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洁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 安徽 合肥 230031)
大学英语微课设计常见问题与对策
姚 洁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 安徽 合肥 230031)
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受外语类微课大赛的推动,我国外语类微课近些年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当前这个从数量、规模到内涵、质量发展的转型时期,本文总结分析了大学英语微课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语言误区、设计误区、应用误区。指出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助力外语类微课可持续发展。
大学英语微课;误区;对策
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的简称,它是以微视频为载体,针对某学科的知识点,如重难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其雏形源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而最早应用这个概念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他将微课称为“知识迸发”(Knowledge Burst),认为只要结合作业和讨论,微课程就能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产生一样的学习效果。他的核心思想就在于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学生参与“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2]。
国内微课的发展经历了2011-2012年摸索试验,到2013-2015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热点和潮流的过程。我国正经历一场大规模、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教育信息化变革。与此同时,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微课教学十分必要。首先在大班制的环境下,个人得到的练习、反馈时间十分有限,纯粹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学习者的需求;其次,微课作为重要的课下学习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利于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而长期持续的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备条件;第三,以微课为主导的翻转课堂模式让教师有更多的互动答疑时间,这对学习者语言实践非常有必要。
然而,微课能否真正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微视频本身是否合适、吸引学生。与其他学科相比,外语教学的特点是,教师使用的语言不但是授课工具也是授课内容[3]。因此大学英语类微课应该特别重视教师在微课中使用的语言特征。同时外语类微课也具有其他学科微课的一般特征,如短小精悍、重点突出、技术适当使用等。在丰富的外语类微课作品中,大学英语学科涌现很多优秀的微课作品,但也有一些突出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本文从这些大学英语微课作品出发,总结归纳了三类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助力微课可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问题表现在:语速过慢、缺乏停顿、句型难度过简;专业严谨性不够;总体时间不合理等。
据李晔等的研究[4],中国外语微课大赛获奖微课作品中,外语教师讲解速度过慢,降速方式不科学;话语结构过于简单,无法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有效的输入。这些教师的每分钟语速徘徊在每分钟110个单词左右,而实验证明对于中高级的学习者而言,“门槛语速”是每分钟200个单词,而中低水平的学习者则是每分钟150个单词。
同时研究表明超过两秒的句间停顿可以提高学习者对话语的理解,但是多数教师没有通过延长停顿来降速,而且句子长度往往过短。因此,适当加快的语速能缩短讲解时间。除了讲解的语言必须清晰,发音标准,语速可以适当的加快,因为学生可以暂停或反复观看。
在很多微课作品的英文标题中有一些明显的语言错误,如首字母、专有名字缺乏大小写,表述不清晰等问题,例如festivals and chinese culture,how to organize a business presentation,Demonstration等。其中标题字母大小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工作人员录入时疏忽,也可能是标题原来就有错误。这样的问题应该认真避免,特别是网络强大的传播力影响下,再小的细节都应该关注并纠正。而表述不清晰则需要从微课设计源头着手。
很多外语微课作品的时间都超过9分钟,也有一些作品维持在4-5分钟左右,那么最合适的时长到底是多少呢?根据慕课学院edX的数据统计[5],3-6分钟的视频观看时间在4分钟左右,6-9分钟的视频观看时间也就6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常的视频,学生观看的时间反而出现大幅下滑。
图1 慕课学院edX视频长度与学习者观看时间的关系
但是微视频并不是6分钟就是最合适长度,因为不同内容、不同制作方式的微课都有各自的最佳长度。英语类微课也需要把课程内容通过答题、场内外互动等方式分解成短小精悍的部分才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
微课设计建立在对它的认识基础上,因此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会导致微课设计上的误区。本文认为主要表现在选题不合理、技术使用不当等方面。
