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调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他们具有很强的塑造性,是教师施教的重要时期,为此,农村小学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时期,紧跟时代改革的步伐,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将养成教育质量进行不断提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以后得以全面发展,还能推动全民族整体素质。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0-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114
在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下,一家只有两个小孩,更甚者都是独生子女,在这种环境影响下,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宠爱更是盲目,孩子犯了错舍不得说,将一切当作没发生过。因此,养成了孩子乱说脏话,不懂礼貌对长辈不懂得尊重,在课堂上教师讲课学生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没有勇气去承受错误和面对惩罚。
一、 全面认知良好习惯,指导学生行为
教师要在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俗语说“认知作为行动的依据,行动是对认知的总结”,只有将认知和行动统一,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小学农村教师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时,要将活动课和品德课等作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以广播台和班级板报等作为信息教育窗口,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强学生道德认知。而作为一年级新生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照学生心理特点,采取他们喜欢的形式将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课堂秩序等改编成歌谣,歌谣节奏有序且比较顺口,容易让学生记住,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还让学生记住了那些良好的行为规范,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指导,让学生自觉地向着规范行为努力,使学生关注自我行为,从而根据规范找到自己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二、 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
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便是小学阶段,首先,小学农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及时去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并为学生指出来及时让学生进行纠正,和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同时让家长进行监督,将不良行为习惯扼杀在萌芽中,从而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其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孩子们的行为举止具有其一定依据,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把握现实可行的特点,农村小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并且告诉学生都有哪些礼貌用语,而且在实际中应该如何使用。例如,在遇到教师时要向教师问好“老师好”,同学之间见面要互相打招呼,在家中见到客人时要说“您好”,别人给予我们帮助时要说“谢谢”,给别人造成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别人感谢你时要回以对方“不客气”,请求别人时要说“请”,对长辈要使用尊称“您”等等,给学生讲解时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进行掌握。
三、 规范学生训练,注重生活细节
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各种行为都需要教师进行监督并给予引导,并且也需要学生间进行相互影响给予提醒。因此,农村小学班主任要早学校开学前一周制定出班级行为规范,在制定时要争取全班学生的意见,在班会课上让全班学生通过,之后在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下规范实施。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他们的行为习惯还没成型,想要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从细节做起,例如垃圾要放到指定位置不可随便丢弃,在路上看到垃圾时要随手捡起,在校园行走时要做到轻声慢步,衣服要穿戴整齐天天佩戴红领巾,上课时要端正坐姿,摆放整齐学习用品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和家庭实际情况,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落实到位,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行为规范,要如何进行遵守,教师还要经常观察学生,要找出学生的不良行为,然后用心分析找到根源。
四、 营造培养氛围,多方共同教育
良好的氛围在具体的环境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氛围的构建,只靠学校是不够的,因为社会和家庭也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学生和家长会有很长的接触时间,学生会效仿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会成为学生评判是非的标准,我们在要求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时,家长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要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在学校好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对学生教育有着主导作用;家庭则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会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更有感染力;社会会对学生造成影响,会从社会风尚、人际交往和意识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影响到学生。
五、 鼓励学生好的行为,强化习惯训练
在学生出现良好行为时,教师应当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和奖励,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早晚刷牙习惯时,如果学生在哪天做到了,便可奖励学生一朵小红花,没有做到时便没有奖励,当学生积够5朵小红花时便可换為一颗五角星,在积够5颗五角星时教师可给予学生必要的奖励。这样便可激励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并且每天对自我行为进行检查,只有这样反复的训练才会让学生形成自然,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守纪习惯,学校可将每学期头一月定为习惯训练月,教师严格按照要求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化训练,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训练学生课前准备习惯、上课习惯和作业习惯;教师可严格按照要求训练学生坐姿和书写习惯。
六、 实施考核评估,学生进行反思自律
在日常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时,要让学生班干部加强巡查,同学之间要进行相互监督,通过检查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反馈,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在班级墙面上设置四大评比栏,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安全和卫生进行评比,在评比中要检查实行日检查,在发现学生问题时及时指出要求学生进行纠正,并且粘贴漂亮的小饰物给予学生鼓励,及时进行周总结和月总结,将学生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并深化。这样学生便可将评比栏作为一面镜子,每日进行对比和反思,对自己的所言所行进行回顾,此外还可对照班级各方面都做得好的同学,从而对自己所作所为进行检查,实现内省的目的,进而树立正确认知,将不良的行为习惯改变。
七、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应作为长期工作来抓。它需要各方给予关注,共同努力,为小学生营造美好的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朱建南.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6(1):14-15.
[2] 王马金.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例谈[J].关爱明天,2015(7).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