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改革探析

2017-09-21 06:53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8期
关键词:传播学应用型理论

王 月

(伊犁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改革探析

王 月

(伊犁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在应用型转型逐步成为国家战略之际,本科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该教育变革要求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和改革现有理论课程中相对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际。结合本科院校中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提出课程目标“能力化”、教学方法多元化、实践教学“实战化”、学习反馈可视化、教学条件融媒化的课程改革方法,以期对应用型转型中本科院校的相关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应用型转型;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融媒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中,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前者为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后者则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社会效益)。[1]对后者的重视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迈向改革深水区的方向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愈加凸显结构性矛盾、同质化定位和失衡的供需关系。“在生产服务一线,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紧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结构和质量上尚不能适应现实要求。”[2]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应用型转型逐步成为国家教育战略。2015年底,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使得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时代向“大众化”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本科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3]63

针对于此的理论研究成果逐渐涌现,从各个方面为正在进行应用型探索的本科高校提供了有益启示。比如界定和区分应用型本科人才与研究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的概念和差异;用实证研究方法发现用人单位所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规格特征;借鉴CBE、PBL等教学方法、泰勒评价体系、胜任力层次等理论分析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及培养目标;从德国、美国的成功案例中找寻经验;发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理念淡薄、定位不准,强调“基础性、知识性、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和“应用性”等问题[4];从CDIO理念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5]等。这些都为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在应用型方向下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方法论来源和智慧资源。

各高校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最终都是培养传媒人才,而在国家的应用型导向下,更加强调培养面向现实的传媒人才,人才培养面向并基于日新月异的传媒事业、文化产业和媒介技术,必须有伸向现实的灵敏视角和敏捷的革新速度,必须将理论融于实践,具有天然和必然的应用性。

李良荣把新闻学分为研究新闻传播现象、活动、原理和规律的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历史的新闻史,研究新闻传播业务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新闻业务。[5]新闻传播学课程也可据此分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历史新闻传播学和应用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从广义来讲,包含理论和历史新闻传播学以及应用新闻传播学中的知识原理部分;从狭义来讲,主要指理论新闻传播学,旨在传递该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新闻传播活动规律,以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广播电视概论、新媒体概论等课程为代表。

当前,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的应用型改革面临重重困难,首先,它具有大部分理论课所具有的重理论、轻应用,重“教”的过程、轻“学”的参与,重学术和应试需求、轻行业能力需求,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趋同的常见问题;其次,同样面临“95后”大学生青睐移动网络媒介的信息接触习惯、碎片化阅读习惯和“长辈权威”向“网络权威”的转移[6]等问题,但同时保留着中学时延续下来的被动学习习惯;最后,受到传媒技术性、实用性、感观趣味性的课程的挤压。所以,在文科理论课程的整体困局和探索中,该类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

图1 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应用型改革的思考路径

基于该类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思考,文章结合具体实践和案例,沿着“‘能力化’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为支撑—实战化应用型的实践任务设置—可视化的学习反馈与激励—融媒体的教学条件”的思考路径,涉及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提出课程目标“能力化”、教学方法多元化、实践环节“实战化”、学习成果可视化、教学条件融媒化的课程改革方法(见图1),以期对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本科院校的相关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一、课程目标“能力化”

应用型转型的目标在于“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2]。突出面向现实、面向职场的应用性,是应用型的核心,使学习者真正受益是转型的根本立足点。

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根本上反思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延续下来的重知识灌输、重理论、重识记、重应试的传统,由“学科知识导向”转向“能力培养导向”,让学科体系、课程体系融合并服务于能力体系。须由过去“学科—专业—传统课程模块”的思维路径,转为“调研分析行业所需能力—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化’—基于能力的课程定位”的建设路径。

在课程体系中,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各高校培养方案中大多是核心主干课程。根据布鲁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教育目标分类[7],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的目标除了提供基础理论、奠定认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诸层面的基础外,还直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宏阔的视野、科学的思维方法、批判创造的能力、深厚的文化修养。所以,绝不能把应用型改革理解为向应用技能的转向,而是要更加审慎地反思和改进理论课程的教学。

