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遇到的那些中学老师

2017-09-22 02:34官学明
湖南教育 2017年34期
关键词:中学老师钱穆铅笔

文︳官学明

钱穆遇到的那些中学老师

文︳官学明

常州府中学堂,是钱穆的母校。他的同学里有著名文学家、诗人刘半农,瞿秋白是他的师弟。这不禁让人好奇,他们究竟遇到的是什么样的老师,可以教出这么大名鼎鼎的学生?

重读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师友杂忆》,钱穆记录的几则师生轶事,让人颇多感慨。

钱穆所在学校的老师,考试时各有特点,不仅是个人特征,或许还是时代特征。

钱穆讲,文史大家吕思勉给他们讲历史、地理两门课程时,年仅二十五岁,在老师中最年轻。他上地理课,必带一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印中国大地图。先将各页拆开,讲一省,择取一图,在小黑板上画一十字形,然后绘出此省之边界线,说明此一省之位置。然后再在界内绘出山脉及河流湖泽,说明山水自然地理后,再加注都市城镇关卡及交通道路等。

一次考试,出了四道题,每题二十五分。钱穆尤其喜欢有关吉林省长白山地势军情的第三题,一时兴起,刷刷写了很多,不料考试时间已到,故整张试卷仅答一题。吕思勉在办公室阅卷,有几个同学隔窗偷看,见其阅钱穆试卷时,在卷后加了许多批语,写完一张,又写了一张。这些考卷本不发给学生,只批分数,因此不需加批语。而吕思勉手握铅笔奋笔疾书,写字太久铅笔需再削,为省事,他用小刀将铅笔劈成两半,将中间铅条抽出不断地写下去。最后不知其批语写了多少,也不知其所批何语。但钱穆仅凭这一道题就得了七十五分。可见,当时学生的答卷触动了老师,老师因此破例给学生打了高分。如今,遥看这件趣事,不禁让人感慨,如此重视人生底色和健康品格的素质教育,不知后来为何就转为专注琐碎的细枝末梢,舍本求末的应试教育了。

还有一位姓徐的数学老师,性格怪异,人称“徐疯子”。有一次月考,这位徐老师也出了四道题,其中一题为:“1-?-?-?-?……等于多少。”钱穆思考了半天,忽然想到《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之语,遂将答案写为“0……1”。

徐老师认为这个答案正确。他跟学生们说,试试你们的聪明而已,答不中也没什么关系。但能把哲学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考学生,并对答案持开放态度,这样的老师如今还有几人?

钱穆还回忆,当时学校里设有“艺班”,分为多组,学生们可自由选择。钱穆家七房桥有世袭乐户丁家班,专为族中喜庆宴会唱昆曲助兴。钱穆自幼耳濡目染,颇有兴趣,于是选修昆曲组。笛、笙、箫、唢呐、三弦、二胡、鼓、板等各种乐器,生、旦、净、丑等各种角色,均有涉猎。他还专习生角,唱《长生殿》剧中的郭子仪,举手投足像模像样。吹箫尤其成为钱穆生平一大乐事,他每感孤寂时,便以箫自遣,其声呜咽沉静,如同身处他境,躯体悄然游荡在天地之间。

钱穆少年读书至今已经一百多年,念彼时之性情,想今日之功利,岂不让人痛心。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城乡小学)

猜你喜欢
中学老师钱穆铅笔
钱穆的容与化
钱穆的容与化
飞扬的铅笔屑
三支铅笔
马健培
小小铅笔,大有来头
论钱穆的地方自治思想
马健培
父亲对钱穆的教诲
青春闪光 何惧病痛——记上杭县官庄民族中学老师陈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