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驱动假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7-09-27 04:44苑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英语应用

摘要: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当前高职英语教育呈现出职业性和创新性的新特征。但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却未能以此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将输出驱动假设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高职英语;职业能力;职业竞争力;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新定位,也是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岗位定性决定了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因此,高职英语教育必须反映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同时高职英语教育又具有创新性特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型的高职英语教育。高职英语教育创新性表现在通过英语工具,更好的融入国际化环境下,能更好的逆向思考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多途径解决问题。通过英语工具,更好的了解国际最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最新科技在企业产品的应用。能更好的参阅国外科学家和专家的设计与研究,为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提供多维空间。高职教育的新特点呼唤高职英语教育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践中,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这类模式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重语言、轻内容;重输入、轻输出,学生学习兴趣低迷,语言产出能力低下。多年来高职英语教学一直没有完全摆脱大学本科的“压缩式”英语教学模式,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二)学习与运用割裂;为学语言而学语言,学用不能融会贯通,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低下。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学校考试,没有在实践中运用英语,更谈不上展示高职英语的职业性。(三)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帮助过多;学生被动的接受,结果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自主学习能力低下。上述问题的产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教学中没有处理好输入与输出、学与用以及教与学的关系。 输出驱动假说强调在教学中要以输出为主、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Krashen提出了输入假设、Long提出互动假设和Swain提出输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苑霞(1974.8——)山东威海人,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假设。Krashen的主要观点是可理解输入对二语习得来说是必须的和充分的,有了足够的可理解输入,语言习得就会自然发生[1]。Long的互动假设是建立在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基础上的,不同之处在于Long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需要条件的,交互协商可促进可理解性输入及语言习得。互动以有效的方式连接了输入、学习者的内在能力以及输出[2]。Swain 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输出假设,她认为虽然充分的输入是习得目标语的前提条件,但学习者必须获得大量语言输出机会,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通过设计语言任务来创设类似真实的交际情境,使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目标语表达其真实的交际意图[3]。

基于swain的输出假设,针对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文秋芳教授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强调在外语学习中输出的重要作用。“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有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4]。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明确输入、输出的关系,文教授进一步完善了该假设,提出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設(Output-Driven, Input-Enabled Hypothesis)[4]。即 “输出是目标,输入是促成条件,输入直接为产出任务提供语言材料和相关知识” [5]。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与前面探讨的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相契合,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输出驱动假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以输出为导向,多渠道促进输入,增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长期秉承着重输入轻输出的教学理念,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语言输出及运用能力。但同时我们也应明白,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中,输入是前提,是基础,没有有效的输入,何谈高质量的输出。传统的教学也有大量的输入,但问题在于,输入只是为了输入而输入,没有与输出衔接起来,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了一大堆语言知识,而没有消化、吸收、运用的机会。鉴于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以输出为导向,多渠道促进输入,增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做到学中用、用中学。怎样有效利用多种材料,很显然,材料之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输入的内容要体现出既有学生与学习内容的内在互动,又有学生与教师或同学的交际互动。首先输入的内容要多样化,体现高职英语的特点。输入不再是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一本教师用书,而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信息与知识。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大量使用网络资源、网络视频扩大学生输入的范围。针对高职英语实用性与职业性的特点,教师给学生输入的内容可以包括问候、宴请、感谢、致歉、投诉、祝贺、问路、饮食、健康、爱好、休闲娱乐、就诊、求职面试、产品展示与说明等。另外输入的渠道要立体化,比如学生需要完成一项写作输出任务,可以先通过自由讨论,然后观看视频、记笔记,最后通过阅读等方式促进输出。即输入渠道可以通过听声音、看视频、记笔记等感官交叉的方式,亦可以通过先听、后说、再写的技能交叉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吸收的效率。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教师可以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共同寻找资料,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正如Long指出“同伴之间的协商互助可以促进可理解性输入” [6]。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后续课程、选修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等形式扩大输入的范围,从输入的层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后面的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endprint

