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凤鸣
摘要:数学思想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灵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具有很多重要的教育意义。数学思想是学生数学学习以及问题解决之间的桥梁,对促进学生掌握和归纳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笔者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意义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57-01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動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具有很多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数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和验证数学规律和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明确教学目标,渗透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极为重要。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内涵,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思想,应当秉承"逐步深入"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分期分段实施,有机地渗透数学思想。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当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特点,立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立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教学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消"的教学现象出现。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整合教学资源,渗透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际情况,学会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众所周知,相比较教师的课堂教学发展来讲,教材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在教材的编排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国家不可能随时随地更新教材。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掌握整合教学资源的本领。在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数学活动以及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3.重视解题过程,渗透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解题是培养学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抓住解题的关键性环节,渗透数学思想。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明确自己的引导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解题,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4.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符号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不仅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简单明了,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众所周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到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结构的影响,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缺乏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从而使得学生难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数学符号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问题。例如:在做广播体操的过程中,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4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是第5个,那么,这一排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或者:做广播体操的过程中,小明的前面是4个,后面是5个,那么,这一排有几个小朋友?这么一个题目,看似简单,但对于缺乏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来讲,由于缺乏构图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显得无比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构图的形式,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可以在纸上以一个符号代表小明,然后在小明的前面画4个学生,在小明的后面画5个学生,再通过数的方式,题目便可迎刃而解。其实,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而又实在,对于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学生来说无比实用。
总之,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观察生活、认识和了解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中,笔者立足于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的渗透意义,提出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策略,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林.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