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诗歌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探析

2017-09-27 07:03王欣媛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叶芝诗歌

【摘要】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叶芝的写作风格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作品中采用大量西方基督教元素和相关神话原型。这些包含基督教元素的作品读来耐人寻味,婉转流长。

【关键词】叶芝 基督教元素 诗歌

威廉·巴特勒·叶芝作为爱尔兰诗人和剧作家,他的诗歌读来脍炙人口,展现了英国诗歌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17岁的叶芝便可以独立创作诗歌,语言上通常使用简明的英语口语体。他的主要诗歌作品有《当你老了》、《丽达与天鹅》、《苇间风》等,最著名的当属《丽达与天鹅》,叶芝凭借该诗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名诗人艾略特称他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

古往今来,宗教和文学作品间的联系一直十分紧密,尤其是基督教,对当今的英国文学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的英国文学作品都带有显著的宗教情结,常见的有基督教中的原罪说、末世论等,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基督教的精神所在,本文将重点讨论叶芝诗歌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

一、叶芝为何钟爱基督教元素

威廉·巴特勒·叶芝出生于都柏林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当时著名的艺术家。受父亲的影响,年轻的叶芝接触到了当时社会极具盛名的作家和诗人,并受到了他们学术思想的影响,在之后的创作中便糅合了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等多重风格,而这一切成就与莫里斯、布莱克等人对他的影响密不可分。

1.初入师门—威廉·莫里斯。1886年,在一场举办于都柏林的文学交流会上,年轻的叶芝第一次见到了著名作家威廉·莫里斯。当时的莫里斯是叶芝父亲的亲密好友,经过简单的了解之后,叶芝竟觉得眼前这位叔叔的文学思想与自己不谋而合,叶芝坚信莫里斯的出现会给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带来极大的帮助。曾在牛津大学学习过神学的莫里斯,其作品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和神秘的宗教意象,叶芝对此十分着迷。因此,莫里斯对宗教元素的大胆运用对叶芝早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不仅如此,莫里斯的传奇文学也对叶芝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与莫里斯的交往和对其作品的研读,年轻的叶芝接触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等,对这些文学理论的涉猎促进了叶芝艺术思想的形成。

2.深入领会—威廉·布莱克。威廉·布莱克作为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的作品内容深刻,对后来英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布莱克的一生,他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意识,尤其对基督教更加着迷,而这也给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并使他的诗歌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哲理性和神秘性,对后代的叶芝产生了深刻影响。

1889年之后的四年间,叶芝同艾德温·埃丽斯一同编撰《布莱克全集》。在此期间他对布莱克的作品及思想进行了新的解读,叶芝发现布莱克作品中存在着一个深刻而又神秘的思维体系。在叶芝看来,这一体系可以用于解释人类全部的行为动机和思维方式。读过布莱克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诗歌风格神秘怪异,内容深刻,正是这一系列特质让叶芝为他着迷。

通过与埃丽斯的合作编撰,叶芝对布莱克作品中不朽的宗教意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布莱克的《耶路撒冷》、《弥尔顿》、《永恒的福音》中的主题后来被叶芝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虽然叶芝本人并不是基督徒,但是他对基督教信仰的执着追求却非常人可比。付浩曾写到:“叶芝揉合了西方神秘主义诗人的思想观念,作为诗人,他甚至以诗来代替宗教,把诗当做通往未知世界的桥梁、自我完善的工具”。因此,叶芝在自己的诗歌里也使用了许多神秘的宗教意象,在《乌辛漫游记》、《心愿之乡》、《凯瑟琳伯爵小姐》里就有顯著的体现。

二、叶芝诗(歌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

1.基督教形象的运用。替罪羊—《凯瑟琳伯爵小姐》中的凯瑟琳。“替罪羊”指的是替个人或集体赎罪的人或物,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最原始的赎罪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替罪羊”已经由“羊”变成“人”,甚至是特定的人,“替罪羊”的意义也变得更加丰富。诗中的凯瑟琳是一位完美的圣徒,她仁慈善良,年轻貌美。但依据《新约》,所有的人生来有罪,只有通过不断赎罪才能获得救赎。凯瑟琳生于贵族之家,家境殷实,并承袭爵位和大片庄园。很自然地,她根本无法体会到农民面对颗粒无收的田地时的那种绝望。因此,在诗歌的结尾,凯瑟琳充当了替罪羊的形象,替所有贫苦大众来赎罪。她的去世不仅是在替世人赎罪,更是在替自己赎罪。于她而言,千金散尽,奉献灵魂,才能达到真正的救赎。

