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如何影响出口价格汇率传递?
——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经验证据

2017-09-26 06:29阙澄宇
财经问题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出口商计价汇率

阙澄宇,马 斌

(1.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南开大学 国际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

·金融与投资·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如何影响出口价格汇率传递?
——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经验证据

阙澄宇1,马 斌2

(1.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南开大学 国际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

本文采用时变参数模型检验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和非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依然较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且这一影响效应有不断上升之势。(2)即使不考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对出口价格的传递也呈现非对称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可以使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产生新的非对称性,并进而增强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效应。(3)与贬值相比,人民币升值时,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相对较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可以进一步降低人民币升值下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4)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可以提高汇率变化对出口贸易调节的效用,但其对汇率传递程度和非对称效应影响程度依然较低,这主要是由当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发展滞后于结算发展所致。因此,未来的政策着力点应是:一方面,深入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程的同时,着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的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并注意保持其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协调。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价格;汇率传递;时变参数模型

一、引 言

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不仅关乎汇率政策对贸易收支的调节效果,也关系到汇率制度的选择和宏观经济冲击的国际传导,而出口贸易计价结算货币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出口商的计价货币决策,不仅可以影响汇率传递效应的大小,甚至可能导致汇率传递出现非对称性。2009年7月以来,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进,中国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快速攀升。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1年第一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仅为392.50亿元,到2015年第三季度,这一数字上升至11 748.38亿元,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达到28.64%,尽管随后略有下降,但2016年第二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仍达到15.29%。*严格地说,国际贸易中的计价货币与结算货币是不同的概念,但实践中对于绝大部分发达国家企业而言,这两者是一致的;尽管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存在较大差异,但因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数据不可得,故本文将两者混同使用。与该现象相伴随的是,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日益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不断放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变化将对中国出口价格产生怎样的影响?出口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又如何影响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可以为中国有效利用汇率工具调节贸易收支提供决策参考,也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出口商计价货币选择对汇率传递的影响日益成为汇率传递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学者们普遍认为,出口企业的计价货币决策在汇率传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随着出口计价货币的不同,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也有很大差异[2]。Fabling和Sanderson[3]以新西兰出口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新西兰元汇率变化对该国出口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均显著受到出口计价货币选择的影响,平均而言,汇率变化对进口方货币计价产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最高,对第三方货币计价产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次之,而对出口方货币计价产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最低。Cao等[4]采用加拿大制造业部门中三个主要行业的数据,检验了计价货币选择对加拿大对美国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影响,发现对于加拿大元计价和美元计价的出口产品而言,其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存在显著差异,以加拿大元计价的产品中,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基本为零,而对以美元计价的产品而言,则接近完全传递。Parsons和Sato[5]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主要产品出口价格与汇率变化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该四国中贸易双方汇率变化对以进口方货币表示的出口价格的影响基本为零,并进一步指出贸易中美元计价是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黄志刚[6]建立了一个带有加工贸易部门的随机动态开放经济多国模型研究了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经济中采用当地货币计价企业所占的比例,该类企业所占比例越高,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就越大。Bonadio等[7]分析了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面临一个未预期的大的冲击下汇率变化对瑞士对欧元区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发现尽管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变化对以欧元计价出口产品价格的传递程度较高,对以瑞士法郎计价出口产品价格的传递程度相对较低,但是不同计价货币下汇率传递的速度却基本相似。此外,Pollard和Coughlin[8]与Mirzoev[9]均指出,计价货币的差异不仅是汇率传递效应非对称性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且可以改变非对称性的方向。

就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对中国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影响的研究而言,因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起步较晚,已有成果大都仅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并因样本选取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所得结论也具有较大差异。陈学彬等[10]考察了中国行业层面商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发现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长期汇率传递率相对较高,其次为以加工贸易为特征的行业,原材料和能源类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率最低。毕玉江和朱钟棣[11]以一位数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出口产品为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就中国出口商品整体价格而言,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短期传递系数较小,长期内则几乎完全传递,且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不同类别产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具有显著差异。然而,陈斌开等[12]却发现,尽管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不同产业出口价格的传递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但是汇率对制造业总体出口价格的长期传递弹性较低。王雅琦等[13]采用企业和产品层面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也得出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价格的传递弹性较低的结论。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致汇率传递发生改变,王宇哲和张明[14]引入结构断点以反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暂停与重启,结果发现2008年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弹性显著下降。陈平等[15]采用时变参数模型以东盟国家为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对东盟各国出口价格的传递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尤其2012年以后,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外,这种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此外,刘啟仁[16]以中国对美国出口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还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的传递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汇率持续升值或贬值超过4.50个月会导致显著的传递效应,而短暂波动下的汇率传递效应则不显著。但是,项后军和许磊[17]对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的研究结果却显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存在非对称性影响,而汇率波动幅度的影响不存在非对称性。