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密切关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动态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准确分析行业企业所需的、各具体工作场景工作流程所需的职业能力,以行业需求倒推能力体系,以能力体系建构教学目标,以“能力化”的教学目标倒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见图2)。

图2 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目标的制定思路

这类课程目标的制定,可借鉴国际学术界的胜任力理论来制定理论课程群的能力目标。该理论由美国学者McClelland提出,虽未形成统一定义,但不同观点间呈现出以下共性:与特定工作相关; 以绩效为参照标准;包含个人潜在特征或行为,如知识、技能、自我认知、特性和动机等。[8-9]相关学者也提出表面层(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灵活程度)、中间层(组织领导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自信心等)、潜在层(自我概念、价值观、个性动机、发散性思维、承受挫折能力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胜任力层次模型。[10]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包括学科知识、融媒体技能尤其是信息获取、选择、处理、创造、分析、批判和有效传播的综合能力,也应该在理论教学和现实任务设置中服务学生自我认知和定位、发散性思维、应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在复杂现实中承挫、探索以及有韧性地工作等职业能力。各理论课程需要以整合和联动的机制,精准用力,精心重构和设计教学内容,区别于实践课程技能性、点状、具象的特点,突出整合性、思维性和理论的现实转化。

针对边疆地区传媒业的特点,可以从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如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业、多语种文化产业、跨文化宣传行业等,构建适应当地传媒事业和市场的胜任力结构,对应胜任力有针对性地建立理论课程模块、行业调研模块、自学课程模块,开发微课程,开展业界专家系列讲座等。指导学生有方向地选择学习方案,利用校内外跨学科跨专业资源,结合当地民族语言文化特色与优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打破常规,为区域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服务。立足能力,培养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的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应用型人才相对于认识世界的研究型人才而言,更核心的要义是改造世界,“承担着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重任”。以德国为例,其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分别是综合性大学(Universitaten)与应用科学大学(FH),后者自成立初始就强调区别于“纯科学,无目的的研究和教学”的洪堡教育思想,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己任,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11]反思我国人才培养,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学生的感官、视野、批判性自主性思维都被禁锢于教师单向灌输的框架之中,对于前述应用型能力更是少有直接助益,许多理论考完试后就被“束之高阁”,在工作时往往感觉“用不上”。就课堂效果来说,“手机控”“低头族”也成为教师面对的棘手顽疾。所以一定要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以开放的态度探索多元教学方法。

(一)拒绝灌输,以学生为本,符合认知序

理论课最忌抽象理论语言的满堂灌,优化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对话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互动,以学生为本,教师讲得好不叫好,学生听得有效才叫好。在教学过程中,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序——内在的程序性和连贯性,如从已知到未知、从感知到理解、从巩固到应用、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等等。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既保证了学生的理解,也提升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专业黏度。

(二)突出现实导向和职业导向

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型人才要面对的认识和改造对象,更多是第一线的未经加工的实际事物,而不是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在课堂中,紧扣时代脉搏,更多地设置现实热点案例和职场工作情境,用可视可感,可引发思考、参与、操作的案例和教学设计,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激发学生调动思维、知识储备、信息搜索延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目标。

比如,针对新疆特殊的地理区位,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讨论“一带一路”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权利意识,引导学生搜索学术资料,对比中美新闻传播教育的不同模式,对专业提出评估和可行性建议报告;从具体的职场挑战出发,设置“说服”任务,以任务驱动学习霍夫兰的说服理论;等等。建立从直观到抽象,从现实任务倒追理论方法,给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注重教学研究,学习多元教学方法

在新闻传播学理论教学中,PBL(Problem-Based Learning)、TBL(Team-Based Learning)、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12]、SECI[3]63等方法和理念都有很广的用途和适用性,如媒体事件,传播热点,社会争议话题的思考、分析、述评、辩论以及作品的社会化发表(基于PBL);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的公关、广告、品牌推广(我们在现实教学中设置了基于TBL的公关方案的真实投标和真实的付诸实践的会展任务),基于CBE和SECI的学术性、理论性综合竞赛等等。

