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参与社区矫正的路径思考

2017-09-27 07:56司田园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3期
关键词:社区矫正高职院校

【摘要】社区矫正是一种通过借助政府、社会以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使矫正对象改正恶习重新回归社会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社会力量作为社区矫正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其社会力量组成、支持力度大小、参与路径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矫正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社会力量的一部分,可集合自身高校优质的技术人才资源,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提高社区矫正效果。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参与社区矫正的意义和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参与社区矫正的路径方式。

【关键词】社区矫正 高职院校 参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39-02

一、高校参与社区矫正的现实意义

1.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要求参与社区矫正

美国范海斯的“威斯康星思想”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应该考虑到州的實际需要。大学为社会,州立大学要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威斯康星思想”的核心就是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高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服务社会、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职能。高校在进行教学科研之余,应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发展服务,其中即包括高校对经济建设的服务,也包括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服务。社区矫正作为我国司法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是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一道严密保障工程,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因此高校参与社区矫正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客观要求。

2.社会组织力量薄弱需要高校力量的注入

近年来,由于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司法行政机关,出现了监管方式单一、效率较低、经费不足、人员配备短缺等问题,影响到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进。因此,社会组织参与逐渐受到重视,民间社会团体通过组织公益活动、提供社区矫正专业服务,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不过,随着社区矫正的深入开展,我国社会组织自身发展滞后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发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速度迅猛,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法律规范不完善,导致我国社会组织水平普遍不高,存在社工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执行力不强、稳定性不够、组织资金紧张等问题,使社会组织在社区矫正中难以提供持续、有力、专业化的服务,无法有效支持社区矫正事业的发展。 而高校作为社会资源较为集中丰富的一种社会机构,在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技能研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契合了社区矫正人才资源、文化科学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需求,高校可整合利用自身优势为社区矫正提供全面支持,弥补社会组织力量的薄弱。

3.参与社区矫正有助于高校自身发展

现代高校提倡开放性大学,真正的开放性,不仅是校园形式空间和思维意识空间的开放,还包括资源交流的开放。高校利用自身丰富资源参与社区矫正事业,不仅有利于降低政府开支、提升矫正效果,还有利于密切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好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与高校的双赢。一方面,高校组织机构、人才资源相对稳定,高校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参与社区矫正,极大的解放司法机关有限的人员精力,政府不需要再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招募上花费大量开支。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在科研水平、创新突破等方面处于社会领先地位,社区矫正涉及的诸多专业学科,如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高校具备强大的资源库,能理论指导实践,为社区矫正的实务操作提供更加专业的措施和更加科学的方法,甚至通过在社区矫正实务中的实践与创新,反作用于理论研究,促进高校相关学科的科学发展。再则,高校参与社区矫正有利于彰显高校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关怀是一所大学最可爱的地方,是一所大学所秉承的精神气象,也是一所大学对社会的深远引领。高校参与社区矫正,为沦为社会边缘的服刑人员带来关爱,近距离接触他们,提供心理帮助、精神帮扶,使服刑人员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更好引导他们走出人生低谷,重拾信心走向社会。并且,与此同时更好的树立青年人品质情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标榜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高校在开放的姿态中引领社会共同发展和进步。

二、高职院校参与社区矫正的可能性分析

目前,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社区矫正工作中已出现高校身影,在电子监控设备研制、人才培养、心理矫治等工作中表现突出。在电子监控方面。由于电子监控技术科技含量高,需要特殊的易于穿戴、信息追踪能力强的专门设备,部分高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科就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研究开发出一系列适合社区矫正人员配备的监控设备。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通过法学类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矫正人才,缓解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短缺的尴尬,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点,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矫正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许多高校组建了一批素质较高的社区矫正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矫正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心理矫正方面,高校心理学专业人才充足,集中了大量优秀心理咨询老师,在教学科研和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外,部分心理老师参与到社区矫正中来,以教师的中立身份取得服刑人员信任,打开心扉,取得的良好效果。

