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7-09-22 09:04李金莲唐爱华郭焕银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评教新建教学质量

李金莲,唐爱华,郭焕银

(宿州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李金莲,唐爱华,郭焕银

(宿州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学校内部教学自我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了解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以及新建本科院校自身要求,在此基础上促进制度约束与过程监督相结合,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科学制订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手段、方式,优化组合评价要素,合理利用评价结果,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进措施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呈现迅速发展的新局面,从2000年开始各地专升本高校越来越多,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发展起来。由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在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课堂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环节。保证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是做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评价功能。”〔1〕“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信息,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对教学工作质量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2〕为推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应不断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

一、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成本科院校之初,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在学校发展和建设中,更多的是将主要精力投放在抓硬件建设,对新建本科院校质量保障的内涵和机制建设缺少研究”,“还存在着质量保障机构不健全,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质量标准建设缺失,评教组织职责不明,监控保障效力弱等问题”〔3〕。为了解当前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全国106所新建本科院校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调查对象为各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人员,共发放问卷106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达90.57%。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及运行调查情况(n=96)

对96所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及运行调查情况的分析表明:被调查的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均已建立,但尚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有11%的被调查院校认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在落实和过程管理方面有待加强;有11%的被调查院校认为评价主体的质量意识不强、评教态度不端正;有28%的被调查院校认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不强,不够精细;有15%的被调查院校认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手段、方式较为落后;有54%的被调查院校认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有31%的被调查院校认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使用效益不高;还有2%的被调查院校认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范围需要拓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落实不够到位、过程管理不严

目前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管”“办”“评”相分离,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归属部门不统一,根据本次抽样调查结果,有些院校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划分到教务处,而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工作划分到教学质量监测部门,这样造成对二级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管理难度加大。院级层面对评价制度的执行不够到位,过程管理欠精细,有时出现“人人优秀”“走过场”“人情分数”的情况,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度不够。

(二)师生的教学质量意识不强、评教态度不端正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师生参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积极性不高,少数教师不理解评价的意义,或顾虑重重,或缺乏责任心,评教分数过高,自我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识不强。在学生评教工作中,由于学生对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态度不端正,出现随意点评、有意打高分、恶评、代评等现象,评教分数普遍较高,评教成绩区分度不大,评教结果的客观、有效性较差。在教师评学工作中,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在期末评教中给自己打低分,因而对该班级学生学习成绩评分普遍较高,以此讨好学生,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不强、精细化程度不够

少数新建本科院校“评价指标的内容陈旧、教条,难以同本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发展、课程建设相匹配。忽视了不同课程的特点,使用同一套评价指标进行规范,出现了‘一表统天下’的局面。评价指标比较笼统、抽象,缺乏相关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指标,造成了在质量评价上出现偏差”〔4〕。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操作性与适用性、层次性与系统性上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及教学实际作进一步论证,尤其是学生评教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改进,各指标内涵及表述需要进一步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评教范围。

(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手段落后,评价方式创新程度不够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评教均采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网络在线评价,大大提高了评价效率,但是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功能具有局限性,不能实现对评教结果的多维度分析。教学督导、学院领导、教研室同行等其他主体的评教还未能实现网络化,评价结果往往需要人工统计,评价信息的反馈时效不高。评价方式创新程度也不够,例如学生评教采用机房集中评教的方式,这就对机房资源、网络资源和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五)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系统化程度不够

调查显示,各新建本科院校目前采用的评价机制各有特点,评价要素包括学生评教、教研室同行评教、教学督导评教、校∕院领导评教、教师自评、专家评教、考评小组评教、教师评学等,组合情况也多种多样,但实际开展的各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及结果未必都纳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核结果中,评价机制系统化程度不够。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要素构成情况(n=96)

表2中数据显示:一方面,少数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评价要素过少,系统化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少数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中纳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核结果的评价要素过少,综合性、系统性不够,在抽样的96所新建本科院校中,有39所院校最终采用了3种评价要素,有9所院校最终采用了2种及以下评价要素,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核结果的合理性、公正性难以保证。

从评价要素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中所占的权重来看,由于各新建本科院校在生源质量、学风、质量意识和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性,学生评教的可信度也有所不同,导致在评价机制中所占的权重不同。从本次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评教所占权重悬殊较大,其中学生评教占70%及以上权重的有11所院校,60%~70%权重的有19所院校,50%权重的有18所院校,40%权重的有16所院校,35%及以下权重的有32所院校。另外,由于教研室同行评教人情分较多,流于形式;教学督导评教、领导评教、专家评教、考评小组评教的覆盖率不够,评价结果难以保证客观、公正;发展性评价理念未得到广泛关注,使得各院校对这几种评价要素的取舍及权重设置不尽相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合理结构仍在逐渐摸索中。