(四)结合学情实际,灵活创新教学方法

探索 “电影教学法”。在促进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探索“电影教学法”。以传播学理论教学为例,要生动形象地表达传播学理论,电影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其中丰富的社会生活、多样的传播现象及其背后的人性与社会规律,都能比语言符号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和感悟。比如,短片《星空日记》中纠结抉择的年轻人,正是米德“主我客我”理论的典型案例;《特工绍特》中的朝鲜军人形象,恰能启示学生去发现美国电影中的朝鲜、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形象,感受国际传播中的深层利益和立场;《现代启示录》中美国大兵的残忍和麻木,能有力地让人警醒技术带来的人性迷失等等。在每一课之前教师都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影片资源,并提出思考和需要查阅理论支撑资料的问题任务,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同时,对于广电、新闻专业的学生,这也是提升影像感受力和专业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表演与教学。传播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调动的感官越多,传播效果越好。在新闻学、传播学课堂中,讲授“传播过程及其要素”一章,请学生表演《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中的传播过程,使学生感受和发现传播过程中的环节;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机构特征”一节,请学生设计相声、小品,表现媒体中的一些分工、运行规则,在实际操作中不乏优秀的创意,学生在小品中体现出了传播的系统模式、传播体制、媒体中的“把关”现象、利益纠纷、组织目标等规律,直观生动地反映出了传播理论,取代了枯燥的讲解,使课堂妙趣横生,学生在参与中实现了快乐学习。

辩论与教学。融合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用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热情。学生不仅是课堂上的“听众”,也是回应者,表达者甚至是提问者、质疑者,避免教师一个人的演讲,而要进行师生间、学生和学生间、观点和观点间的对话。在课堂中,组织学生以辩论赛的方式更深刻地理解一些具有争议的理论,比如大众传播的利弊权衡、自媒体的前景、美国三种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谁更有优势(偏重于新闻业务技能的“密苏里模式”,崇尚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家型人才”“哥伦比亚模式”,强调通识教育的“威斯康星模式”,可选取两种)、主流媒体中的区域形象是否真实全面,等等。要完成这些辩论,都必须融会每个学生的参与,教师除会打分外,还会设计手机评分页面,小组成员间互评贡献分。以辩论这一可行性具体实践体现出了PBL和TBL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体现出了CBE中对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将显性知识内化为学生隐性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实践教学“实战化”

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在应用型转型的追求中更加凸显。知识情境化理论提出,知识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习和应用的实际环境中,需要和自己的角色、背景和经历结合。知识不是单纯存在于书本上的,只有被学生学习、使用才会具有意义。知识不是我们实际行动的目标,而是在实际行动中逐渐形成的。[13]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提出所谓“最好的学习新闻和广告的方法就是实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自成立就非常重视创办真正的媒体,其重要性甚至高于教学。[14]对实务操作如此重视,其经验对我国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应用型转型实践来说,是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对于整个专业建设来说,实践教学寓于教学实验、实习、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和专业竞赛之中,所以并不是实践类课程的专利,理论课程中也必须结合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具体的理论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应用、转化、创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服务于应用型能力的培养。除了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平台、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外,理论课程也可以开发出更具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以下方法都是结合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新闻学等理论课程设置的服务于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作业,并且实现了课程间作业成绩互认和课程间的整合联动。