以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为例,在获奖作品中出现很多泛而不精的微课选题,如节日和中国文化、如何练习口语;英语语法系列;中国传统节日等。作为获奖作品,这些微课一定有可取之处,但是这些题目所指的选题方向实在过大,不符合微课的精神。《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6]。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的“微课”定义为:“微课是指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环节或者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开展的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简短有效的教学活动”[7]。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微课的选题是教学中的具体知识点,主要包括重点、难点、核心问题等。一个国家的文化,一门语言口语的学习足以撑起一整门课程。即便微课内容以小见大,但这样拟题显然也不合适,也不够吸引学习者。微课制作者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就某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制作小而精的微课,同时赋以合适精准的标题。
一些大赛的评审标准采取硬性规定,例如字幕添加、配音讲解、教师出镜等。很多微课为了追求视觉听觉冲击,拍摄地点过多,场景过于复杂,插入过多视频音频资料,消耗了宝贵的讲解时间又冲淡了主题,有些本末倒置。
并非所有的微课都要符合动画、字幕、出镜等要求。Krashen的i+1语言输入假设认为,只要学习者能够理解输入的语言,输入的语言又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语言习得就会自然的产生。在英语微课的语言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学生能理解的,又稍微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语言,省去字幕,特别是不一定需要中英双语字幕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和注意力。
对大于6-8分钟的视频,一般而言教师出镜比单独录屏的画面更生动提神。大部分外语类微课教师的出镜形象都符合微课的要求,但总体而言,很多出镜教师过于“教师范儿”:表情姿势不够自然,且大多采用远景,感染力较弱。数据分析表明,在演播室配置昂贵设备录制的视频往往在吸引力上不如低成本的个人录制方式。教师在熟悉的环境直面镜头更能营造一对一的亲切感,因为微课就是为学生一对一的自主学习而设计的。
以牛津大学的文学讲座系列微课作品为例,其画面清晰,声音清脆、不配字幕、不插入视频音频资料、也很少使用ppt,总体风格朴素大方,精炼实用。诚然微课制作技术没有唯一的规范,国外的微课由于设计对象不同、语言使用程度不同,其风格也仅供参考。但过多追求花样百出的外在效果实在是舍本逐末的无用努力,还可能将学习者引导到重效果忽视内容的误区,因此应该加强微课设计精神的宣传、推广优秀微课的示范作用,切实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制作内容突出也不乏趣味性的微课。
应用误区主要体现在以比赛为导向、忽视学生需求、重复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和实际应用等方面。
近来微课资源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微课大赛的举办,以英语微课大赛为例,主要有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等。每年产生的作品丰富多彩,但很多教师制作微课并不是出于切实的教学需求,而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实际上真正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微课并不多,发展成完整的微课程的少之又少。陈婧燕等[8]的研究也发现虽然微课接受程度高,但使用频率低。这样得不到应用的微课制作其实歪曲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只有为学生服务的微课才是有生命力的微课。
由于微课资源不断涌现,一些微课在选题上有很高的重复率,以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为例,商务英语中“名片”一节有多达20位老师制作的微课,而且主体内容大同小异,属于重复建设。随着比赛的继续还会有更多类似的选题出现,虽然微课设计制作需要不同的方式呈现不同的角度,但不断的重复建设只会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应用。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堂开展微课教学能拓展学生的语言练习和使用时间,因此微课制作需要契合教育需求。而实际微课制作中体现出来的语言误区、设计误区和应用误区阻碍了大学英语微课在我国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认为,应该加大对微课制作误区的认识,以优秀微课为范例,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避免过度以大赛为中心,避免只追求视觉听觉效果的无用微课,外语类微课要特别关照教师语言的难度设计,适当的挑战才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2]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
[3]Nunan,D.LanguageTeaching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Inc,1991.
[4]李晔,赵冬梅.《大学英语》微课程教师话语调查及其教学效用分析——以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样本[J].外语电化教学,2015(9):15-20.
[5]Optimal Video Length for Student Engagement.[EB/OL].[2016-10-10].http://blog.edx.org/optimal-video-length-student-engagement#.VCHmlZRdXTp.
[6]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Z].北京:2014.
[7]中国外语微课大赛.[EB/OL].[2016-10-10].http://cflo.enetedu.com.
[8]陈婧燕,李欣.关于微课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调查[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60):122-126.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7)-06-0047-02
精品开放课程项目资助,编号为20151215。
姚洁(1985—),女,浙江瑞安人,硕士研究生,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教学法、二语习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