(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未能有效利用,教学改进效果不明显

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使用上,被调查院校大致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绩效相结合,与教师教学质量奖、评优评先、职称评审挂钩。另一种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应尽可能淡化其奖惩功能,以提出合理建议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重点,以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持续改进与质量提升为目标。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践中,第一种倾向在绝大多数院校得到了普遍强化,第二种倾向未引起足够重视,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的时效性不高,往往需要督促,导致教学改进效果不明显。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的管理上,缺乏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分析,评价结果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有限,也没能充分发挥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功能。

二、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改进措施

(一)推进评价工作管理的专业化,促进制度约束与过程监督相结合

“地方院校普遍缺少专业化的教学评价机构,更加缺少在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专业人才,教学评价工作无法专业化和制度化。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得不到改善,教学质量也就得不到提高。”〔5〕因此,明确评价工作所属管理机构、促进二级学院落实评价制度成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可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评教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统一归属到教学质量监测部门,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管理的专业化。二级学院以制度为依据开展评价工作,并加大执行力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责任到人,执行到位。教学质量监测部门加强过程监督,促进评价全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

(二)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提升评价主体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持续改进意识

“高校质量文化,是指高校组织内部历史地产生和积淀形成的质量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基本信仰和由此生成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礼仪礼貌、校风校训等及其相应的物化形式。高校的质量文化体系可以由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理念、质量形象、质量制度和质量环境等因素来构成它的基本形态或内容”〔6〕58,其中,高校质量意识是“学校质量文化的灵魂”,它“包括学校质量精神、学校质量目标、学校风气、学校道德、办学宗旨、指导思想等”〔6〕59。从质量文化对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来看,良好的质量环境和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是抓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有力保障,建立并彻底执行质量制度是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评价主体所具有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是保证评价有效性的关键。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过程中,质量文化虽然是一种软约束,但当质量文化深入人心时,就能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全员自觉主动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并对评价体系保持认同感,从而增强评价主体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持续改进意识。新建本科院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如开展质量文化宣传、专题讲座以及师生座谈会等,使评价主体自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和“质量第一”的理念,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教学和管理活动中,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责任;明确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监督”,而在于“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科学制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分层分类评价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否科学有效,评价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使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评价成败的关键所在。”〔7〕“新建本科院校尤其要立足本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现代教育思想去深入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内涵”〔4〕,依据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结合各类评价主体的特点及课程性质,制订分主体分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科学性、合理性、易操作性的特点,实现分层分类评价,并在实践中及时调整完善,体现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发展性要求。例如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区分为: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教师评教指标体系、教师评学指标体系等。在学生评教方面,可基于学生主体的角色特征和评价视角,并根据课程性质制订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在教师(教研室同行、教学督导、领导等)评教方面,可从专业角度并结合课程性质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区分。

(四)创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手段、方式,实施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深度转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少数院校引入了相对成熟的质量管理系统(听评课系统、教师评学系统、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等),实现了对学生评教数据的多维分析以及教学督导、学院领导、教研室同行等其他主体的网络化评价,甚至与这些系统相联系的手机客户端也正在研发中,评价信息的反馈和查询将更加便捷,评价结果的分析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为提高各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质量管理系统可对用户的权限进行分配,尤其是能控制用户对评价结果的查询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评价者和被评者的利益。

(五)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保障其合理性、系统性、有效性

1.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程度

“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不是一类评价主体所能够胜任的,因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是与诸多因素有关、牵涉着多方面利益的。学校领导和考核组、教师同行、学生、家长(或社会)及教师本人,都应成为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8〕137“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得到更为全面、客观、科学的结果。”〔9〕安徽省在2011年已经提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工作“主要采取学生测评、同行评价、督导评教、随机抽查教案、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等方式进行”〔10〕。新建本科院校可根据本校办学实际,合理确定评价主体的范围,提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程度。

2.推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诸要素的改进

“大学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指在一定的管理体制下大学教学管理系统中的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等组织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的运行方式。”“评价机制是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1〕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主要包括学生评教、教研室同行评教、教学督导评教等要素。为提高学生评教的可信度、教研室同行评教及教师自评的有效度及教学督导、学院领导、专家、考评小组评教的覆盖率,当前诸多新建本科院校正积极探索改进方法。任何一种评价要素要想提高自身的科学性,必须从各自角度遵循一定的评价规律以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基本原则,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有效。为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终结性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各种评价要素的覆盖率是前提。此外,可在教学质量常态监测机制中强化过程性评价要求,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学督导的作用,监测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获取大量的课堂教学质量信息,作为终结性评价的辅助参考意见。

3.积极推进评“教”与评“学”的有机统一

“教学质量监控研究片面注重于‘教’的监控,而忽视了对‘学’的监控。其实,教学是‘教’与‘学’的融合,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二者不可或缺。教师的‘教’具有引导性,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因此,学生‘学’的质量无疑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可是,在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里,教学质量监控往往关注教师的‘教’较多,关注学生的‘学’较少。”〔12〕“以一堂好课的标准去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方面。使得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9〕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应积极推进评“教”与评“学”的有机统一。在抽样调查的96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只有27所院校开展了教师评学,其中有7所院校将教师评学的成绩纳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核结果中。教师评学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有效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将逐步被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采用。通过开展教师评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查找原因,可促使师生双方有针对性地改进。

