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探究

2017-10-09 15:42董曦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分析探究朗读教学小学低年级

董曦

摘 要: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语文各个环节的教学都离不开朗读”。由此可知,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朗读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既能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又能使学生对课文展开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策略进行应用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分析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9B-0067-02

语文朗读是一种口头形式的艺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对于带着严重的地方口音、知识水平较差的农村孩子来说,教师更应将教学侧重点放在“正确流利”上,加強朗读的基本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由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渡,从而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创设良好朗读情境,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朗读兴趣是展开朗读教学的基本前提。但文字对低年级学生的吸引力普遍不大,反而是丰富的画面更能吸引他们。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创设合理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实现有感情的朗读。

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内容时,我事先把黑板布置成一幅夏天荷塘的场景,让孩子们置身于美丽的荷塘中,顺势引导:“孩子们,这么美的荷塘都吸引来了哪些小伙伴啊?美丽的荷塘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课堂上立刻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有效激发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

二、运用丰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乐于朗读

(一)范读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对朗读中的节奏、语气、语调以及朗读的习惯都是比较模糊的。低年级孩子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要让孩子通过教师正确流利、声情并茂的范读,慢慢改正唱读、拖腔拖调的不良习惯。

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中:“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教师先范读,学生就能很快领悟到读问句时语气要上扬,在反复练习之后,自然就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二)表演读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教师可适时抓住机会,诱导孩子进入课文的角色,激发其进行合理的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思维想象能力和朗读水平。

如教学《荷叶圆圆》中的小水珠一段时,我问学生:你为什么喜欢小水珠?有学生说:喜欢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然后她读这段话时,边读边用手做出“眨”的动作,还把“亮晶晶”这个词读得特别响亮;也有学生说喜欢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的样子。在孩子们一阵阵的欢声笑语中,巧妙地利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和稚嫩的肢体语言,能够使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

(三)配乐朗读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在语文课堂中加入音乐的元素,就很容易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更快地走入课文情境之中。如《葡萄沟》一课中:“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为了烘托老乡们热情好客的气氛,可以配上一段极富新疆风格的曲子,使学生一下子融入音乐中,用朗读表达出场景。

三、采取适时的朗读评价,增强学生朗读的自信心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懵懂好动、求知欲强的阶段,因而要使其养成正确的朗读评价习惯和朗读综合能力,就要合理使用一些具有赏识性的话语,鼓励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朗读。

例如,《葡萄沟》中有一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当第一个学生读完这句话后,我会点评:孩子,听了你的朗读我怎么觉得这葡萄长得这么小啊,你能再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吗?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进行第二次朗读,很明显有了进步。同时,学生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

四、读悟结合,成就课堂朗读的精彩

朗读的指导不能只从技巧上入手,如告诉学生朗读要用欢快、悲伤的语气或告诉学生语速的快慢,这样只会显得抽象、生硬。因此,要将朗读与文本对接,才能使学生从朗读中得到收获。

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课文中描绘了关于乌鸦找不到水喝的着急紧迫心理和找到水喝之后的高兴心理,这些如果要通过朗读来表现是很难的。当学生读到“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水,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时,体现不出那种焦急的心情。于是,我就引导让学生进行自行想象:“炎炎夏日,当你非常口渴回到家,却找不到水,这时的你心情怎么样?会有怎样的表现?”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充分感受到乌鸦当时焦急的心情。

五、选择合理的指导方式,使学生细细阅读品味

通常,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的任务不单是要让其对课文进行流利的阅读,更要使其明白怎样进行词句的连接和判断及如何有效控制语速的变化等,进而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和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教师在对朗读的基本要求进行讲述时,一定要用普通话进行介绍,不能出现读错字、重复读及改文字的现象,要尽可能做到流利正确并且富有情感地朗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二,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词句连接进行重点指导,要告诉学生不能拖拉,朗读语速要符合课文的实际情感和内容变化,如开心愉快,就要读得轻快一点,惊讶就要读得大声点等;第三,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如句子段落之间的停顿、标点符号等,要明确划分。

例如,教师在讲述王维的《画》这首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有效采取连词断句的朗读方式,通过斜线将其划分:“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进而来综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朗读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手势动作,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如在低年级学生朗读时,教师将手心朝下、手臂也向下代表音量降低,相反则将手心朝上、手臂也朝上代表着音量升高。

例如,教师在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画鸡》的朗读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手势的功能,全程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朗读“平时不敢轻言语”一句时手势强度要相应减弱,在朗读到“一叫千门万户开”一句时手势强度则要相应增大,进而使学生能够被这种朗读教学方式充分带动,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语文的朗读技巧和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使其在愉悦开心的氛围下进行朗读。

六、不断变换朗读教学形式,积极展开多元朗读

由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普遍有着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因此,他们对于以往传统朗读教学中的反复朗读形式非常容易形成厌烦心态。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时一定要合理选择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分组朗读、齐读、比赛朗读、男女朗读及点名朗读等,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设置相应的角色朗读形式、师生朗读形式等。相关调查显示,比赛朗读形式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较为适用,更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比赛朗读又包括个人比赛、团队比赛、挑战比赛及男女比赛等,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良好和谐的朗读氛围,还能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朗读竞争意识,进而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多样的评价,让学生喜欢朗读。我们应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把平淡的文字化成绚丽多彩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情感,让语文课堂因为生动、富有情感的朗读而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朱晓零.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J].才智,2014,(14).

[2]王风兰.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考试周刊,2014,(48).

[3]陆妍薇.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导学,2016,(33).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析探究朗读教学小学低年级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关于税收应用中的数据库安全机制浅析
GIS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