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
许昌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 河南 许昌 461000)
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米兰
许昌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 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探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将许昌市中心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6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者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进行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值得推广。
尿糖;尿微量蛋白;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1]。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如果长期存在会导致患者体内以肾脏、心脏、血管为主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并发症,其中早期肾病不具有明显特异性,若单纯使用尿糖或尿微量蛋白检验会出现一定误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2]。本研究旨在探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1.1一般资料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且所有患者均经过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相关检查确诊。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为28~71岁,平均(60.32±5.86)岁;同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6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为27~69岁,平均(59.34±5.18)岁。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检测前嘱所有患者保持空腹8~12 h,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于次日早晨采集尿液标本并选取中段尿,置于干净的玻璃容器中,加入甲苯进行防腐。检验时取尿液标本2 ml,除去上层甲苯后进行离心,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和干化学试剂对尿微量蛋白和尿糖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以尿糖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指标为基础,检测尿液中两者的水平以及阳性率[3]。阳性判定标准:尿糖水平>1.67~2.77 mmol/L;尿微量蛋白>20 mg/L。
2.1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的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尿糖和尿微量蛋白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两者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水平 检测结果比较
表2 两组尿糖和尿微量蛋白的阳性率 结果比较(n,%)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发病原因有多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以血糖增高和尿糖为主,大多由胰岛素未能被胰岛足量分泌或胰岛素未能良好地发挥作用所导致[4]。糖尿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和病情多变等特点。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多数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然而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特别是最为常见的肾损伤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特征,极易被忽略,且进行检查时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现象,常由于发现不及时导致病情延误[5]。现阶段临床上应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进行检验。
由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会出现肾小球损伤,因此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其具有较高灵敏性,可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糖尿病患者是否有肾损伤的出现,同时尿糖检测是检测糖尿病最简单快捷的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者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应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进行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彭军.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6):3-12.
[2] 陈丽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4091-4094.
[3] 屈振东,徐坚.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4):73-75.
[4] 常英.探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J].糖尿病新世界,2015,(6):87.
[5] 李民.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1):4355-4356.
R 587.2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8.041
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