近年来,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快速发展,其对中国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影响开始受到关注。鄢莉莉和宋芳秀[18]采用不对称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当绝大多数中国出口企业采用美元计价结算时,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弹性极大,而当更多的中国企业采用人民币计价时,短期内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价格的影响则较小;人民币升值所引致的以人民币表示的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下降幅度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所占的比重密切相关。周先平等[19]研究了计价结算货币转换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传递效应,发现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以降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价格的冲击。项后军和吴全奇[20]发现面临人民币升值冲击时,采用人民币计价的出口企业可以更好地将冲击传递出去,与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相比,采用人民币计价出口企业的依市定价程度较小。

综上所述,已有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尽管有关计价货币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多以发达经济体或主要国际货币为研究对象,由于具体国情和发展背景的差异,所得结论是否适用于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尚待检验。第二,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国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影响的研究而言,已有成果多采用基于参数校准的仿真模拟方法,该方法对参数设定多根据经验估计所得且具有高度敏感性,而当前学术界对中国经济系统中部分关键参数的设定仍存在争议,这可能影响仿真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健性。第三,虽然部分成果基于经验数据的经济计量检验方法克服了参数校准的不足,但大都估计不变的影响系数,或将样本划分为多个区段比较分析不同子样本中估计系数的差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动态性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易变性,决定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影响的动态性和时变性,对此已有成果却鲜有涉及。基于此,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的快速发展为背景,采用基于时变参数的经济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国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和非对称性的动态影响,从而为当前深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三、模型建立、变量说明与数据处理

(一)时变参数模型建立

根据Campa和Goldberg[21]以及Cui等[22],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传递的方程表示为:

(1)

β反映了出口商调整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来抵消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程度,体现了出口商对汇率变化的转嫁能力。β的符号取决于人民币汇率的标价方式,若人民币升值(贬值),出口商调低(调高)出口价格,则直接标价法下预期β为正,间接标价法下预期β为负。因而通常有,直接标价法下β∈[0,1],间接标价法下β∈[-1,0],β=0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变化时,出口价格不发生任何变化,出口商可以将汇率变化完全传递至进口方,此时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表现为零传递;β=1或-1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变化时,出口商等幅度调整出口价格,此时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表现为完全传递。当然,也可能出现直接标价法下β>1或间接标价法下β<-1的情形,此时意味着人民币升值(贬值)时,出口价格下降(上升)幅度高于人民币汇率变化程度。据此,β越接近于0,表明面临人民币汇率变化时,出口商对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的调整幅度越小,其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转嫁能力越强,出口商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此外,还可能出现直接标价法下β<0或间接标价法下β>0的情形,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出现了“逆传递”,人民币升值时,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升,也表明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将式(1)扩展为一个带有时变参数的模型,同时引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汇率的交叉项,可以考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动态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2)

其中,β1t=η1+φ1β1(t-1)+ω1t,β2t=η2+φ2β2(t-1)+ω2t,γt=τ+λγt-1+ξt。β1t和γt为状态变量,分别反映不同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和边际成本对出口价格的动态影响,εt、ω1t、ω2t和ξt均为随机误差项,RMBt为t时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情况,RMBt×LnERt即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汇率的交叉项,β2t则衡量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效应的动态影响。因而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动态传递效应可以表示为β1t+β2tRMBt。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否会引致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汇率变化方向不同(货币升值或贬值),汇率传递效应的大小不同;二是汇率变化程度不同(大幅变化或小幅变化),汇率传递效应的程度也不同。或改变这一非对称性?对此已有研究很少涉及。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进一步在式(2)的基础上,引入衡量汇率变化方向或变化程度的虚拟变量Dt,从而有:

(3)

其中,δ1t=κ1+φ1δ1(t-1)+υ1t,δ2t=κ2+φ2δ2(t-1)+υ2t,δ3t=κ3+φ3δ3(t-1)+υ3t,δ4t=κ4+φ4δ4(t-1)+υ4t,γt=τ+ργt-1+ζt。当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差异下的汇率传递非对称性时,若t期人民币升值,则Dt=1,否则Dt=0;当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差异下的汇率传递非对称性时,若t期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大于等于临界值,则Dt=1,否则Dt=0。对于汇率变化幅度临界值的确定,本文借鉴Pollard和Coughlin[8]的方法,将其设定为3%。根据式(3),考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升值或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大于等于3%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为δ1t+δ2tRMBt+δ3tDt+δ4tDt×RMBt,人民币贬值或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小于3%时,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为δ1t+δ2tRMBt。

