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优化路径

2017-09-29 06:22邓宏凯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职称队伍辅导员

摘要:本文以S学院近五年辅导员队伍数据为样本,进行辅导员队伍特征分析,探究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辅导员聘用、专项机制设立、培养、职级晋升、学缘结构等方面探究出一条符合地方本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日趋多元化、复杂化,思想政治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日益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形势与新挑战。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地方本科高校自身存在资源短缺等客观条件,辅导员队伍建设处于较低水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部牵头起草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方向为“应用型高校”,对地方本科高校辅导员队伍走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道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一支素质过硬、队伍稳定、结构合理性的辅导员队伍,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不仅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和大学生健康成长,更关系着高校育人方向。

S學院位于地处知名度不高、经济落后、交通欠便利的西部城市,地方政府能够提供的办学资源和条件十分有限,较省属重点地方大学相差甚远。受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S学院在引进人才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本文以S学院辅导员队伍为样本,从在职人数、性别、学缘、岗位变化方面分析辅导员队伍的动态变化;从年龄、学历、职称、专业背景方面进行探析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层次,为地方本科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 2013~2018年S学院辅导员队伍变化

S学院辅导员在职人数、性别、学缘、岗位晋升方面呈现以下变化:

(一) 在岗辅导员数量逐年增多,生师比呈增大趋势

图1S学院在岗辅导员人数和生师比

由图1可知,2013~2018年辅导员数量逐年增多。随着学校在校生增多,在岗辅导员人数也逐年提升,但近两年学生增长速度较快,辅导员队伍人数增速相对学生数量增速较慢,出现与普通高等学校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的要求,生师比呈增大趋势。由于在岗辅导员下乡挂职、请产假、提升学历等因素导致一线专职辅导员人数偏少。

(二) 男性辅导员占比呈上升趋势

由图2可知,S学院男性辅导员占比由2013~2014学年的44.44%到2017~2018学年上升至50.79%。由此可见,男性辅导员占比呈上升趋势。高校辅导员是一种具有双性化人格特质的职业,一方面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请产假的女性辅导员逐渐增加,导致缺岗率不断上升,加大了在岗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男性收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由于辅导员岗位收入较低,应聘辅导员岗位的男性相对女性较少,在招聘辅导员时采用特殊岗位限制性别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男性辅导员占比。

(三) 本校留任辅导员比例呈逐年提高

由图2可知,本校留任辅导员占比由2013~2014学年的18.25%到2017~2018学年上升至30.16%,比例逐年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知名度不高,受政治、经济、文化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因素的影响,较难招聘到满意的人才,外校招聘辅导员受地域、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离职频繁现象;另一方面,本校毕业生对学校环境、组织机构更为熟悉,能够更快进入角色,相对而言本校留任辅导员稳定性更高,久而久之,学校也倾向于招聘本校留任毕业生。

(四) 辅导员流动性较大

由图2可知,近五学年岗位变动人数占比分别为 11.11%、25.45%、8.77%、33.87%、6.35%。特别是在2014~2015、2016~2017学年因为学校领导调整岗位变动人数较多,分别为14人、21人。由此可知,辅导员流动性较大。主要原因是对辅导员岗位认同度较低,易将辅导员岗位当做跳板转岗至专业教师和行政岗位,此现象对辅导员队伍走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道路带来不利因素。

综上,S学院辅导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男女一线专职辅导员由于其学历、职称偏低,年龄较小、留任学生增多等因素在地方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处于较低层次,辅导员队伍在高校教师群体地位不高,以致出现岗位认同感不强、流动性较大、外校聘用辅导员不稳定等问题。

二、 S学院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分析

(一) 辅导员队伍年轻化趋势

由图3可知,S学院辅导员队伍从年龄结构上划分25岁及以下的辅导员7人占11.11%;26~30岁的辅导员17人,占26.98%;31~35岁的辅导员20人,占31.75%;36~40岁的辅导员6人,占9.52%;41岁及以上的辅导员13人,占20.64%,均为领导职务。35岁以下辅导员44人,占69.84%。经对比可知,S学院辅导员队伍呈年轻化趋势,虽有朝气与活力,但多为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从事辅导员工作,缺乏社会、专业管理经验,在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不利于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

(二) 学历层次普遍偏低

由图4可知,S学院辅导员队伍从学历结构上划分博士研究生0人,硕士研究生24人,占38.10%;在职硕士/研究生5人占7.94%;大学本科32人,占50.79%;在职本科及以下2人占3.17%。由此可知,辅导员学历层次总体上偏低。

