的美好道德品质。参与群体性体育活动,其本质是具有相同体育观的人群的聚集,是个人寻求归属感最佳的社会场域。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有家庭、有工作单位、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或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寻找到归属也是社会的生存法则,任何文化群体都是以符号为基础的,需要共享价值、理想和行为准则,体育的群体认同亦是如此,如在运动场上队友之间,着同样的球服、喊共同的口号、为同一个目的,这种归属感是强烈的,体会到群体的认同。假设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与体育习惯,很难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形成自己的体育交际群。

我国中小学生的课内外体育锻炼主要在校内完成(体育课),由于应试制度和观念,中小学体育教学相对较为薄弱,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形成较好的运动技能和正确的体育观。大学阶段体育课程基本依靠课内体育课实现。访谈杭州高教园区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4所院校的教师,其课程设置基本是34学时/学期,1周/1次/2学时,如此设置,体育课相隔时间长、教学内容连续性差,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只能培养最浅层的体育兴趣、掌握一点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入门的运动技能,学生自身没有较好的体育技能及体育观的形成,缺少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驱动力,所以学生在课外寻找体育归属感则存在客观的难度。

3.3 重竞技轻教学,忽视教育公平性

中组织运动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体育范畴的竞技体育应着实在“育人”的目的上,2017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做了明确的指示:“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是作为学校体育运动的代表,应发挥其示范作用,营造学校的体育文化与体育特色,带动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结合学校特色打造品牌运动项目,为大众学生而服务。”[5]所以在学校体育范畴开展高水平运动应与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在学校体育范畴的体育竞赛,如果脱离了“课程”谈“竞技”,脱离了“育人”谈“成绩”,那就如同“镜中花、水中月”,缺少实际存在的意义。

但是,经过实践访谈,查阅相关的管理文件,高校体育未能较好地理清学校体育范畴的竞技比赛的意义,考核标准仍然是以金牌为导向,奖牌的多少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教练员的奖金等利益链条直接挂钩,同时也与学校的知名度、部门领导的业绩等相关。受到“金牌至上”价值观的影响,过度追求“出成绩”,异化了高校体育教育人的本质属性。由于过分夸大高校竞技成绩所代表的学校荣誉,使“出成绩”的功利愿望不断膨胀,高校体育竞技工作成了学校、体育教育管理部门、教师追逐政绩和利益的竞技场[6]。在项目开展上缺少规划,并不是从基础做起,而是着眼于眼前利益,选择一些冷门的竞赛项目,挑选一些有基础的学生进行短期集中训练,依靠学校的场地及硬件保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为了竞赛目的,大强度、大负荷、反复机械、“短而快”地训练学生,结果

在高校体育工作出现了在学校只有少数人参与的运动,甚是不知晓的体育项目,却也能获得大赛冠军的“奇迹”,使学校体育远离了育人的本质,学校体育的竞技场成了一种运动秀。

高校中只有少数人能参与的竞技运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突显了教学的不公平性:1)教学资源的不公平。在竞技场上为了取得好成绩,利用学校最优质的教学硬件、师资力量进行学校运动队训练,可有些教学资源在普通的课上学生很难使用到,如一些专业的场馆等,在运动队的训练上,可谓实行的是“举校体制”。

2)教学参与性的不公平。普通高校运动员的组成是由教练选拔的一些有相应项目运动基础的和特长的学生,因为“出成绩”是需要训练周期,也就是时间成本,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讲,很难被纳入到运动队的群体。要参与大学里的运动队,在大学之前就要有一定的运动特长,这也使得很多没有运动基础、爱好运动的大学生被拒之门外。

3)师生关系的不公平性。这里所谓的“公平”主要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7]。在高校竞技运动队的训练场域中,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转变为教练与队员的关系,教师(教练)作为技、战术的传授者,学生(队员)作为接受与习得者,在常规教学中的平行关系演变为上下关系,教师(教练)处于权威的地位。

4 基于体育俱乐部制深化人文教育的改革路径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的体育组织形式相比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其主要特征是“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差异性”。从人文教育视角讨论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改革,即为建立更适合的教学结构与模式,将围绕着形而下“技能教学”的体育,外延到维度更宽泛的“育人”功能。

4.1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也是变革和改造客观世界,它的具体变革对象是学生,是学生的身心。正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道“假如要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有教育去形成。”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学资源的载体、教学活动中信息的传递者,教师个人的教育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及教学的价值取向,假设将学校教育视为一种工具,把学校教育视为获取功名、功利的手段,学校教育必然会受到手段论价值观的左右而变成工具[8]。所以,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又由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已不是单纯地为某种目的(“功利教育”),而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人文教育”,针对人文教育视角下对体育教育存在的系列问题的审视,基于体育俱乐部制模式,教师应转变固有的“体育课程观”,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为本”。

