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习作教学的难度较大,尤其是针对后进生的习作教学,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文中简单说明了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后进生习作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提出了具体的探究性教学改进策略。
关键词:习作学习;小学;高年级;后进生;探究性学习
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有着不同,主体差异性明显,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进步,小学素质教育中更加注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开展分层、针对性的教学。针对后进生的教学,教师要积极分析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创新教学措施。习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文中重点就小学高年级后进生习作探究性教学进行探讨。
一、 小学高年级后进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习作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影响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语文教学中,教学难度最大、学习难度最大都是关于写作。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常常难以把握节奏,教学缺乏章法,学生也常常觉得无话可写,更无从谈论真情实感的表达。尤其在后进生的教学中,这种问题更加突出。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中和体现。高年级习作教学与初中作文紧紧相连,良好的习作教学是写作的重要基础。
探究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之间“自主、探究、合作”的开展学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地位,符合高年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通过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从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正确情感价值观念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后进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对后进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习作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习作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针对后进生开展探究性习作教学,需要把握以下要点:
(一) 创设习作的情境,增强代入感
在情境模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把控教学节奏,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模拟习作场景。无法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是后进生转化的难题,因此,调动后进生参与到习作学习这个过程中十分必要。教学经验表明,虽然后进生在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上掌握相对较弱,但还是乐意参与课堂互动。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后进生排练习作情境短剧或是小品,帮助其设定故事的清洁或是自主发挥,也可以结合课文模拟场景,增加习作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使用视频、声音、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进一步增加场景的真实感。
(二) 启发思考,促使学生对习作的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求知心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探究教学总需要充分考虑新课标教学要求,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教师需要在课前充分做好教学准备,结合习作学习的知识点设计教学问题和教学任务,积极参考其他的教学案例,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教师要鼓励后进生多观察生活,分析习作内容和自身日常生活中的联系,使学生即使不在课堂中国,也能够思考相关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答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为学生推荐自主学习的书目,介绍相应书目的特点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提高后进生的习作水平,教师需要注重叮嘱学生注重积累语言,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不管要重视教会学生一些快速的写作技巧,也要督促学生要从主观层面出发,积累各种有益的写作素材。一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持续地写日记或是周记的习惯。通过语言,描述一天或是一段时间之中的比较值得记忆的事情,长此以往,学生就将逐渐养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对语言的运用也会更加灵活自如。二来,学生可以将经常观看的报纸、刊物等课外读物中比较优秀、新奇的语言描述记录下来,当写作情况贴切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融入自己的文章当中,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文章的深度和内涵。
(三)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學习
在习作教学中实践“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小学学习中,教师主要承担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学生则需要充分发挥对于习作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新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知识探究的有效认知工具。为了保证小组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对学生明确几点要求:在课堂中需要做到认真的倾听,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同学在讲话时,都要专心,不能随意打断;在仔细分析别人的观点和想法之后,才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表现出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在倾听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想法时,还是要注意保持自身的思考,不能盲从,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进步。
(四) 总结提高,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可联系实际,对习作的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在评价上,老师应该帮助总结课堂中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馈和评价,同时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评价。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高年级习作教学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学习内容,良好的习作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高年级后进生的习作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蒋华玉.依托语文研究性学习,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J].新课程(小学),2017(01):130.
[2]王霞.小学习作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应用研究——以五年级上册《一件小事的启示》教学为例[J].新课程(上),2015(12):67.
[3]聂鹰.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破解习作教学难题[J].湖南教育(中),2015(01):48.
[4]陆香.回归儿童的本源走向生本的习作课堂——例谈习作指导课《写信介绍家乡》的教学[J].考试(高中文科),2014(12):24.
[5]郎明仙,金祖凤,高丽敏,周华娣.探究性学习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五年级上册《一件小事的启示》教学例谈[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4(11):44-45.
作者简介:
贺兴金,贵州省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贵州省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