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斗尕吉
【关键词】 小学科学;探究课;教材内容;
教学时间;资源;材料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7—0113—01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比,科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科学探究更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探究方式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但是,受班级较多、科学探究室相对较少、科学课大多集中安排在下午、农村学校科学探究室冬季取暖效果差、科学课被随意挤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科学探究无法按计划完成,导致学生无法参与探究,更谈不上培养科学兴趣、训练探究方法和提高科学素养了。为此,我认为需要因地制宜,从以下几方面上好科学探究课。
一、重组教材内容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地区气候差异很大,同一地区的物候现象也往往存在不同,科学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并没有也无法充分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六年级下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安排在春季学期开始,初春季节,北方和高海拔地区的昆虫还处在冬眠状态,找不到活體昆虫,只能观察标本之类,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观察兴趣,也不会有很好的观察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这部分内容调整到一个月之后进行,学生才能更好地在放大镜下畅游昆虫世界。六年级上册《校园生物大搜索》、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三年级上册《植物》《动物》、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等教学内容都应该根据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重组。
二、调整教学时间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针对科学探究室较少、授课时间安排比较集中、上课进度又相差不多的实际,科学教师应该主动协调,将一部分探究课调整到自习课、课外活动等时间进行,也可以与其他课教师协商调换课程,保证学生的探究机会,绝不能用说教、演示、阅读等代替探究。教师因病因事请假,或因学校集体活动占用的探究课,也应尽可能找时间补上。
三、积累探究资源
有些探究资料是探究室中没有的,或者只能是一些模拟演示。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我们随时记录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科学教师更应该养成利用手机等积累探究资源的习惯。比如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有关日食、月食等的初步认识,我们可以通过演示仪进行演示,也可以寻找到很多影像资料,但如果在日月食过程中教师自己摄录了视频资料,以校园、街道、山河等身边的环境相参照,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毕竟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更有亲近感。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等内容都可以很好地借用这种方式进行探究。
四、搜集探究材料
探究材料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基础,也是开展好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探究材料的准备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关键。探究室再大也不能包罗万象,引导学生挖掘大千世界里的探究材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力。如在进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探究前,先告诉学生探究的目的,让学生自己寻找探究的材料,蚂蚁、蚊子、苍蝇、蝴蝶等学生身边能找到的昆虫都有可能成为探究的材料,会极大地丰富探究的内容。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三年级下册《做一个指南针》等众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指导学生从校园、家庭、社会,甚至自己的书包里搜集探究材料。
五、拓展探究的场所
有些探究在探究室里进行会受到时空限制,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其他环境进行实际操作。比如种子的发芽,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家的阳台花盆之类作为探究场所,用不同类的种子进行探究,观察现象,总结规律;农村的孩子更可以利用花园、田地等场所进行范围更广的探究。而六年级下《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让学生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可以带领或指导学生去看自来水、河水、雨水、污水处理厂等,通过广泛的实地探究,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和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编辑:张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