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契机,召唤小学古文课的归来

2017-09-27 14:02邱林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习得小古文潜移默化

邱林华

【内容摘要】从文化传承和母语学习规律来说,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适当增加文言文,并在语文课程和教学实践上大胆开拓,增加一定量的文言文,构建“小古文”课程体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结合现行教材穿插学习小古文,以兴趣为契机,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为小学生学习母语,学习文言文开辟一条新路,点燃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之火。

【关键词】小古文 激发兴趣 潜移默化 习得

中图分类号:G623.2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汇集了从先秦的《诗经》、诸子、到当今的经典之作,也从世界文化精华中汲取营养,它的重要使命就是使儿童领悟到汉语的特点,感受汉语的美,进而培养儿童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自1920年,教育部下令将小学语文教科书改为“国语”后,语文教科书中白话文逐步取代了文言文。后“国语”变为“语文”后,教材几经更改,文言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少。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次出现一篇小古文《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有《伯牙绝弦》,六年级下册有文言文两则《学奕》和《两小儿辩日》,仅此而已。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小学生在小学里极少接触文言。到了初中,文言文骤然大量出现。再到高中,文言文已经占了很大的比例。小学,学生对文言所知甚少;中学,一下子接触大量文言,造成了小学、中学语文教育的现实脱节,也让儿童错失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文言是汉语言的典范与精华,是母语的源头,是白话文的“母亲”。学习文言文,可以奠定母语的根基。

小学生学习文言有畏难情绪吗?没有!只要有合适的教材,恰当的教学方法。

一、让小古文教学融合在语文教材中

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中,选编古诗词读本相当普遍,但选编小古文的经典读本,却几乎没有。我们可以在现行的语文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出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穿插小古文教学;结合依然活跃于现代文中的典故熟语、名言警句等穿插小古文的教学;结合儿童熟知的古籍语言材料中的经典片段穿插小古文的教学。在浩如烟海的古文中,我们“只取一瓢饮”,激发小学生学习古文兴趣,为日后广泛地学习古文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

1.结合寓言故事读古文

以人教版为例,小学语文教材在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分别安排了《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纪昌学射》《扁鹊治病》共六篇寓言故事,结合《揠苗助长》可读古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结合《守株待兔》可读小古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战国)《韩非子》

2.结合神话故事读古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共安排了三篇神话故事,分别是《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结合《盘古开天地》可读: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五运历年纪》

结合《女娲补天》可读: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结合《夸父逐日》可读: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3.结合日积月累读小古文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安排了日积月累,可以结合其中的名言来读小古文。如: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叫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欧阳修《笔说.诲学说》

二、以兴趣为契机,在潜移默化中“习得”

1.小古文的教学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读

在许多人看来,文言文大多是艰涩难懂的;而在古人看来,文言文却是精英们陈言世事、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而小古文则因篇幅短小、内容浅近,毫无生涩可言。绝大多数学生可读懂文章中的字词句。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学习“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这样的小古文,连一年级的小朋友都能兴趣盎然。他们在愉悦的朗读后,就能知其大意,并且能用“最、次之、又次之”来说话。如:三者之中,太阳最大,地球次之,月亮又次之。又如:三者之中,爸爸最高,妈妈次之,我又次之。

在小古文的课堂上,我们不能仅仅将精力集中在读懂字词句篇的意思上,应该更多地通过大声读去赏析文言作品中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感受声律的抑扬顿挫,去品味语言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去读“日——则——有日,夜——则——有夜,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反复地读啊,读出了气韵,读出了古味儿,读出了形象,这样的文章就有了神采和生命。

2.小古文的教学不仅在于读,更在于趣

真正意识到文言文的价值,方能正确对待我们的文言课堂,亦能在小学的小古文课堂教学中以读为基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小古文的教学,趣味性尤为重要,惟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小古文的教学方能顺风顺水“千里江陵一日还”。

3.小古文的教学不仅在于趣,亦在于思

基于学生对小古文独特的语言形式所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学生对一篇新的小古文,往往会按照自己的阅读经验、思维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主动地解读,进而“意随文生”。哪怕一开始这是一种误读,那也是学生以自我的思维唤醒个体主体性。

母语化、汉语化教学,势必要从传统语文教学中汲取营养。当今语文教改已自发地形成了向传统回归的趋势,如读国学经典,读古代诗词,吟诵等,小古文的教学,也类同于这样的学习方式,重在积累、沉淀,轻在功利和应试,不争朝夕之功,却期待厚积薄发之效。我们用情趣召唤小学古文课的归来,我们用情趣构建小古文課程,让小学的文言教学点燃星星之火!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王惠琴:《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宁波出版社2012年版

[4]《语文月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2013年第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得小古文潜移默化
多维诵读有效感知与积累小古文探究
精读深悟 复述出彩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文化认知对日语习得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对小古文教学的探索
小古文,打亮学生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底色
寻找“言”“意”之间的慢思维
小学语文课程中引入“小古文”未尝不可
谈诵读经典诗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