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真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明确导学案的重要性,从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几个环节入手,挖掘导学案的教学价值,使其更好的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生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147-01
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更多的教学方法被开发和研究出来,这不仅仅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也大大提升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结合生物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导学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学案导学的价值。
一、明确目标,确定重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节课的灵魂,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如在对八年级《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进行备课时,笔者通过对新课标的研读以及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将“能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确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定在“通过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提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在“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笔者将“能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定为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难点定在“说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易混点、易错点定在“区别抗原与抗体的概念”。
二、问题导入,明确目标
问题导学是导学案中的第一个步骤,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问题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在设计时一定要巧妙,并且还需要有合适的导入语,进而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表现出来最佳状态。
比如:教师在讲遗传病以及优生优育的生物学内容时,可以在课前先给学生讲述维多利亚女王与其表哥、达尔文与其表姐结婚的故事,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在目光和注意力很快的就会集中在教师这里,在故事结束之后,自然就可以过度到新课程的内方面,学生也很容易接受;教师在给学生讲遗传和变异的内容式,可以先让学生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俗语,为什么种瓜一定会得瓜,不会得到豆呢?学生就会开动大脑思考,但是也将其中的内容说不具体,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遗传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学生就会知道种瓜得瓜的原因,之后教师在问学生如果真的出现种瓜得豆了,是因为什么呢?这样变异的内容就很容易的引出来。课程导入环节主要是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新内容满足其对知识的渴望。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进而能够知道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以及目标。
三、自主学习,寻找问题
自主学习时导学案中的第二个步骤,学生经过自主阅读之后,对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时候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进而能够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知识有一个深入了解,进而知道下一步需要学习的内容。
在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内容進行理解,并且将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记忆和分析理解,同时将自己感觉理解困难或者是属于疑难的问题进行标注。
比如:如果学生预习的是实验探究,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在预习之后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并且进行实验,将自己的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并且总结分析。如,针对种子发芽需要在什么样的外界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设计实验过程,进而在课下完成实验,之后在课堂中将自己的结论进行交流。
四、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因为生物学的特点,所以多数的生物课程都是属于探究性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学案导学的第三个步骤,学生在小组内容将自己感觉理解困难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并且又小组长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记录下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分配应该合理,最好为4人小组,最多也不要超过5人,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平时的表现来进行小组的分组,每一个小组中学习成绩好的学习应该占有相同的比例。学生组成的小组在一个学期中最好不要变化,因为小组的稳定性会影响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王同学的手被刀划破了,伤口处发炎了,这主要是因为()。
A.血液的流失B.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
C.营养物质流失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学生们首先要分析伤口感染是因为皮肤破损,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是人类生来就有的防线,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通过对刚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应用,最终他们能得到正确答案。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题目进行研究和讨论,教师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让他们形成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也有利于训练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接着利用书中“资料分析”等设置的问题,要求他们分组讨论,培养他们合作探究意识、主动探究知识意识与观察能力、资料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在这基础上再开展学案导学,不但能顺利进行,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浅析初中生物分层教学体系的应用策略[J].齐元镇.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2] 试论初中生物分散教学[J].钟绍成.生物技术世界.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