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材中,阅读材料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是对地理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做好初中地理阅读材料的教学处理,确保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 阅读材料 教学处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前言: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对教材的地理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对学生的地理知识进行扩充,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在当前的地理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阅读材料,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则必然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1 初中地理阅读材料的作用和分类
初中地理阅读材料,是针对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扩展,补充和完善,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扩充,帮助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可以说,能否对阅读材料进行合理利用,是初中地理教学水平能够提高的关键所在。对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阅读材料,对其进行分类,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1.1教材拓展类
教材拓展类材料是在教材正文所涉及的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例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扩充,从而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性认识,如《世界语言知多少》、《大洲的命名》等,此类材料在阅读材料中占据了最大的比重。
1.2激励探究类
激励探究类材料主要是当前学术界并没有定论的案例,又或者是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使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相应答案的案例材料,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研究,如《探索地外文明》、《地球自转的证明》等。《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天转还是地转》
1.3方法技能类
此类材料主要是讲解一些比较使用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巧,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激发其对于地理的兴趣。相比较而言,方法技能类材料在阅读材料中的数量较少,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多集中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如《地图上距离的测量》、《气温的测量》等。《气温的观测》、《降水量的测量》
1.4补充说明类
补充说明类材料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相关知识和原理等的补充与说明,如《二十四节气》等。《水稻种植与气候》
2 初中地理阅读材料的教学处理策略
针对阅读材料多样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其进行教学处理,确保阅读材料作用的充分发挥。
2.1合理选择处理方式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根据阅读材料的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处理方式。对于激励探究类材料,应该细致讲解,针对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进行分析,为学生解疑答惑,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对于方法技能类材料,教师应该简略讲解,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相应的地理技能,加深其对于方法技能的理解和认知;对于拓展类材料和补充说明类材料,教师可以直接放手,交给学生自主探索,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得阅读材料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2从学生特点出发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地理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满足不同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需求,建立多样性的地理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是各不相同的,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沿用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统一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对阅读材料进行教学和处理,以满足不同学生地理学习的需要。例如,在对阅读材料进行分组讨论时,可以鼓励那些喜欢阅读,或者擅长阅读的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然后鼓励那些具有探索精神、善于理性思維的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全面分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确保阅读材料功能的有效发挥。
2.3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不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对此,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阅读材料,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联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一是应该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当挖掘和整理,对材料进行改变,使其能够成为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不仅要有利于问题的产生,还应该具有趣味性和简练性的特征;二是应该从教材内容出发,设计与其相匹配的问题串,使得问题能够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拓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问题进行创设时,需要关注问题的难度、激励性、目的性以及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确保其能够适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4适当补充阅读材料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阅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而且,阅读教材具有良好的趣味性,也不会列入考试的范围,对于学生不构成负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地理学习的需要,适当补充阅读材料,以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厄尔尼诺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提出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区域、表现形式以及危害等问题,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补充,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5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通常来讲,初中地理阅读材料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以此为素材,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和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充分体现地理教学多样化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阅读材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阅读材料进行合理应用,采取有效的教学处理策略,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步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迎杰.初中地理阅读材料的教学处理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3,(9):72-73.
[2]刘大华.初中地理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教学与处理[J].地理教学,2010,(11):29-30.
[3]黄翠莲,周灿.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重视“阅读材料”的运用[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0(4):88-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