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瑞
摘 要:作为一门汽车类专业核心课,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本课程的微观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方法与对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改革与实施。
关键字: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 微观课堂 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H191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品保有量逐年攀升,得益于我国汽车行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我国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业务的不断扩大。国内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为适应市场发展,纷纷开设了汽车营销专业或其他类似专业。其中,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作为一门汽车类专业核心课,除了具有一定理论性特点外,还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及时效性等特点。与此同时,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就能够将所学知识迅速运用于实践中。对于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目前关于高等职业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群。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切入点和落脚点。2因此,目前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务,微观课堂教学改革是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通过微观课堂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从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容量,培养学生不断更新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塑造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1. 课程现状及成因分析
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在近十年才在国内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国内该课程的教学历程比较短暂。这门课程是为汽车市场服务的,是以汽车为载体而展开的教学。它是一门实效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及教学案例应紧跟汽车市场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应与汽车企业的营销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如新能源汽车是时下汽车发展的趋势,案例就应该涉及到,而且案例要及时更新,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帮助。
在汽车产品的营销过程中,服务营销作为一种营销理念,不同于营销服务这种传统营销方式。新的营销模式要求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新汽车营销模式强调商品的特性要满足消费者的利益,这就需要研究消费者的体验,以消费者体验作为关注焦点,从而实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目的。
而当前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大多仍然立足于传统营销模式的传统教学手段,企业对于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认可。传统教学手段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1. 课程认识不够准确
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常被认为是一门“理论课”,无需建立相关实训基地或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度不高,最终导致无法保证必要的实训条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大多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而弱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此外,实践教学工作量也被弱化,导致专业教师对汽车营销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3
1.2. 专业学制影响教学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均采用2+1的教学模式,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过程中,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往往被安排在第四学期。在临近顶岗实习的这一学期,学生大多比较浮躁,因急于就业而对所学内容习惯一知半解。使得课程教学无法提起重视,甚至出现在学期中就要安排期末考试的尴尬现象。
1.3. 考核方式脱离实际
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强调期末成绩,而忽略了汽车营销理念及基本技能的过程培养及考核。汽车产品的营销是一个基于市场的行业,对于动态变化的市场而言,应试教育对于市场信息变化掌握的滞后性,造成教育教学让市场与营销脱节的现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就业时,却发现所学知识已无法运用于工作中。
2. 微观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以上原因,在有效调整专业学制的前提下,以“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理论与实践零间隙、教学与就业零过渡”为理念的微观课堂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就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任务单元着手,通过微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1. 教学改革的研究内容
以课堂教学为范围,以课堂教学中各型变量为要素,以教学活动中教导主体教师和学习主体学生的互动连动行为为主要对象,从个性化的角度,对教学细节的研究,我们称为“课堂微观教学研究”。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主要围绕七个学习板块进行教学。在每个板块的教学中,设定典型学习任务单元。从上述七个教学板块着手,根据教学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任务单元并最终实施教学的各个微观环节。具体的教学微观环节见表1。
2.2. 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通过循序渐进、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微观教学的重点。在课程任务确定后,将学生自由分组,并设组名与组长;每个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第二次课后每组选定某一具体车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完成汽车销售典型的售前准备、顾客接待、需求分析、商品介绍、试乘试驾、签约成交、热情交车、售后服务跟踪八大流程。再根据选定车型设计实施一整套教学任务,并以组为单位做5-10分钟的PPT报告,加3分钟的答辩,在结课的时候集中进行评审。
2.3. 教学改革的过程考核
打破传统的考试观念,以过程考核的教学评价形式代替单一的卷面考试。过程考核方式实现了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并且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1
3. 微观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通过近一年的教学改革研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不断更新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塑造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但教无定法、学无止境,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特征决定了我们的专业微观课堂教学必须由以“教材、教师、教室”为核心的封闭型教学向“教学资源立体化、学生参与团队化、教学场所多元化、教学时间动态化”的开放型微观课堂教学转变,增强教学环境的职业氛围,增加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对高职人才培养越来越高的要求。2endprint
3.1. 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互相促进
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载体。将教学改革先进的研究理论真真切切地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现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学改革反折射到实际教学中,互相促进、“教”“学”相长。
3.2. 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互相融合
通过每年度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营销比赛项目,达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育理论目标。汽车营销比赛项目,可运用现有的汽车营销竞赛软件,让学生在電脑上通过操作界面完成销售、仓储、售后等4S店环节。通过比赛,学生更加系统地认识汽车营销知识及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实时模拟4S店销售场景及工作情况。
3.3. 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和谐统一
在学校完成理论学习后,学生将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与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合作,对汽车营销相关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梳理分析,以毕业论文改革为媒介,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成功案例分析研究、撰写成文,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理清目前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与实施。在此基础上,还对基于本课程的微观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然,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的教学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而教学的改革又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探索、多总结,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才能使本门课程的教学实用性、针对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参考文献
[1]申荣卫,台晓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微观课堂设计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38-40.
[2]刘永胜.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微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EB/OL].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3173.G4.20140331.1517.009.html,2014-03-31
[3]陈宝,张勇.汽车营销课程“三维一体”式教学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3.1:125-126.
[4]李亚男.高职汽车营销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东轻工职技术学院学报.2011.6:5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