(一)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提升综合传媒实践能力

可以建立专业学习公众号,借助微信公众号和第三方制作发布平台,让学生把理论学习进行可见的成果转化,根据课程进度和内容,如西方新闻思想、受众观念、传播革命、非语言符号、传播学奠基人等主题设置作业,让学生制作微信公众号的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作品,加强媒介、符号的现代化应用,加强受众意识和效果控制。这些公众号作品很好地检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动手中感受专业,在动脑中检验学习效果,在赢得关注和点赞的现实反馈中获得创造的乐趣和对现实的更深感悟。点击和点赞量是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邀请家长关注公众号,使学生获得更多动力和激励。同时,可以联系校内各部门、各院系,将学生分组,协助其进行新闻宣传工作,协助其公众号、网站等的运营和维护,发稿率、发稿质量和所在部门评分增加了实践学习的实战色彩,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坚韧、灵活、谦虚、创新等品质。

(二)探索跨学科、跨专业、跨课程、校地融合的实践形式

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更熟悉信息内容、传播规律、传播技巧,但目前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却与就业市场所需的新型复合型传播人才还有很大距离。新闻传播类专业可以联合校内其他专业资源,激励学生的跨界探索。

设置相关实战任务,让本专业学生联合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等专业学生开发手机APP,与市场需求结合,进行设计和推广竞赛,加深对新媒体的切身感知,提高对技术的驾驭能力,锻炼其策划、市场需求调查、团队协作与管理等综合能力。

设置“一带一路”文化展、“校园文化形象大使”等主题,以TBL方式让学生撰写活动可行性策划书,联合学工部门、文化产业学者、企业、旅游专业教师等,营造真实竞争氛围,对方案进行招标和评价,对于优秀策划案,还可以学生为主要实施者,联合学工部门、旅游、营销、语言类专业转化为现实,把实践教学真正变成策划、设计、竞标、公关、会展、推广的工作场景。

举办跨课程的新闻传播综合知识或能力大赛,综合考核识记性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野中郁次郎所说的汇总组合(C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在竞争和实战氛围中实现显性知识向隐性素养的升华。

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缘优势,利用丰富的调研对象资源,开展师生合作、与地方合作,进行跨文化传播、跨民族传播、亚文化圈调查,调查研究地方媒体市场中的新产业、新技术、新动向,产出调研报告、论文等成果,努力打造品牌。

四、学习反馈可视化

在教育理论当中,过程性学习评价与结果性学习评价相对,与后者相比,它更注重教育过程,强调反复性、及时性和交互性。它能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地重组和建构。[15]

在传统的理论课中,学习成果主要体现为考试成绩和日常书面作业成绩,它存在一些弊端:反馈不及时,周期长,考试往往集中于期末,不能及时反映和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导致有些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背诵;考察的能力单一,与现实脱节,考试中的许多题型主要针对识记和重复,忽视了应用型人才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核心能力的考量;评分对后续学习的促进效果有限,很多高校学生在得知考试和作业分数后并没有纠错、提高和向他人求教的行为习惯,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与现实工作情境差距很大,应用型特征不明显。

在应用型改革中,应当削减期末考试成绩在评价中所占比重,以过程性、能力性、持续性、交互性为评价方针,让学习成果明晰显现,让学生真正在乎、关注、维护学习成果和学习评价。

(一)知识性成果数据化

针对课程知识性内容,教师制作分章节的题库,利用问卷星及课程网站,生成手机二维码,在课堂中在线扫码测试,学生答完题即显示分数,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学生此次排名和历次测试积分排名榜(隐去姓名,只留学生可识别信息)。在综合知识竞赛中,也可借鉴《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制作手机应用软件,以色彩、形状、线条等形成可视化的数据表示形式,对学生形成激励。

(二)能力性成果公示化

如前述微信公众号文章及其点击、点赞量,活动方案竞标方案,APP推广数据,优秀的调查报告,文化展运营都是直接处于现实、面对现实的,学生可以从现实反馈中得知和评价自身表现和综合素质。这本身也是一种开放的、现实导向的评价考核形式。

(三)同伴合作交互评价

在各类TBL教学实践活动中,各成员会得到来自队友对自身贡献的评分,大学生往往会在乎人际圈对其的看法和评价;在各类展示性活动中,会邀请业界人士、同专业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共同参加,这些也会对学生形成更大激励和压力,与队友共同形成交互刺激作用;公众号邀请家长关注,学生也会考虑到家长的期望和评价。