(二)变量说明

出口边际成本(MCt):借鉴Cui等[22]与陈斌开等[12]的做法,采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进行测度。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情况(RMBt):因本文关注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故选取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与中国出口总额之比进行测度。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商品出口额和出口量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计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所需的人民币兑除美元外其他各样本经济体货币名义汇率,采用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和各样本经济体货币兑美元名义汇率进行折算得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除新台币外的其他各经济体货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IFS)数据库,新台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来源于CEIC数据库;计算REERt所需的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欧元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分别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Wind资讯金融数据库和OECD数据库,其他样本经济体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均来源于IMF的IFS数据库,中国对各样本经济体出口额和中国出口总额数据均来源于IMF的贸易方向统计(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DOTS)数据库;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金融数据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数据来源于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各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计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情况所需的中国出口额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对于文中涉及人民币与美元量纲转换的指标数据,均采用IMF的IFS数据库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转换。

由于澳大利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数据为季度数据,本文采用Eviews中的二次函数插值法转换成月度数据。对于中国及各经济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国对各经济体出口额、中国出口总额、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等相关月度数据,均采用Census X12方法进行季节调整。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指数数据均转换成以2012年1月为基期的定基数据。

四、经验分析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的影响

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

2.时变参数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a)β1t的时变态势

(b)β2t的时变态势

(c)β2tRMBt的时变态势

(d)β1t+β2tRMBt的时变态势

图1(a)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变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动态传递效应。从中可以看出,在本文样本期的大多数月份,β1t的系数为负且在(-1,0)这一区间内变化,表明人民币升值时,出口商会部分下调出口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影响表现为不完全传递,意味着出口商具有一定的转嫁汇率变化成本的能力。然而在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β1t系数显著大于0,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出现了“逆传递”,表明人民币升值时出口商倾向于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此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则持续为负,并在-0.70和-0.31之间波动,意味着人民币升值1%,出口商品价格将下调0.31%—0.70%。就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系数的走势而言,从图1(a)可以看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其呈现大幅下降——大幅上升的变化趋势,尽管2013年7月以来其走势开始趋向平稳,但仍呈现小幅下降——小幅上升的震荡型波动态势。总体而言,本文样本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呈下降趋势,尤其2015年10月后的近半年来,则持续下降,这意味着出口商转嫁汇率变化成本的能力不断减弱,2016年3月,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系数降至-0.70,表明人民币升值1%,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达到0.70%,出口商仅能将汇率变化的0.30%传递至进口方。此外,较弱的汇率变化成本转嫁能力,也表明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较弱,面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出口商更多通过调整出口价格以稳定在境外市场上的份额。

图1(b)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动态影响系数。从中可以看出,其走势和符号基本与β1t的走势相反,即在本文样本初期呈现大幅上升——大幅下降态势,并于2013年7月开始呈现小幅上升——小幅下降的震荡型波动趋势,且2015年10月后开始呈现逐步上升的变化态势。这意味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由于本文经验分析中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表示,故回归结果中在汇率不完全传递时,汇率传递的系数为负,因而在衡量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时,对传递系数取绝对值,从而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程度不变时,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为|β1t|,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下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为|β1t+β2tRMBt|。因此,出口商采用人民币结算可以提高其转嫁汇率变化的能力,有利于其将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成本转嫁给境外进口方。就影响程度而言,尽管2015年10月以后有所提升,但图1(c)显示,2013年下半年以来,其一直保持在0.04以下且在大多数月份均低于0.01,表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最高会使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弹性下降0.04%。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近年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二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发展非同步,在所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交易中,仍有相当比重使用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计价,而采用美元计价、人民币结算并不能降低或消除出口商所面临的汇率风险。

图1(d)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传递系数的动态影响。与图1(a)相比,两者走势完全一致;就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而言,|β1t+β2tRMBt|则在大多数月份仅略低于|β1t|,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尽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占比的上升可以显著影响并降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并提升出口商转嫁汇率变化成本的能力,但由其所引致的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变化程度则较低。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非对称性的影响

样本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月度变化率在-1.94%与1.63%之间,均小于前文所设定的3%标准,故本文仅分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由汇率变化所引致的出口价格传递非对称性的影响。

