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游戏教学以其竞争性、趣味性、娱乐性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体育游戏作为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既可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提升,又可以实现师生最大限度的互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及意义。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阅。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应用
体育游戏教学集智力、体力开发于一身,融益智性、娱乐性及趣味性于一体,成为当下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宠儿。它可以促使初中体育教师在寓教于乐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得以最大化的提升。因此,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意义
1.有利于初中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形成
体育游戏的教学方式较为侧重团队协作,初中生在体育游戏参与过程中为了自己团队的利益会不断地努力、约束自己。比如,有的初中生虽然平时纪律观念较差,但是在体育游戏参与过程中却十分遵守与重视游戏规则,集体荣誉感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種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人格魅力。
2.提高初中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娱乐性是体育游戏的一个主要特性,它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参与度,对于初中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有着较大的作用,可以促使初中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最大化的提升。在初中体育课堂中,以体育游戏替换传统教育中枯燥且简单的技术动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使得体育教学的效率得以最大化的提升。
3.提升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的参与意识往往都不强,且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体育游戏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初中生主观能动性及参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初中体育教育活动的本质得以凸显。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实质上可以看作一个小型的社会活动,初中生在体育游戏的参与过程中,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遵守,可以了解到此次活动中所有学生的义务与权利,可以逐步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同学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策略
1.体育游戏要有教育性与趣味性
初中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时不仅仅要考虑到体育游戏的教育性,亦要注重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比如,在仰卧起坐的教学过程中,其训练的单一性、重复性,容易促使初中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将体育游戏引入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初中生参与进来,可以使得初中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又如,一般的体育课前准备活动不是跑步热身就是简单的体操动作,久而久之,初中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如果引入徒手操等更具趣味性、娱乐性的体育游戏,定能使得初中生在肌肉关节与全身韧带放松的情况下充分调动积极性,从而为体育课程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体育游戏要有竞争性与安全性
我国吕珊、秦兴波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对体育游戏的参与性与竞争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游戏的竞争性与参与性成正比,即竞争性因素越多,游戏参与者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应适当提高体育游戏的竞争性与对抗性,使得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性得以最大化的调动。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好胜心较强,在激烈的体育游戏中为了获胜,较易忽视同学及自身的安全,因此会有受伤的事故发生,所以,体育游戏的安全性也应是体育教师考虑的。体育教师应尽量避免初中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3.体育游戏评判要有公正性与鼓励性
游戏比赛结果是促使初中生游戏活动参与不可或缺的原动力,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游戏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当初中生有违规行为出现时,应给予严厉的警告,争取做到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裁定,以避免影响初中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表扬优胜方学生的同时,也应对失败方学生的积极性、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肯定、鼓励,提升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达到体育游戏教学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及意义。它可以弥补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缺陷,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是对初中体育教学的一种革新。对于初中生而言,体育游戏可以促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体育游戏可以促使教学质量、效率最大化地提升。因此,适当地将体育游戏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教育效果,有利于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事业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兴波.“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2]冯 鑫.浅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体育游戏[J].情感读本,2016(14).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城县庆城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