(四)灵活探索激励机制

对于中标方案、综合影响力大的公众号文章、综合知识竞赛获胜者、APP的成功运营者等,给予物质奖励、帮助其进入创业程序或市场环节,或向用人单位推荐人才,根据总体评分为学生制作颁发传播综合能力证书等,标注综合能力评分。

用这些考核、激励和反馈机制形成一个开放、有效的评价系统,以现实导向形成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教学条件“融媒化”

现代传媒技术消融了不同媒介间的疆界,搭建了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平台。[16]不仅是在大众传播领域,在教育传播中也是如此。

媒体尤其是移动媒体可以拓展学习者的学习时空、学习资源,拉近教学两方的距离。教学条件“融媒化”包括各种接收终端、各种符号形式、各种互动形式的融合,见表1。

表1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理论课程教学条件融媒化途径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低头族”是移动互联的媒介带给这个时代的重要显性讯息,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年轻学生离开手机会焦虑,而其离不开手机是教师的焦虑。面对这一“大势”,与其“堵”,不如“疏”,与其把其看成“洪水猛兽”,不如欣然接受和利用。尤其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而言,智能手机、移动媒体将是他们在未来职场中大展身手的舞台和可以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平台,所以对于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来说,更应该利用好PC端、移动端的不同媒体终端、视觉、听觉等综合符号,利用和开发丰富、便利、对于大学生有着天然亲和力的各种媒体工具,如问卷星、公开课、MOOC等公共网站,专业化微博和微信订阅号等多种途径,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方便获取、分享课程资源、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进行自我检测,形成课程学习的有效性、趣味性、交互性。

综上,应用型追求下的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可以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条件和手段等方法做出大胆探索。但更艰巨的任务是师资质量、教育观念和对现实行业的准确把握、科学对接和长远预见,如何把专业内涵和能力导向有机结合,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1] 韦巧燕,刘昭明.基于就业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9):12-14.

[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教发〔2015〕7号,2015-10-23.

[3] 陈锋,吴明晖.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分析框架[J].中国高教研究,2011,(8):63-65.

[4] 袁暋,许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4):56-60.

[5] 毛伊敏,胡健.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6):55-59.

[6] 张缅.“第五媒介”与“95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119-121.

[7] 常经营,兰伟彬.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新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84-86.

[8] Arthur K Yeung.Competencies for HR professionals:An interview With Richard E.Boyatzi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96,36(1):119-131.

[9] Jorgen Sanberg.Understanding human competence at work: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1):9-25.

[10] 周沛,王文红,鲁承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144-149.

[11] 陈啸,刘杨.国际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法研究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2,(4):92-95.

[12] 马少华,应志国.PBL、TBL、CBE三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109-110.

[13] 沈欣忆,胡雯璟,Daniel Hickey.提升在线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策略探究及有效性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2):21-28.

[14] 董天策.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J].新闻与写作,2014,(2):56-59.

[15] 张俊超,李梦云.过程性学习评价如何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学习效果——基于“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的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19-124.

[16] 戴蔚.融媒时代高校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理念变革[J].东南传播,2014,(11):122-125.

【责任编辑曹静】

ProbingintoTeachingReform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TheoryCoursesunderthePursuitofAppliedTalentTraining

WANG Yu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835000, China)

The applied talents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as gradually risen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th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level has become the running orientation of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requires to change the relative backwardness of the teaching theories and the teaching ways. On the basis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courses i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how to reform the training goal, the teaching method, practical teaching, the study feedback and teaching conditions,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oring the applied talents education.

applied talents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theory course; teaching method; media convergence

2017-04-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主流媒体中的新疆文化媒介景观及其提升研究——以央视为研究对象(15YJC860029);伊犁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我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理论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G201225)

王月(1986—),女,河北邯郸人,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播学理论、媒介文化研究。

G642

:A

:1009-5128(2017)18-0062-07

猜你喜欢
传播学应用型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