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佐
摘 要:本文就生物活动课的产生、内涵及开设的必要性,趣味生物活动课在实践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培养目标谈谈我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活动课;探究式学习;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25-01
活动课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動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中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是因为生物课讲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或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理过程。在当今时代,学生早已不再满足于老师口中念念有词的“生物”了,而是希望老师能够带领他们遨游生物学的海洋中,生物学中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可以借助趣味性的活动课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学生借助活动课的实践,对所学知识看得见,摸得着,对感兴趣的问题主动动手操作,更加激发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提高他们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活动的实践教学中,我有了一些收获,下面分享一些和学生进行活动课的做法和体会。
一、参观考察
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蝴蝶展、标本展;组织学生看科普电影和录像。参观过程中请有关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参观后组织学生谈收获、写体会,老师作总结。让学生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把枯燥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培养人与生物圈的意识。还可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学生看有关环境方面的图片、录像等视频。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如“爱鸟周”、“地球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艾滋病防控宣传”等,学生参与这些社会活动不仅可以积累知识,也会影响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道德观的发展。
二、实验探究
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开展实验活动。也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意义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亲自实践,动手操作。生物科学的探究往往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实验、反复验证,课堂实践的空间是有限的,难以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所以,探究实验是一项有参与性和体验性,并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具有学术性活动,同时也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开放的学习活动,将生物课的探究性学习延伸到课外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阶段的生物活动课开始了一些简单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遇到一些生物现象时会问为什么,并能够设计简单的有趣味性的探究性实验解答自己的疑问。这样的趣味性实验如《探究洗涤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探究洗涤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废电池污染对蔬菜种植的影响》,《探究涂改液对生物体的危害》,《探究香烟对小白鼠的危害》,《小白菜的生长过程》,《蚯蚓怎么养才能再生》,《鱼在陆地上呼吸吗?》,《蔬果保鲜方法》等。这样的探究性实验帮助学生解决大量生活中的疑问,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正确解答,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开展讨论
生物活动课上可就有兴趣的问题开展讨论,如“我国是否存在蜂鸟?”,“蜂鸟与雀天娥到底有那些区别?”,也可就某些重大工程建设展开讨论,如“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改造工程对我市经济的促进作用”开展讨论,或者还可以开设辩论赛,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纳入辩论的主题,使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思路更清晰,立场更明晰,如“小区内的绿地能否征用为停车场?”。还可以在班级绿化区域内,有目的地制造一个逆境,观察动物或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而引伸到整个自然界,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拿出来讨论,在讨论中,注意营造自由分享的气氛,使学生敢于大胆表述,注重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加强语言规范表达的训练,同时也渗透了环境教育。
四、撰写小论文、出黑板报和生物小报
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也是生物活动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可以布置一些“课题”或让学生自己选题,进行小论文的撰写,如《为什么有的黄瓜吃起来很苦》、《蚕的人工饲养》等,由师生共同组成的评审组从科学性、创造性、应用性对论文进行评审。
学生在活动课中查阅的资料,考察笔记,探究性实验的过程、结论、心得体会、辩论赛的精彩片段等都可以整理成黑板报或生物小报出版,深化了趣味活动课的主题。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改掉过去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活动,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的探究式学习的平台上,可以通过一个个趣味性的生物活动课程,使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为日后能成为一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我们教师教育实践的根本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物通报》
[2] 《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3] 《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