不过现阶段,就高校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参与度而言,本科院校参与较频繁,而高职院校的参与度不高。高职院校虽然在人才、科研资源方面与本科院校差距较大,但在帮教方面可以发挥技术型人才培养优势。一方面,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掌握生存技能。针对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考取技能证书,在社区矫正后期顺利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本身具有丰富的职业技能培训经验和师资力量,能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全面务实的技能培训服务,提升社区服刑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工作竞争力。另一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学生或老师为矫正对象送去关心,在物质和精神上进行爱心帮扶,并协助司法机关做好对矫正对象的观察、沟通、监督、汇报工作。

三、高职院校参与社区矫正的路径选择

1.搭建社区矫正技能培训服务平台

社区矫正虽然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对矫正对象犯罪心理和犯罪人格进行有效矫正,使矫正对象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降低,但由于他们缺乏基本的工作技能,无法在社会生存,导致回归社会后,面临生活窘迫局面,被迫重新走上犯罪道路的几率增大。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是社区矫正的重要环节,在社区矫正期间进行基本的技能培训是客观必要的。

在我国高职院校无疑是职业技术教育主阵地,在培训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司法行政机关应与高职院校加强联系,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积极搭建技能培训服务平台。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社会需求,结合社区矫正对象文化水平,罗列技能培训清单,司法行政机关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在清单中选择一到两门技能,定期在社区矫正专门场所开展集中培训教育,培训结束后高职院校可对表现优异者颁发结业证书。通过技能培训服务平台的搭建,司法行政机关可以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可以提高形象、增强社会服务职能,矫正对象可以重塑自信、快速融入社会生活,实现互利共赢新局面。

2.建立社区矫正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地为夯实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工作的社会基础,吸纳广泛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参与,纷纷建设了数量不等的教育基地,如思想教育基地、文化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等,各類基地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教育矫正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在社区矫正参与过程中,也可凭借自身校园硬件设施,与司法行政机构共同建立社区矫正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工种不同技术会对机器设备有不同的要求,如汽修技术需要车辆教具、焊接技术需要焊接材料设备,甚至部分技能培训设备需要电子机床等大型机器设备。司法行政部门因资金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技能培训设备需求,然而高职院校教学设备齐全,且放假期间空置无人使用,这为在高职院校建立社区矫正职业技术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司法行政部门可与高职院校协商,以场地设备租赁的方式,挂牌设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利用假期在高职院校内开展社区矫正教育,为矫正对象,特别是未成年人犯提供走进高校学习的机会。

3.打造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爱心队伍

专科生虽然法律素养、心理咨询技巧不如本科生,但在社区矫正中,专科生同样可以通过交流谈心、爱心捐赠等方式,疏导矫正人员情绪,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他们重拾生活信心。高职院校可选择1-2名法学或心理学专业老师作为指导老师,拟定志愿者选拨机制,在每届大二中选拔富有爱心、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一支数量稳定的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爱心队伍,并进行法律知识、交流技巧等社区矫正相关培训,在司法行政机关认可后,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在社区矫正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在评奖评优方面予以倾斜,引导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区矫正中,打造一支富有活力、乐于奉献的志愿者队伍。

参考文献:

[1]李晓波. 高校介入社区矫正的理性思考[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06:1-8.

[2]金毅璐,李彬彬,卢任远. 大学生参与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研究[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1:222-223.

[3]刘静申.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的实证探究[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22-28.

[4]曹晓岚. 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的路径选择[J]. 宁波通讯,2015,11:70-71.

[5]池慧灵.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地方探索[J]. 法制与社会,2015,35:184-186.

[6]金碧华. 社区矫正对象的个性化教育[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56-60.

[7]缪恩玲. 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初探[J]. 科技资讯,2015,22:215-216.

[8]韩燕茹. 社区矫正工作中教育矫正方法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6,09:194-195.

作者简介:司田园(1990-),女,汉族,四川乐山,现任教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区矫正高职院校
循证矫正视角下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问题研究
浅析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西北地区社区矫正现状调查与模式研究
罪犯社会适应性心理辅导之展望
论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
论社区矫正检察监督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