(三) 一线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偏低

由图5可知,S学院辅导员队伍从职称结构上划分高级职称(含正高、副高)14人,占22.22%,且均为领导职务;中级职称10人,占15.88%;初级及无职称39人,占61.90%。除分管学生工作的二级学院党委(总支)书记(副书记)外,在岗一线辅导员均为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由此可知,一线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普遍偏低。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定初级、中级职称,一线辅导员忙于日常繁杂事务,在课时、科研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想再提高职称非常困难。

(四) 对口专业人数较少,人文社科类专业比重偏大

图6S学院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分布图

按专业背景划分,属于对口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的有9人,占14.29%;属于其他人文社科专业40人,占63.49%;属于理工类专业的有14人,占22.22%。由此可知,对口专业人数较少、人文社科类专业辅导员比重偏大。S学院正向理工类大学转型,对口专业、理工类专业辅导员占比偏少,不利于党团和班级建设方面根据专业特色开展相关活动。

综上所述,S学院辅导员队伍存在年轻化、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专业技术职称偏低、对口专业人数较少,人文社科类专业比重偏大的特点,不利于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部署,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多变性应对能力不强,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从学历、职称、专业等方面来看辅导员综合能力偏弱,需进一步提高。

三、 S学院辅导员队伍优化路径

(一) 聘用兼职辅导员,充实辅导员数量

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扩招引入的生源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多元化。拟从优秀专任教师、管理人员中选聘一定数量兼职辅导员,及时补充辅导员人数,以减轻在岗辅导员的工作量,缓解一线辅导员工作压力,提升育人效果。将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纳入考核标准,鼓励青年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 合理优化辅导员队伍学缘结构

在新时代背景下“近亲繁殖”式的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利于应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多样性变化。辅导员队伍“远缘杂交优势”的学缘结构,对于活跃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气氛、加快思教工作创新、防止大学生思政工作管理模式单一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招聘辅导员时,应合理规划本校留任和外校招聘人员的比例,避免过度使用本校留任辅导员,有计划地调控辅导员工作岗位学缘结构改善单一化、本土化、低层次现状。同时,应结合学校向应用型、理工类大学转型背景,充分考虑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为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做好长期规划。

(三) 设立专项激励机制,提升辅导员职业成就感

职业成就感不强是制约地方本科高校较难招聘到综合素质好的辅导员和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拟通过辅导员专项培训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培训整体计划,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标准;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聘任委员会,建立辅导员单独表彰体系并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提升专职辅导员职业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对辅导员岗位的认同感。通过设立激励机制,缓解辅导员数量不足、学缘结构相对单一、认同感不强、流动性较大等问题,同步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1. 完善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标准

在辅导员的晋升中应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设立相应级别的辅导员管理位岗,根据辅导员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给予一定的行政级别。为辅导员提供“双线”晋升渠道,拓宽个人发展空间,避免职业倦怠,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增加职业归属感。

2. 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聘任委员会

随着职称改革评审权的下放,学校应建立独立于专任教师之外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机制。同时,可按教师职务(职称)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四) 加大辅导员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力度

学历、职称结构偏低、队伍结构年轻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设立辅导员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引进一批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博士学位和有着丰富经验的辅导员从事专职辅导员岗位,同时享受学校高层次人才政策,与过去招聘辅导员岗位本科以上的要求,进行分类招聘;对专业对口、具备文艺特长、综合能力较强、表现优秀的辅导员列入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创造条件支持辅导员到地方党政机关、企业、基层等挂职锻炼,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鼓励辅导员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深造进修和学历提升,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为辅导员提升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条件保障,增加辅导员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 制定科学合理的辅导员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地制定辅导员队伍管理体系,对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制定一套制度明确、奖罚分明、措施到位,能全面体现辅导员德、能、绩、勤维度的考评的辅导员管理体系,考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疲于应付、职业倦怠的辅导员应例行谈心谈话,找出原因及时改正,对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引路人作用的辅导员要及时调离,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

参考文献:

[1]张士威,宋红英.论地方本科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基于江苏四所高校的经验镜鉴与启示[J].价值工程,2016,35(18):55-56.

[2]王春莹,郭晓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其對策[J].文史博览(理论),2011(10):82-84.

[3]李明忠.高校优秀辅导员的群体特征与职业发展——以2008~2014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3):68-79.

[4]刘彦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82-86.

[5]杨惠莹,张全达.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全新定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6):110,116.

[6]章逸,汪辉煌,孙燕.初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引进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4):57-60.

作者简介:

邓宏凯,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贺州学院。

猜你喜欢
职称队伍辅导员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大雁的飞行队伍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职称
还剩多少人?
“有为”也应“有位”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