建立正确的体育人文教育观:1),应明确体育课程并非体育文化,它只是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必须具有适度的空间性、延伸性,使其学生的发展与人格完善得到充分发展;2)体育课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非静态。要避免造成体育教学人为的僵化(多年不变的教学大纲),为了完成客观的要求,使教师和学生变成体育教学的客体而存在,从而限制教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3)体育课程是一种“平等对话”,在课程的架构中,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参与者,体育本身就有游戏的属性,教师与学生都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平等对话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学会“倾听”,交换立场,倾听彼此的不同感受、爱好、需求。总结认为,以传递体育的人文教育与精神,改变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则是高校体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基础。

4.2 建立“育人为本”的俱乐部教学模式

基于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调研及文献查阅,总结俱乐部存在形式如下,按教学主体基本可以归为2类:1)以“教师为主导”,将体育俱乐部纳入体育课教学,全面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这类基本是借用“俱乐部”的称谓,没有实质性的教学改革,基本同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质的区别;2)以“学生为主导”,把体育锻炼变成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即“课外体育俱乐部”或者叫“社团”,这类课外活动形式一般挂靠于团委或者体育部门管理的学生组织,基本特征为学生自主经营。总结2种俱乐部形式存在的特征,结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递进式”高校俱乐部教学改革模式。

俱乐部改革实施应突出“育人为本,重视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题,体育中人文精神的传递是文化濡化的过程,根据高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以“递进式”课程结构的设置,在课程设置上通过“课内基础教学俱乐部”到“课内外专项俱乐部”到“课外体育联盟俱乐部”三步曲,逐步落实体育教学俱乐部制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运动参与,达到人文教育的实践目的。结合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塑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打造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普通高校公共必修课程(表1)。

“递进式”俱乐部课程结构设置是细化到以“人”为主线,递进层次化地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习惯、健康意识”,逐步达到“终身体育”的教育。

4.3 营造人文气息的体育文化氛围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精神生活。当“人置身或观察这一文化效应场时,会与它发生感应关系,从而不自觉地获得特殊的体认、熏染和感受,而从侧面感悟某种文化的精神、情调、气质和状态”。[9]所以,致力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对营造体育教学的人文气息、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大有裨益。例如,运动标语、体育场馆文化元素、校园体育明星效应等[10]。

增加大学生的运动体验与参与,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运动,完成体育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具体实施策略:高频率举办校园体育比赛,吸引感染学生参与,在校园赛事的设置上遵循“整体——单元——整体”原则,将整体技术单元化,降低难度与参与门槛,形成多样化与层次化技术教学;如篮球,可分为“运球、投球、步法”等校园比赛,将每个技术环节都设置为比赛,形成高频率的赛事,将课外体育赛事层次化,根据学生的学时设置,将学生基础的2学年(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结合俱乐部教学改革延伸到4年(表2),旨在利用俱乐部制灵活的课时安排,有效的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同时,积极塑造校园体育明星,传递体育正能量,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完成体育中人文精神的传递。同时,要科学建设校内高水平的竞技运动队,让运动项目健康成长,减少行政力量干预,更不可为一己私利而服务,学校考核部门应对教练员做好相应的监督引导工作,让高水平运动队真正能为基础体育教学工作而发挥作用。

5 结 语

体育的本质是教育,教育的功能是文化育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体育、德育、智育互相联系,德智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体育作为德智的基础,体育课堂不仅是技能教学的体训课,更是一门“身体力行”的人文教育。在新时代大健康背景下,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应该是教会每名学生如何自我认知、提升身心健康。结合时代发展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勤于反思,以人为本,树立更契合的教育观,注重教学模式(如,俱乐部制)的改革与创新,真正达到体育育人的教育价值,才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

[1] 张岂之.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13.

[2] (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42-43.

[3] 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97.

[4] 李鸿江.建设健康中国,学校体育不是“旁观者”[N].中国教育报,2016-09-30(8).

[5] 教育部:高校要把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纳入体育课程体系[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7/0720/c367001-29418613.html,2017-07-20.

[6] 孙鸿,刘新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229-233.

[7] 聂真新.论身体与体育教育[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8] 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

[9] 祁彬.人文——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新的方向[J].科技信息,2007(5):191-192.

[10] 李箐.论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中的体育人文教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191-192.

[11] 何建东,骆秉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 6 (3):132-135.

[12] 秦纪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若干问题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 (1):117-119.

[13] 郑健.论我国竞技体育功利化的价值迷失与重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2):12-14.

[14] 杨勤,吴秋林.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154-157.

[15] 吴全华.教育观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广州:华师范大学,2005.

[16] 姚毓武,张大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研究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34-37.

[17] 郭可雷,平杰.论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J].体育学刊,2016,23(1):105-108.

[18] 郑金洲.教育的意蕴[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杜,2008.

[19] 方宏建.大学生人格培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0]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1] 周登富.学校休育质点50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Deepening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n the Basis of Sports Club Model

CHEN Bao-lei
(Sports and Military Departmen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Zhejiang China)

表1 “递进式”俱乐部设置及培养目标

表2 “递进式”俱乐部设置学时设置

G807

A

1004 - 7662(2017)06- 0039- 07

2017-05-17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201636723);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项课题(项目编号:zgt201633)。

陈保磊,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俱乐部人文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人文社科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