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小学是学生各科学习的启蒙时期和奠基时期,数学学科贯穿学生的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甚至伴随着学生的终生教育。然而当前小学教学的现状是小学生普遍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成绩成为影响学生综合成绩的偏科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重点探究培养小学生模型思想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学段;数学学科;终生教育;数学成绩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可见,模型思想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模型思想是让小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方式,同时,模型思想还能将数学中复杂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将数学知识清晰地呈现给小学生,运用模型思想能够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已经将模型思想引入小学课堂,但是在具体实施环节存在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立足教学实践与小学数学教育者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切合实际,调动学生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最终目的也是用于生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方能体现数学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也可缩减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感。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建立真实的生活情境,借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形成模型构建思维。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部分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图形,如正方形有魔方的一面、面包片,三角形有尺子、晾衣架,長方形有手机、钱包,笔记本电脑,圆形有水桶、铅笔的横面等等,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物体开始,奠定模型思想的基础,让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更加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程度。
二、建立数学模型,直指问题关键
模型思想的培养仅仅依靠数学教师的讲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亲自进行建构实践,方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模型思想。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建模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建模情境,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建模,通过建模实践,形成模型思想。为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建模活动、感知模型思想,教师可以引入建模实例。如远古人类以打猎为生,但是随着打猎技术的进步,猎物数量逐渐增加,群居生活的古人需要对猎物进行分配,这就需要统计猎物的数量,自然数应运而生,自然数就是远古人类构建的模型。与此同时,若学生能够形成模型思维,掌握建模方法,则能有效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缓解小学的数学学习压力,通过建构模型,可以将数学问题简单化、清晰化,准确地找出问题的关键,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负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温度计,要求学生找到温度计上的“0”,然后让学生明确正温度和负温度,最后明确温度计的上方代表温度高,温度计的下方代表温度低。除此以外,教师可将温度计和坐标结合,引导学生构建坐标模型。
三、在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新模型
数学定理、公式中包含了大量的模型思想,如运算模型和函数模型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已知的模型中发现新的模型。
例如,在讲授“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在审题过程中,找出隐含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既是解题思路也是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已经掌握的模型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教师可以通过例题引入运算模型:“小红买3根铅笔花费6元,问小明买1根铅笔要花费多少钱?”这一过程中,运用已知的运算模型,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构建问题解决模型。
四、实际引导培养思想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小学数学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自主构建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模型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长方体的多种形式的展开图,并表明各个展开图中图形的边长,然后让学生根据展开图制作长方体,制作完成后再让学生对长方体展开图的表面积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规律,即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之和,再通过教师的讲解,验证小组的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模型思想,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趋势,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钱士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模型思想培养[J].科普童话,2016(18):41.
[2]王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J].基础教育课程,2016(17):45-47,53.
[3]吴静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6):139.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