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绮文
摘要:说明文是初中二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文体,如何让学生在相对较为枯燥的文体学习中,既能学得知识,又能学得轻松愉快呢?我主要采用的是“角色代入法”,在说明文概念和知识点的介绍上,代入生活中的角色,让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上更加灵活;在说明文课文的教学上,代入课本的角色,让课堂的课文学习生动灵活;在说明文的写作上,代入旁观者的角色,让学生作文写得轻松快捷,而且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关键词:代入;角色;说明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
引言:初中阶段学生主要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种文体,记叙文因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传神的人物描写,让学生在学习中如直面一个个生活的故事,所以学生普遍反映喜欢学习记叙文。议论文也因其鲜明的观点,充分的论据阐述,让学生有一个鲜明的印象。但对于升上初二的孩子来说,说明文好像缺了点吸引他们学习的动力,如何让学生在相对较为枯燥的文体学习中,既能学得知识,又能学得轻松愉快呢?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今年的教学中我就进行了以下的几点尝试,学生普遍反映喜欢学习说明文,而且通过几次大测的试卷分析看来,学生在说明文的知识点掌握上还是非常牢固的。以下简单谈谈我的做法。
一、在说明文概念和知识点的介绍上,代入生活中的角色。
以前学生问我,“老师,什么是说明文啊?”我总会将说明文的概念给学生官方的介绍一遍,“说明文就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事物或事理为主要内容,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但学生听了老师解释几遍后都还是一知半解的占了绝大部分,而且对说明文的学习有点兴趣索然。
为此,我今年决定在介绍时带学生代入生活的角色。我首先创设一个生活的情景,让学生代入角色。例如我会跟他们说:假如你就是小明同学,你今天很高兴,因为你刚搬了新家,为此家里买了一台大彩电,还买了很多电器,为了庆祝,妈妈还精心研究菜谱,准备煮上几道拿手好菜,爸爸的任务是带客人参观新家。而你的任务是将买回来的电器的使用方法研究好,学会后再教爸爸妈妈。为了将新居入伙搞好,你们全家将进行充分的准备。这时,你们全家都需要学习相关的知识,你知道这些相关的知识都是些什么文体的文章呢?答案就是说明文了。妈妈研究的菜谱是介绍方法的事理说明文,爸爸要将房子介绍清晰到位,要用到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的事物说明文,而你呢!更需要深入研究的是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的事理说明文。经过这样的生活代入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还迫不及待的要求我快点教他们学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而且在说明文种类的区分、方法的掌握、语言的运用上,都比以前的学生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和掌控性。
二、在说明文课文的教学上,代入课本的角色。
叶圣陶先生讲过:“课文就是语文学习的例子,要充分把握好。”但是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因为中考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很多语文老师都忽视了对课文的解读,认为考试内容没有出到相关内容,课文随便让学生浏览一遍,走个过场式就好。殊不知,这样非常影响教学的效果,因为课文精选的都是经典的名家大作或写作指导和人生感悟上的美文,这样随便放过了美文的学习,于语文学习很不利。
但如何将课文讲到学生想主动学习的状态呢?我们不妨跟学生玩角色代入的游戏。如在教授《苏州园林》时,我会问学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知道苏杭最吸引我们的是什么吗?”这时学生纷纷就会说:“是美食和美景!”这时我就顺势说:“那好!老师今天就带大家游游苏杭的园林,让我们也来欣赏苏杭的代表美景——苏州园林!”于是我就借助多媒体显示屏,边插播图片边听课文的录音,学生将自己假想作游览者,一下子置身于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中,对于说明文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很多。其它的课文《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等也是用游览者的身份参观,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掌握说明事物的特征、明确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及作用、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一一掌握到位。
除了掌握知识点,对稍枯燥的古文学习,这个代入角色学习的方法尤其显得作用巨大。例如在教授《核舟记》这篇文言文时,我就特意引导学生代入课本中的角色。首先让学生将自己代入苏轼的角色,然后跟他们说:“朋友们,知道赤壁吗?今天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游览。大家先来参观一下我的这艘船,它大约有多长?多宽?多高?除了要注意船的体积,大家更不能放过的一个小细节就是船舱中部的窗户上所刻的对联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清”,这可是我游赤壁时所作的诗句。……”跟着这样的步调,学生一下子就将课文第二段翻译了出来,而且背诵也很快得到了落实。接着第三段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人游赤壁的图景,我更是采用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的代入演绎,全班同学分成四组进行扮演,通过比赛将优胜组决出来并奖励,学生通过指导自己组的同学扮演几位人物游览赤壁,充分利用了书下的注解,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而扮演的同学也最大限度的演绎各位人物,在这个分工合作、代入角色演绎、小组竞争比赛的过程中,同学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篇在《教学大纲》中规定要背诵、翻译、理解的带有说明性质的文言文,掌握得既轻松又牢固。
三、在说明文的写作上,代入旁观者的角色。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说明文的写作上,要是作者能处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而不是写作人的角度去看,就能设身处地的将要说明的事物介绍得清晰明了。
就如叶圣陶在介绍《苏州园林》的美的时候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这是设计师们的独具匠心,所以苏州园林名扬天下。同样的道理,要是我们写作时候能充分考虑旁观者的感受,那么你的说明文写作就是成功的。例如:我们要写《我的房间》,你就要以一个参观者的眼光去指引自己写作,作为参观者的你,想要了解什么呢?房间的面积、朝向、内里的摆设、重点要介绍那个部分,这些都要在写作前做好写作提纲。有了提纲,再去下笔介绍,文章写起来就详略分明、重点突出,介绍的事物能够读者一个直观的感觉,虽然每個人的文笔不同,但如果能做到代入旁观者的角色去构思、写作,那么你的作文肯定能得到中等或以上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