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课改下小学音乐常态课走向长效的策略探究

2017-09-26 04:34钱莲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常态课小学音乐

钱莲萍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经时历十五年了,后课改下小学音乐改革的路在何方?关键就要我们教师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行走方式,站在人的立场上来,从学情出发,改造传统课堂,努力把常态课,创生成为长效课,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 常态课 长效课 策略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3.71

教学是“人为”和“为人”的,换句话说,造就教学和成就教学者都是“人”,因此“人”是教学的“阿基米德点”。[1]新课程改革已经时历十四年了,不再是“新”了。同样,后课改下小学音乐怎么改进?关键就要我们教师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行走方式,站在人的立场上来,从学情出发,改造传统课堂,把常态课、家常课创生成为优质课、长效课,这是一个重要的改革课题。

一、小学音乐常态课的基本现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2011年曾做过一个关于“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的网络调查。在多项调查结果中,有两个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高达74%,而对课程实施满意度只有25%。[3]反观当前的常态课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一)教学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的预设。是否科学地进行常态课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质量的高低。然而在现实中,教学设计过于简单化、程式化、模式化的现象较为严重。音乐课的设计不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老师巧妙的构思、设想出发,一节课中画旋律线、画图谱、做声势、拍节奏、用打击乐器、表演和游戏等全部设计进去,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歌曲的学唱、情感的处理、音准的要求都放松了,更有甚者,一节唱歌课都已过去大半,才刚刚进入学唱环节,还没唱几遍,下课铃就已经响了,老师匆匆完成了自己的设想,没有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课堂教学问题。

英国哲学家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在古代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现在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4]通过调研发现,常态课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低效的课。

即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策略运用不当,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一节课下来学生感觉一无所获。例如有些教师在教学难点的把握上不够准确,在解决的方法上又总是在求新、求异,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学生仿佛在云里雾里愈发的迷茫。

另一类是浮躁的课。

有的教师的确有教学的热情,总想在教学中追求完美,追求创新,因而在课堂上运用了许多“时尚”的教学技巧,例如刻意追求多媒体的运用。有些教师不顾教材内容是否需要,都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里大量的图片和影视资料,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40分钟就在多媒体课件的热热闹闹中结束了。这样的教学让人看到的只是空洞与浮躁,丢掉了学科本质。对于这样的课堂,应当着重探讨如何在“实”字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小学音乐常态课的改进策略

学习作为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它不是去被动地复制和消极地再现抽象的、冰冷的成人世界、书本世界和符号世界,而是持续不断地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因此,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5]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实现常态课堂的有效教学?怎样引导教师由对“理想模式”课的追求转向对生活化、个性化教学的探索?常态教学又如何在“实”中求活求新?

(一)设计教学活动,制定可行目标

学习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它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因而,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的制定以及在课堂上的达成,应成为优质常态课的首要追求。设计教学过程时需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创作,老师应当活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并给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

(二)建立课堂常规,凸显音乐特征

实践教育学指出:无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必须以恰当的课堂常规为基础。课堂常规也因学科而异。音乐能熏陶自己的心灵,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成就自己的气质,所以,在建立音乐课堂常规时,一定要注意体现审美性。比如:我们可以与学生约定几种特定的琴声,用琴声来指挥学生。如:听到135i,起立;听到i531,坐下;听到135的和弦,停下来、安静下来。老师的表扬也可以用约定琴声表示。另外,在歌唱时,要求坐姿端正,还要挺胸收腹、面带微笑、全身放松、状态积极,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唱出动听的歌声,体会到歌唱的高雅。同样是谈坐姿,在欣赏时又不一样了。欣赏是耳朵在工作,你可以听得摇头晃脑,也可以闭着眼睛听得入神,也可以正襟危坐,只要能带着耳朵听就行。这样的课堂常规不是紧箍咒,相反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有自由的空间。在这空间里,他们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品悟自己的感受,享受自己的尊严。放松的、没有压力的课堂教孩子们如何能不喜欢音乐呢?

