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

2017-09-25 11:09纪晓龙
文学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课外阅读

内容摘要:城郊地区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低、阅读量少,课外阅读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可通过补充资料、创设情境、调动感官、模拟剧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实现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目的。

关键词:课外阅读 导读 阅读兴趣 阅读探究

课外阅读既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把孩子引领至人类文明的高地,引领至精神世界的巅峰”的最重要途径【1】。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及完成情况却不容乐观。特别是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郊,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不浓厚,阅读兴趣低,阅读量少,阅读面狭窄,以致课外阅读的教学效果不理想【2】。下面,以《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导读为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目的。

一.补充资料,架设桥梁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文学家,《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反映的是十九世纪末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幼时家境贫困,十二岁时因父亲去世辍学,开始到印刷所当学徒,稍大一点便外出找活干。二十一岁时,对轮船上的领港员生活发生极大兴趣,决定拜师学艺。密西西比河上四年领港生活使他熟悉各式各样的人。这一段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他在序言中说:“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冒险故事大多都实有其事,其中的一两件是我的亲身经历,其余的是我儿时伙伴们的故事。”【3】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他们对世界充满探知的欲望与幻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梦”,马克·吐温丰富的生活经历正好满足了学生这样的求知欲。

在教学导读课时,笔者充分利用这一点,介绍作者精彩的一生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导读课中教师只是发挥“导”的作用,“读”的主体还应该是学生。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便会主动地阅读,积极地探知书中的故事,丰富自己的认识。魏书生说过:“一部好的文学著作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可以哺育千千万万。”【4】虽然《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中的故事发生的时代离现在久远,但相信通过阅读,学生能感受到当时时代的气息,看到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景象,被小说主人公丰富而传奇的生活经历吸引,认识到小说的魅力所在。

二.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最大的特点是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心,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挑战力和冒险精神。这样的特点使得他们对作品中跌宕起伏的情节、丰富奇特的内容有很大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青春期的特点创设情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导读时,笔者结合小说主人公汤姆厌恶学校死板的学习生活和枯燥的功課这一特点,设置了导入问题“你们喜欢现在的学习生活吗?是否想过另一种不同的生活?”学生的答案不言而喻。毕竟,现时的升学压力让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张甚至感到吃力。这问题一抛出,学生似乎找到了表达情绪的出口,由此也产生了共鸣。在此情感的基础上,再引入汤姆和学生有类似的感受“厌恶单调,向往自由冒险”,而他是如何面对他的生活,开始了充满幻想和冒险的旅途?学生已迫不及待地想了解。

另外,城郊地区可供学生活动的地方较多,田园、草地、溪流等,学生时常有机会和大自然进行亲密地接触,打鸟、钓鱼、山地探险之类的。这些与汤姆的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相似。在教学时利用“游戏经验”让学生与主人公建立起联系,导读的作用也就显现出来。

比如笔者抓住“刷篱笆墙”这一经典情节创设情境:当你也如同汤姆遇到这样的难题“要完成刷三十码的篱笆墙这一艰难任务”,你如何让别人乐意帮助你?学生会借助以往的经验提出用“请求”、“比赛谁刷得快”、“贿赂”等各种方法。这不仅调动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也刺激学生探知“主人公究竟用什么方法”的欲望。学生迫不及待想通过阅读寻找答案,当得知汤姆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后,深深地叹服他的聪明才智,也对作品产生了继续阅读的浓厚兴趣。

三.利用资源,调动感官

城郊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平时进行教学拓展可运用的材料不多,学生渴望接触更多的新事物,了解更广大的世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5】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把作品的相关材料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是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挑战。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名著,很多是作品年代久远,学生阅读兴趣低,阅读难度大,教师借助丰富的资源将作品用图片、视频、绘画等方式呈现出来,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内容,也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很多精彩而富有冒险性的情节,利用视频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本人在教学导读时借助作品的电影,截取了其中“刷篱笆墙”的情节让学生见识到汤姆的聪明机智;“墓地试胆”让学生看到了汤姆强烈的好奇心;“荒岛冒险”出海的画面和岛上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汤姆冒险生活的乐趣;“鬼屋寻宝”幽暗的环境,紧张的氛围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也为主人公捏汗。特别是“洞中探险”的片段,在汤姆遇险的时候,学生们一个个握紧拳头,睁大双眼,屏息凝视,生怕汤姆不能顺利逃脱,有身临其境之感。所有的感官被调动起来,学生对作品更多的情节充满期待和好奇。

四.模拟剧情,阅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6】阅读一本书,学生丰富自己的见识,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是我们追求的课外阅读的目标。而更理想的效果是学生参与到作品的探究活动中,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体验中找到“自己”。特别是在初中阶段,阅读探究活动应该是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可忽视的方法。endprint

阅读探究活动可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学生的个体特征等开展。城郊地区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就是自然资源丰富,活动场地大,可开展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同时,城郊地区的学生很多还是来自农村,农村长大的孩子有其鲜明的特点:动手能力强、活动积极性大、创造能力高。这一切都是开展探究活动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须恰当地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设计了一次“模拟剧情”的探究活动,选取的是“鬼屋寻宝”的情节。活动的场所选取在学校一间荒废的杂物屋。具体的探究任务是学生分配任务,根据剧情的需要编写剧情、布置场景、制作道具、扮演角色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为了完成这一探究任务,认真研读作品,阅读积极性极高。

在准备的过程中,“导演”和“编剧”为了成功地编导,作品中相关的章节研读了好几遍,精心编写;“剧务”们根据作品中的描述还原现场,特别是其中的木梯,如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它发挥关键性的“救命”作用,学生们煞费苦心;“演员”们更是细细推敲作品的一字一句,力求生动而恰当地“演活”人物。在这准备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不是停留在阅读上,他们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且需要把体验用不同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种“多维的、综合的探究性阅读”【7】,是學生充分表现自己所思所想的过程,也是他们“找到自我”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思考,会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该发挥好“导”的作用,让学生“好”知“乐”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只要我们教师善于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就不再是难事了。

参考文献

[1]姚佩琅.例谈校办读书节的模式[J].文学教育(上),2016(01):115.

[2]黄焕娜.城郊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以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为例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5):22.

[3][美]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M].朱建迅,郑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1.

[4]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341.

[5][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78.

[6][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41.

[7]姚佩琅.校办读书节的阅读理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22.

(作者介绍:纪晓龙,广东省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语文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课外阅读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