2.以输出为导向,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高职英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7]。但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英语学习的应试性目标很明确,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以输出为导向,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这有别于传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简单叠加, 而是为了完成输出任务,使各项技能有效的结合从而相互促进和互补。语言输出必须与输入互补,构成语言习得的整个过程。这符合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整体语言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的教学思想,同时又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即获得大量的输入后,学习者必须经过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内化输入, 最后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社会文化派认为二语学习不应该将学习(learning)与运用(use)割裂开来,学用应融为一体[5]。输出驱动假设强调输出技能说、写、译,切实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使外语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服务。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设计出有效的、体现职业特点的输出任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补充材料并给与适当的指导;与此同时,学生要积极参与,多渠道寻找新材料,与同学合作,经过讨论、定稿、演示、总结等步骤有效地完成输出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教学理念[8]。此外,高职英语的高级阶段亦应与专业知识的拓展相结合,在输出任务的设计上体现巩固专业技能、深化专业知识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基础的词汇、语法、试听与应用阅读、应用写作、求职实训结合起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境;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场景模拟,促进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场景,让学生体验岗位模拟,强化其实践能力,增强职业竞争力。

3.以输出为导向,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评价的本质是测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不是语言知识。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测量普遍和狭义的语言知识,只能够揭示学生识别、回忆或学习“脱离语境的内容”,使教师为考试而教,忽略教学的创新性,忽视学生的差异,很难评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减弱。

评价的效果影响输出任务的完成,因此,在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1.学期英语学习绩效评价;2.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机会。评价方式还可以包括:书面写作,口头演讲,基于项目模拟的评价等。书面写作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分析、综合和批判地陈述、展示事实的能力。真实情景写作任务既可以包括学生作文写作,也包括传统和电子信函写作和基于项目论述课外生活意义的写作等。口头演示也能够使学生学习运用综合、归纳、选择知识的能力。演示内容应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相联系,如文学,艺术,歌曲等。演示方式包括传统的工具,如PowerPoint,也可以包括视频、网络博客或音乐视频创作及表演日常生活场景等形式。基于项目的模拟评价就是运用英语模拟某项商务活动,如,组织,开发,推广产品。学生可根据模拟项目资料研究计划的可行性,撰写计划书,在学期结束时在班级展示其计划及执行情况。项目问题涉及各种有关项目的技能,包括设计策略,与客户交流,参与多学科小组。教师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对学生的设计和执行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可以多样化,比如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这里特别强调学生自评,这是传统评价容易忽视的部分。学生的自我评价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其语言和交际方面的困难及影响。在自我评价中学生可以描述其长处和短处,对学业成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绪反应,策略运用及制定未来学习目标和愿景。自我评价要求学生能够评价其参与过程以及结果。同伴互评也是一种较好的真实性评价方式。设计得当的反馈(即,规则明确,标准具体)可以激励学习者,为其提供讨论语言知识和技巧及巩固真实情景中语言运用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提供评判的细则,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章可循。评价的渠道也可以多样化,比如课堂评,线上评等等。

高职英语教学秉承“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无论在实践能力还是职业发展方面都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起到巨大的指引作用。鉴于输出驱动假设在教学中的完成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教师可遵循输出促输入的原则,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任务型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输出机会,并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完善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1982.

[2]Long, M.H. Inpu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A]. In Gass, S.M. and Madden, C.G.(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Rowley, MA:Newbury House,1985:77-393.

[3]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A]. In Gass, S.M. and Madden, C.G.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 MA: Newbury House,1985:235-253.

[4]文秋芳.輸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8):2-9.

[5]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季刊),2014,(5):3-12.

[6]Long, M.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In W. Ritchie & T. Bhatia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New York:Academic Press, Inc, 1985:37-58.

[7]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

[8]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 2013,(6) :14-22.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高职英语应用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