(三)注重教学规范,关注教学细节

在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课习惯、演唱习惯的同时,教师自己一定要注重自己教学的规范。比如:教师的板书要规范;学生在听音乐时教师不要在课堂上随意走动;弹琴时候坐姿要端正,音色要优美,在新歌开始学唱时伴奏不宜过于华丽;范唱时发声吐字要清晰,发声方法要正确,能够准确表现歌曲的情绪与意境;教学中紧紧围绕音乐的要素来讲解分析作品(如:力度、速度等),突出音乐课的课性;课件的制作要注意实用,不要太動画,要有静止的时候,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尽量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声乐、舞蹈、乐器),平时要加强基本功的学习;在教唱歌曲时要把握好歌曲的风格,一首歌中不宜采用多种风格。音乐教师要学会指导学生唱好并表现好歌曲。endprint

(四)挖掘音乐线索,寻找歌曲共性

课堂创新素养较高的教师,具有促进常态课堂持续创生的临场智慧,能够珍惜课堂上的创生资源,鼓励学生不断创生。[6]一本音乐书上有不少的歌唱曲目,如果老师一味机械的一首首地教唱,只会让孩子们在这些毫无联系的歌曲学唱中慢慢失去耐心和兴趣。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教材,做个有心人的话,总能挖掘到歌曲的共性。低年级的教材中没有乐理知识的教学任务,但孩子们总能在歌谱中敏锐的看到一些“特殊”的符号。比如:一个像眼睛一样的小点、一个像“3”和“7”一样的小花等等。老师不需要将它们的“大名”告诉他们,但可以依据他们的形状给它们一个“小名”。那个“点”是小眼睛,眼睛可以看得远,哪个音后面有了它,时间就要唱得长一点;那个“7”和“3”就像路上的红灯一样,遇见它们都要停一停。小朋友们认识了新朋友,心里可高兴了。每次在听一首新歌的范唱时,总能很积极地提醒大家要注意“眼睛”和“红灯”。在一首新歌曲里能看到自己认识的“老朋友”,会感觉亲切许多,对学习新歌的兴趣会大一些。

(五)体现学生主体,形成课堂亮点

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绝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教学中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更多的思考设计每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所设计的每个环节?阶段目标达成的效果会如何?有没有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预设并提出几种预案,这样教师在充分的备课后课堂上进行就能有序而不乱。只有做到这点,我们的音乐课才能平实、自然。

比如,一位老师在解决《打秋千》首歌曲中下滑音的演唱问题时,先设计了一个“招呼小朋友来打秋千”的情境,让学生们在喊声中自主的找到了“下滑音”的感觉,然后再回到歌曲中结合自己的发现来演唱带有“下滑音”记号的部分,从而很轻松的掌握了“下滑音”的唱法并体会了“下滑音”为歌曲所带来的特殊的韵味。在课堂教学中,这位老师并没有捅破所有的窗户纸,而是预留了很多空间,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让他们自主探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六)结合教学科研,提升课堂品质

“关注和研究‘常态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基础的回归、理性的回归,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切关怀。”只有扎实常态教研,才是整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教师队伍的最佳路径;只有优化常态课堂,才是全面培养学生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只有將常态教研与常态课堂有机结合,让常态教研服务于常态课堂,让常态课堂的集体备课、教学实例与教后反思成为常态教研的主题,才是正途、坦途,才能走得坚实、长远。

“改造常态课堂,要用先进的理念加以改造,用先进的模式加以改造,用信息技术加以改造。我们的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科、对课堂教学多一份油然而生的痴迷,多一份纯粹忘我的投入,多一份理想主义的追求,多一份内心的沉静与气质的沉淀。”

总之,高效能的教学不能只有一个模式,不能只有一个标准,只有一种要求,要进行弹性化教学。[7]可以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通过常态下的教学,才能看到走进课堂教学的深处,才能看到教学改革的全貌。教学需要常态的课堂,常态的课堂需要优质的教学。我们进行常态课教学研究,目的就在于提高平时的课堂教学质量,让常态课不断走向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程广文.论教学方法[J]. 全球教育展望,2012,(1):23

[2]肖庆华.论有效教学的伦理性[J]. 全球教育展望,2012,(1):27

[3]余慧娟.十年课改的深思与隐忧[J].人民教育,2012,(2):33

[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三联书店,2002:52

[5]卢俊勇,陶青.论学习价值的完整性[J].教育探索,2011(6):9

[6]张伟,杨斌.论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J].教育研究,2011,(11):41

[7]王世伟.论适性学校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态课小学音乐
亟待理性回归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亲和:常态课的优雅
新课标下农村小语课堂的思考
在常态中追求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