2.基督教教义的运用。原罪说的运用—《亚当所受的诅咒》。叶芝继承了基督教教义原罪说对于人类生而有罪并将世世代代接受因原罪而遭受惩罚的说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诗歌中去。在《亚当所受的诅咒》中,

……

但生为女人就理应知晓

力求美好我们必须辛劳

……

我说

无疑自从亚当堕落以来

没有美好的东西不需耗费大量精力

……

诗中所说的女性的辛劳就是《旧约·创世纪》上帝惩罚女性的体现:“我必须多多增加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叶芝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没有美好的东西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体现了《旧约·创世纪》中上帝对亚当的惩罚,“……你必须终生劳苦,才能从地里获得粮食”。

恩典说的运用—《致时光十字架上的玫瑰》

恩典说是基督教神学观的另一重大观点,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祖先犯下原罪,只有通过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一部分基督徒摆脱遭受死亡和灾难的厄运。叶芝继承了恩典说理论,他相信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类,并将这种信仰融入到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去。在他的诗歌中,玫瑰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它不仅代表着坚韧的意志和迷人的外表,更是叶芝基督教思想的一种拓展。叶芝曾给玫瑰意象加注:“我把它想象成与人类一同受难,而不是从远处追求和望见的某种东西……”。在《致时光十字架上的玫瑰》中,诗人通过描写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原型,自然地过渡到“十字架上的玫瑰”的意象。作者写道:“红玫瑰,骄傲的玫瑰,我一生的悲哀的玫瑰……”此处暗示了耶稣降临人间,历经劫难来救赎人类。叶芝通过对玫瑰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守护人类的拯救者形象。

3.基督教神话故事的运用。乌辛游览神仙国度—《乌辛漫游记》

叶芝的第一首叙事诗《乌辛漫游记》中虽然并没有直接应用传统圣经典故,但却使用了许多有关基督教的古爱尔兰民间传说,在1912年出版的《诗集》中,他给《乌辛漫游记》添加注释:“这首诗是以圣帕垂克与乌辛的对话记录以及上个世纪的一首古爱尔兰语诗歌为基础而创作的。”诗中的乌辛是传说中凯尔特的一位诗人,受到仙女尼娅芙的引诱而误入神仙国度,这里有三座岛屿,分别是青春之岛、黑塔之岛和遗忘之岛,乌辛在每座岛上都生活了100年。然而当他回忆起自己与凡间伙伴的种种趣事,便毅然决定放弃神仙生活。但遗憾的是,当他回到人间,却发现故人已逝,自己也转眼变成三百多岁的老人。叶芝的这部作品采用的是对话的形式,从乌辛的视角讲述在公元五世纪左右来到爱尔兰传播基督教的圣帕垂克在神仙国度的种种奇遇。在诗歌的末尾,圣帕垂克试图劝诫乌辛皈依基督教,但乌辛却依然坚持追随自己英雄老友的脚步,无论是去天堂还是地狱。这首诗歌也从侧面反映了叶芝的英雄崇拜情结。

三、结语

虽然叶芝本人并不信奉基督教,但他却秉持着兼收并蓄的客观态度,对基督教的本质有自己独到的认知,并取基督教之精华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才成就了一代名师叶芝。

参考文献:

[1]董红缨.叶芝诗歌的神话原型[J].短篇小说,2013.

[2]傅浩.叶芝的象征主义[J].外国文学,1999.

[3]傅浩.叶芝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J].外国文学,2008-11-28.

[4]李静.叶芝诗歌:灵魂之舞[M].上海东方出版社.

[5]刘明珠.叶芝对奥古斯丁神学观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市场,2010-1-2.

[6]孙彩霞.叶芝《基督重临》的基督思想[J].韶关学院学报,2007.

作者简介:王欣媛(1993-),女,汉族,辽宁营口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在读,英语语言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叶芝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小小诗歌汇
当你老了
一个诗人
当你老了
在爱尔兰,追寻叶芝的英魂
我是骑者 策马向爱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