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东
【摘 要】: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和践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我国的校企合作教育在实践中仍处于浅层次运行的现状。如何突破旧的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和通道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也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契机。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 【中图分类号】TP3-4
一、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保障
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中等职业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障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资源平台。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一:校企合作中企业直接参与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企业对市场的了解,企业向学校提供了人才的需求计划、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技术发展情况等信息。学校根据这些信息,通过优化整合,使得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适应培养目标的需求。其二: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建立与企业相近的实践基地,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为学校提供一些技术、资金、场地方面的支持,共同建立校内实践基地,这对学校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节约了学校的办学成本,最关键是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其三: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两种环境中成长,有计划地使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协作精神、组织纪律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以培养,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全面发展。最后,校企合作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实行校企合作,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内涵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要素。而“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要素,而不是一个局部的措施。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1.学校模式。以学校为办学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正规性、系统性和育人的全面性。但却习惯于传统应试教育,重理论学习、轻技能培养,导致学校与企业联系薄弱。
2.企业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员工职业培训模式,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和连续性。但却缺乏理论教学的系统性,职业技术传授教单一,不能全面保证企业所需求的人才规模数量、种类和质量。
3.合作模式。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最具前景的培养模式。它吸取了学校模式和企业模式的优点,调动了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和企业设备,理论联系实际,使人才培养与需求紧密结合。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流程;2.保证资源共享、双方互惠互利;3.保持积极联系、校企深度合作;4.全面提升能力、注重培养技能。
三、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将逐步向集团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一方面,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当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计算机类专业的校企合作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和督促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和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要真正实施,还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政府在有关政策的制定、校企合作的主导和监督方面发挥作用。
(2)学生集中实训难。计算机企业规模一般不大,甚至还有不少十几人的小公司,企业人力、物力资源有限,况且专业技术性强,要企业成批提供工学结合岗位不太现实。学生过于分散,既不利于实训教学,又加大了管理成本。
(3)“校热企冷”,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热情不够。由于计算机系统商业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要求高。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商业数据安全很重要,相关设计行业对之都严加防范。故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时只能停留在点到为止的状态,难以进人真实业务操作的平台,这就使得实习实训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跨行业、产业的校企合作尚未有效开展。目前的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几乎都是在本行业和产业内部局限于所谓对口专业的产学合作,跨行业和产业的广义校企合作尚未有效开展和实施,这是对校企合作浅层理解的表现之一。
四、我校计算机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探索
1.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实行模块化课程设置。具体包括:文字数据处理模块、平面设计模块、动漫设计与网页制作模块、硬件组装与网络技术、影视后期处理模块。
2.与广告公司合作开发平面设计精品课程。并按照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制定、修订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合作开发校本教材,使得课程建设更加贴近企业、贴近岗位。
3.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我校今年来不断从高校引进年轻教师,并通过“五个一”工程教研活动、企业培训、以老带新等方式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
4.成立了由企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咨询指导委员会。2014年,国家示范校验收专家对我校的计算机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计划、校企合作等领域提出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一个长期、艰苦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他不仅应该具有客观性,而且应该具有建设性;应该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学校的校情,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观。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学以致用的根本保证。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合作共赢是基础,政府政策支持和导向是保障,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是核心,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是关键。而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校企合作仍需拓展其深度和广度,从而实现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高佩岩.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0(3)。
[2]顾荣.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10(4)。
[3]王华.有关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