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透患者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到医院确诊为尿毒症患者并需要进行血液透析,且需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患者一共10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常规的护理,而干预组50例患者护理全程干预。结果 观察组并發症发生率(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74.00%)(P<0.01);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健康、活力评分、总体健康以及生理功能总分也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 作为一种个体化的科学护理,它是一种有针对性、计划性强且有目的的护理方式,它对于血透患者有效的预防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透;动静脉内瘘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9-0126-02
动静脉内瘘所建立的血管通道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好坏受到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透析质量的直接影响,所以一般都需要对血管通路施行一定的维护,进而确保血液量的足够,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防止发生内瘘并发症,就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为此本文在血透护理中加入护理干预,最终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医院施行血透治疗并且需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51.5±5.2)岁,病程1~4年。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2.3±3.7)岁,病程1~6年。所有患者均同意知情并且神志清晰。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不存在明显组间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全程干预,内容如下:
1.2.1治疗环境准备 首先要给患者一个舒适、整洁、安静的治疗环境,除了血透患者和医护人员之外,任何其他人员都不允许在治疗室内逗留,做到随手关门;床单一人一用一更换,保持安静、整洁的室内环境;并且保证每日两次的开窗通风,1~2次的消毒水拖地,2次的平面清洁,空气培养1次/月和1次紫外线照射[1]。将这些信息存档备查。
1.2.2患者相关知识与心理准备 对于每位患者,护士都要进行热情的接待,并介绍责任护士与经管医生;介绍透析仪器的作用和功能与治疗环境;介绍血透的原理、意义、目的,睡眠与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并且在患者同意并知情下进行护理干预。
1.2.3健康评估 责任护士需按照健康评估表来进行对患者资料的收集。主要的资料内容有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社会和心理的情况以及患者的一般资料;护士应采用测量法、观察法和交流法来收集患者肢体皮肤、体重、生命体征和功能;最后为其制定透析护理的工作计划。
1.2.4动静脉内瘘成形护理 ①医护人员在进入到治疗室之前要戴口罩、戴帽子、戴手套、穿鞋套,洗手并穿着工作服;②准备无菌物品,并保证所有物品均在有效期之内。如:平头冲洗针、微血管钳、无损伤血管夹、微血管持针器及手术镊、微血管手术剪和0/5至0/7的无损伤缝线以及一些手术物品并将其消毒备用;③对于患者的皮肤,在手术前要使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控制指甲的长度,并对汗毛较长患者,对其汗毛进行刮除,过程中切勿损伤皮肤;④手术后对于患者伤口首先用无菌纱布将其覆盖,并以适量的力度来进行加压包扎;保持患者肢体的干燥和卫生,在手术后2~3 d进行一次换药,渗血过多的时候要对敷料及时的更换,14 d后拆线[2]。所有操作都要保证其无菌性,才能有效防止伤口被感染。进行内瘘手术之后,应当给予患者使用抗凝剂,一般使用的时间为3~5 d,抗凝剂药物一般为阿司匹林以及潘生丁等。抗凝剂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患者在术后出现血管凝血的情况,拆线时间的确定应当在抗生素连续使用1 w之后。完成手术之后的3 d即可辅助患者进行局部锻炼,以此加快内瘘的成熟,锻炼方法为用手握握力圈,坚持锻炼3~4次/d,每次锻炼的时间应当控制在10 min左右。此外,还可以使用止血带、压力袖等辅助装备在吻合口上部位置进行按压,也可以直接用手进行按压,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施压的力度,最适宜的压力应当能够保证静脉处于中度扩张的状,通常情况下,每天应当保证3次左右的施压,且每施压20 min需要松开一次。此外,患者接受手术后的5~7 d之内,应当确保患侧肢体干净、清洁,切不可出现潮湿的情况,潮湿状态下容易使得患处出现感染的情况,不利于患者术后效果的保持。术后应当对手术部位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出现渗血情况严重或者疼痛程度以达到难以忍受的情况时,应当及时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并迅速展开对症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之后,还应教会患者如何判别内瘘是否畅通的方法:让患者使用未进行手术一侧的手触摸接受手术一侧的静脉部位,如果感受到明显的震颤,或是探及血管内部存在杂音就标示内瘘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不符合以上判断标准,就用当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护理人员需配合医生进行再通。最后,在接受手术之后的1 w左右的时间,患者应当穿宽松的短袖衣服,并保证手术一侧的肢体处于较高的位置,帮助加快血液的回流,以防患侧出现肿胀的情况。术后恢复期间应当严格避免患侧肢体受压的情况发生,不能测量血压、穿衣袖较紧的衣物以及佩戴手表等,且不可在患侧进行静脉注射。
1.2.5预防并发症护理要点 护士对内瘘使用时,要做到一针见血,这样能有效的避免由于反复的穿刺而造成的血管壁损伤,尤其是新内瘘的使用,最初4~5次由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带着新护士进行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在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的时候,压迫要沿着血管的方向,并用纱布按压血管穿刺点和皮肤穿刺点;一般压迫时间不能少于10 min,那些凝血机制较差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延长压迫时间;包扎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时,要把控合适的松紧度,以触摸到震颤和搏动或听到内瘘杂音为主;在透析时患者内瘘一侧穿衣不能过紧,避免击碰到硬物,不能太过用力,并佩戴护腕。endprint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选择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方法选择单因素差方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干预对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
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实验效果,干预组50例,发生并发症的为9例,未发生的为41例,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18.00%;对照组50例,发生并发症的为37例,未发生的为13例,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74.00%。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
2.2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健康、活力評分、总体健康以及生理功能总分也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任何肾脏病都会导致不可逆的肾脏功能减退现象,这种现象会出现代谢紊乱和一系列症状致使功能丧失的临床综合征,被称为慢性肾衰[3]。目前对于尿毒症的治疗方法为肾移植、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但是患者晚期时自身的肾已经无法工作,并不可逆,以上治疗方式都是肾脏的替代治疗,也就是所谓终身性的。而血液透析是一种血液净化的技术,它通过扩散、对流移出体内过多电解质以及有害的代谢废物,进而净化患者血液,达到酸碱平衡和纠正水电解质的目的[4]。维持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生命的替代疗法就是维持性的血液透析,并长期的使用永久性的血管通路,这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对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可进而对患者的痛苦进行适量减轻。
动静脉内瘘多采用桡动脉与并行头静脉直接吻合,其优点为穿刺部位多、动静脉距离近、位置表浅、口径接近、手术显露方便易于吻合,且便于内瘘的再建。外科手术动静脉内瘘,主要是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静脉和手腕部位的动脉进行缝合,使得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进而形成动静脉内瘘,以便提供更加充足的血液来进行血液透析的治疗,从而保障充分的透析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状的概率,同时,患者在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该研究结果足以说明,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抑制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所以在对血透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家庭情况等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方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升患者对于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内瘘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综上所述,对血透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者应当在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干预的质量,从而达到延续患者生命的治疗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红,何梅,谭君.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8.
[2]吴细英,黄春梅.护理干预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1):129-131.
[3]郭自炎,王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66-2469.
[4]杨雪春.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7):1103-1105.编辑/王海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