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

2.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a)δ1t的时变态势

从图2(a)可以看出,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间δ1t大都处于(-0.96,-0.74)之间,且呈现下降——上升的交替震荡型变动态势,并于近半年来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出口商转嫁汇率变化成本的能力大幅下降。就δ3t而言,其走势和符号基本与δ1t完全相反,在汇率对出口价格的影响出现“逆传递”的子样本期间,δ3t为负,表明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其对出口价格的“逆传递”效应,2013年6月以后,δ3t则开始逐渐转向大于0且有不断上升之势,这从图2(b)可以得到印证,表明在RMBt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对出口价格的传递出现了明显的非对称性,与人民币贬值相比,升值可以降低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故在RMBt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可以表示为|δ1t+δ3tDt|。本文的这一结论也与Nguyen和Sato[23]对日元汇率变化对日本出口价格传递非对称性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015年10月后这一非对称影响效应开始不断上升。然而,由于|δ3t|一直较小,2013年6月之后其最高值仅为0.01,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化所引致的出口价格传递非对称效应较低。从图2(a)与2(c)的比较中也可以看出,尽管δ1t与δ1t+δ3tDt在数值上略有差异,但两者在时变趋势上却完全一致。

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下,δ2tRMBt+δ4tDt×RMBt衡量了由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所引致的新的汇率传递非对称性。估计结果如图3所示。

(a)δ2tRMBt+δ4tDt×RMBt的时变态势

(b)δ2tRMBt+δ3tDt+δ4tDt×RMBt的时变态势

(c)δ1t+δ2tRMBt+δ3tDt+δ4tDt×RMBt的时变态势

从回归结果来看,样本期内δ2tRMBt+δ4tDt×RMBt的符号与δ1t的符号基本完全相反,在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δ2tRMBt+δ4tDt×RMBt的符号为负,而2013年6月以后,图3(a)显示其符号则变为正,与图2(a)的符号正好相反,这意味着出口商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时,与贬值相比,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即提高出口商转嫁汇率变化成本的能力。此外,观察δ2tRMBt+δ4tDt×RMBt和δ3Dt的符号,发现在本文样本期的大多数月份中,两者符号相同,表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效应,即与RMBt不变的情况相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背景下,在人民币升值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更低,降低幅度为|δ2tRMBt+δ4tRMBt|。尽管如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非对称效应的影响程度却依然较低,从图3(a)可以看出,2013年6月以来δ2tRMBt+δ4tDt×RMBt大都保持在(0.00,0.02)之间波动,意味着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升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使出口价格汇率传递非对称效应最多提高0.0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背景下,随着RMBt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变化所引致的非对称效应可表示为δ2tRMBt+δ3tDt+δ4tDt×RMBt,从图3(b)可以看出,尽管2015年10月以后其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一非对称效应的程度依然较低,大都在(0.00,0.02)的区间内变化,这意味着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提升1%,且人民币升值1%时,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最多下降0.02%。这一结论也可以通过比较图3(c)和图2(a)进一步证实,图3(c)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下考虑非对称效应时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传递系数的时变态势,与图2(a)相比,两者的走势基本一致,仅在数值上略有差异,差异程度均不超过0.02。

综上所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不仅可以使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产生新的非对称效应,还能提高出口价格汇率传递非对称效应的程度,即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升值时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系数,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提升出口商将升值成本转嫁给境外进口商的能力。尽管如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这一影响效应的程度却仍然较低。如前所述,这一方面与当前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出口人民币结算中人民币计价的比重不高所致。

(三)稳健性检验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1%显著水平上,β1t、β2t、δ1t、δ2t、δ3t均显著,在10%显著水平上,δ4t亦显著,且各系数符号方向及大小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表明考虑汇率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之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和非对称性影响的结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稳健的。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采用时变参数模型估计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和非对称性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相对较高,大都在0.70左右波动,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化时,出口商更倾向于调整自身出口价格以稳定境外市场份额,出口商转嫁汇率变化成本的能力相对较低。第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可以显著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且影响系数为正,意味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有助于降低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提高出口商转嫁汇率变化成本的能力,但是其影响效应相对较低,尽管2015年10月以后有所上升,但样本期内最高值也仅为0.04,表明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仅能使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最高下降0.04%。第三,不考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自身就呈现显著的非对称性,与贬值相比,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系数,即降低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但是这种影响效应仍较低,其最大值仅在0.01左右。第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使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产生新的正向非对称性,意味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可以增强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且2015年10月以来其影响效应有所加强,但即便如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下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效应仍相对较小,2013年6月以来其最高值也仅为0.02左右,表明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上升1个百分点,且人民币升值1%时,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最多下降0.02%。