4.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合理性、系统性、有效性

“不同教师评价主体的角色、地位、能力、经验等差异,决定了他们对教师劳动的认识有差异,从而决定了他们在教师评价中各自拥有的优势和不足”〔8〕138,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各种评价要素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本校办学实际和各种评价要素的特点来合理选择,优化组合,保障评价机制的系统性。并且“不同的评价者由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同,其评价结果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有不同的权重”〔13〕。不同院校应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并结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实际来合理划分各种评价要素的权重,按照各种评价要素的合理权重计算出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核结果,以此引导广大教师研究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学习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双向提高。

(六)合理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转变评价理念,发挥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

传统的评价理念过多强调评价结果的奖惩功能,但“不能仅仅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看作是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或是教师评优、晋升的方式,它更主要的作用应是对教学的监控与促进。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人们应当回归到‘课堂教学’这一元素中,围绕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开展各项工作”〔5〕。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主旨在于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状态和进程进行价值判断”,“使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活动的主体经过评价活动,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9〕。新建本科院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使用上,需遵循分类反馈、因势利导的原则。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可在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后利用网络反馈给教师本人;教研室同行、教学督导、校∕院领导、专家等评教结果,如还没有实现网络手段评教的,可结合听课记录与听课反馈意见表等材料,由二级教学部门或质量监测部门出面组织,进行书面反馈;教师评学结果可在期末学生评教结束后由二级学院进行集中公示,以此促进教师关心教学、研究教学、持续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关注学习质量和效果。

2.建立课堂教学质量数据库,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管理上,可通过建立课堂教学质量数据库,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信息的系统化管理。利用这一数据库的筛选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数据可以带来不同的使用效益。首先,可从横向角度比较分析,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同一课程的若干授课教师评教结果进行比较,可掌握不同授课教师同一课程的教学效果,便于教学任务的合理分配及教师资源的优化组合。另一种是将同一授课教师若干课程的评教结果进行比较,可考察同一教师所教的若干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便于教师了解不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明晰自己的教学特长,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其次,可从纵向角度比较分析,这主要是将同一授课教师历年来的同类课程评教结果进行比较,从历史的角度掌握该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成长轨迹,持续反映其专业能力及进步。课堂教学质量数据库的建立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平台。

3.结合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每年组织一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其中需要各高校填报教学质量评估数据。各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部门通过对学生评教、教研室同行评教、教学督导评教、校∕院领导评教结果的汇总统计和分析,准确填写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统计表,并录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采集系统,及时掌握并研究全校课堂教学质量情况,包括各类评教的覆盖比例以及在“优”“良好”“中”“差”各分数段上课程门次所占比例或教师所占比例,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和质量把控。

三、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是一类具有自身发展特点的高校,在大幅度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同时,始终把课堂教学摆在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需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在实践中逐步改进,自我评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随着新建本科院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推进,完善内部教学自我评估制度,积极探索评价机制的各种评价要素在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核结果中的合理权重,全面、客观、公正地评定课堂教学质量,成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1〕杨金观,聂建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个在高校实际工作中被误解的概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1):15-20.

〔2〕黄国琼.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2(4):57-60.

〔3〕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09-112.

〔4〕赵江东,祝家贵.对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7(4):120-121.

〔5〕陆盛.地方院校与重点高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上的比较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2013(22):142-144.

〔6〕唐仁春.高等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策略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7〕柳亮.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现状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7):39-40.

〔8〕刘彦文,王颖.现代教师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9〕刘亚琼.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研究:基于学生学习的角度〔D〕.南宁:广西大学,2012.

〔10〕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省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工作的指导性意见〔Z〕.皖教人〔2011〕4号.

〔11〕时伟,吴立保.现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236-238.

〔12〕黄宇鸿,钟其鹏.近二十年来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述评〔J〕.钦州学院学报,2015(7):28-33.

〔13〕张益新,梁耀能.关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J〕.经济师,2005(12):105-117.

On the Problems and Improving Measures of Instructional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Li Jinlian;Tang Aihua;Guo Huanyin

(Suzhou University,Suzhou,Anhui 234000,China)

Evaluation of instructional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self-assessment of teaching.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structional quality,and understanding the teaching status data collec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and procedure control are combin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bases for evaluation criteria,the creation of new evaluation methods,the optimized combination of evaluation mechanism,and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is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validity of instructional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evaluation of instructional quality;improving measures

G64

A

2096-2266(2017)09-0081-07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9.015

(责任编辑 刘英玲)

宿州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教学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2016fz-1)

2017-04-17

2017-05-05

李金莲,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评教新建教学质量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