(二)启示

第一,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成本大都由国内出口商所承担,面临人民币汇率变化,出口商为稳定境外市场份额更多倾向于调整出口价格,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调节出口贸易的效用相对较低,单纯依靠汇率政策并不能有效改善中国贸易收支失衡的格局。第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助于降低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并产生正的非对称效应,也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提高汇率变化对出口贸易的调节能力,因此,未来仍应进一步加快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发展滞后于人民币结算发展的现实制约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影响程度,故在深入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同时,应注重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比例的提升。第三,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既是增强汇率政策工具效用的必然要求,也有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进,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仍应坚持渐进性原则,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维持人民币适当的小幅升值趋势,不仅有助于出口商充分利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优势增强转嫁汇率成本的能力,也有利于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但是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要与资本账户开放保持基本同步,并注意平衡两者之间的协调与搭配。

[1] Bandt, O., Razafindrabe, T.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to Import Prices in the Euro-Area: A Multi-Currency Investigation[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4, 138(1):63-77.

[2] Bowe, M., Saltvedt, T. M. Currency Invoicing Practices,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Pricing-to-Market: Evidence From Product Level Data[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4, 13(3):281-308.

[3] Fabling, R., Sanderson, L. Export Performance, Invoice Currency and Heterogeneous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J].The World Economy, 2015, 38(2): 315-339.

[4] Cao, S., Dong, W., Tomlin, B. Pricing-to-Market, Currency Invoicing and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to Producer Pric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15, 58(1):128-149.

[5] Parsons, C. R., Sato, K.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and Currency Invoicing: Implications for Monetary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J]. The World Economy, 2006, 29(12):1759-1788.

[6] 黄志刚.加工贸易经济中的汇率传递:一个DSGE模型分析[J].金融研究,2009,(11):32-48.

[7] Bonadio, B., Fischer, A. M., Sauré, P. The Speed of the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R].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11195, 2016.

[8] Pollard, P. S., Coughlin, C. C. Size Matters: Asymmetric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at the Industry Level[R].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Research Paper No.2004/13, 2004.

[9] Mirzoev, T. A Dynamic Model of Endogenous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J].EconWPA Working Paper No.0409002, 2004.

[10] 陈学彬,李世刚,芦东.中国出口汇率传递率和盯市能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12):106-117.

[11] 毕玉江,朱钟棣.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商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J].世界经济,2007,(5):3-15.

[12] 陈斌开,万晓莉,傅雄广.人民币汇率、出口品价格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基于产业层面数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0,(12):30-42.

[13] 王雅琦,戴觅,徐建炜.汇率、产品质量与出口价格[J].世界经济,2015,(5):17-35.

[14] 王宇哲,张明.人民币升值究竟对中国出口影响几何[J].金融研究,2014,(3):27-40.

[15] 陈平,刘兰凤,袁申国.基于汇率传递的中国进出口企业定价能力研究——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6,(7):165-176.

[16] 刘啟仁.基于频域的汇率非对称传递研究[J].统计研究,2013,(11):68-76.

[17] 项后军,许磊.不同因素影响下我国出口企业依市定价行为的非对称性研究——基于总体层面和典型行业层面的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11,(10):147-158.

[18] 鄢莉莉,宋芳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济政策有效性与福利分析[J].经济科学,2013,(5):62-75.

[19] 周先平,李标,冀志斌.人民币计价结算背景下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基于汇率变动时变传递效应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3,(3):79-87.

[20] 项后军,吴全奇.垂直专业化、计价货币与出口依市定价(PTM)行为研究[J].管理世界,2015,(4):66-78.

[21] Campa, J. M., Goldberg, L. S.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to Import Price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5, 87(4):679-690.

[22] Cui, L., Shu, C., Chang, J.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and Currency Invoicing in China’s Exports[J]. China Economic Issues, 2009, (2):1-27.

[23] Nguyen, T.A., Sato, K. Asymmetric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 Japanese Exports: Application of the Threshold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R]. RIETI Discussion Paper No.15-E-098, 2015.

[24] Goldberg, P.K., Knetter, M.M.Goods Prices and Exchange Rates: What Have We Learned?[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 35(3):1243-1272.

(责任编辑:巴红静)

F832.6

:A

:1000-176X(2017)09-0037-10

2017-07-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动态影响及调节政策研究”(15BJY154)

阙澄宇(1962-),女,北京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东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理论及政策研究。E-mail:dufeciet@126.com 马 斌(1985-),男,安徽淮北人,博士后,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理论及政策研究。E-mail:mabin721@163.com

猜你喜欢
出口商计价汇率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出口商降低信用证项下费用的方法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关注新“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几大特点
如此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