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课堂重智育的同时渗透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17-09-20 07:28黄丽丹
新课程·小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习意识创造性思维价值观

黄丽丹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而教”,它更多地指向一种能力和价值观,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但现如今的教育仍然无法摆脱“应试”体制,而且这一体制还将长期存在。如何使小语课堂教学在为应试服务的同时又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呢?一线教师可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主题式教学重组教材内容,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正确价值观;重视课前预习,提效课堂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重视作文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知识传授;价值观;学习意识;创造性思维

“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界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它的提出正面而又直接地回答了“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这个问题。那到底何为“核心素养”?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解释。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核心素养所指的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其背后的东西。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个人认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学校教学最终“剩下的”东西,它更多地指向一种能力和价值观。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理应思考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现如今在我国,不可能绕开应试这一体制,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价值导向所决定的,这种体制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小学语文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应试教育”,实则是一种重智育的教育模式,而“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重人格、重能力。表面看来,似乎两者是背离的,是相矛盾的两种教育模式。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既服务于应试,又绽放素养之光呢,值得我们深思。个人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主题式教学重组教材内容,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正确价值观

青少年正处于“三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三观”,对一个人毕生的发展和事业至关重要。而小学阶段正是“三观”教育的启蒙时期,小学语文更是承担着育人的作用。“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做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如是说。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小语的课堂首要关注的就是准确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而这种渗透完全可以借由语文教材。我们的课堂也就能在服务于应试体制的同时又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真正做到既重知识又重德育。

但我们原来的语文教材和教学都存在碎片化、知识琐碎化的问题,使得学生淹没在字词句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练习当中。即使有价值观的渗透,也是薄弱的、支离破碎的,完全没有系统性可言,很多时候都无法让学生抓住重点。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不可能改变教材的编订,但我们可以尝试着打破课本中课文固有的顺序,将它们以主题的形式重新组合,如此一来,既不耽误知识的传授,又能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为例,假如要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我们可以把与此有关的课文归置到一起,即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另外还可把第四单元的三篇讲述我国民风名俗的课文《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也提到前面来教,意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后,我们还可整合其他教材上的同类文章,为学生设计一些可行的题目,让学生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巩固知识的同时再一次受到爱国精神的熏陶。

二、重视课前预习,提效课堂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

关于课前预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预习是学习个体的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所以完全有理由这么认为:预习是学生先于课堂学习的独立学习行为,它是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关注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就是在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另外,我们学校曾经搞过一个跟预习有关的课题研究,所以我深知预习对课堂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课前进行充分并有效的预习,那课堂教学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后,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有利于教学深入开展。

因此,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不仅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个人觉得教师应注重扶放结合,可利用预习单等手段积极去引导,让孩子明晰预习的相关步骤及方法,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当然具体实施策略还有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究。

三、重视作文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不管是在哪个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作文也是每一次考试学生必考的一项内容,且占分较重。作文可谓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作文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的全面形成乃至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怎样的作文容易得高分呢?阅卷教师在评阅中往往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立意深刻;内容丰富;富有文采;构思创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有理由相信构思越新颖越能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也就越容易得高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既能服务于应试体制,又能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那作为老师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个人认为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更多地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求异。任何一个事物就其特性来说,往往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特征,这就为作文创新求异提供了条件。对于一个作文题目或一段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不能拘泥于一个模式,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去开掘,才能掘人所未见,道人所未道,形成新颖、独特而又与众不同的思想风格。成功的诀窍就在于与众不同。平时的作文教学就要启迪他们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去创新,培养他们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能力,真正让他们的作文达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境界。

尤其是面对小学生,相对来说,小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思维更为丰富,更容易引导,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切忌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作文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的小语课堂完全可以在服务于应试体制的同时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应小学语文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及它所服务对象的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学生所有核心素养的养成,但至少我们可以从学习意识、价值观取向及创造性思维这三方面入手,让如今的小语课堂教学绽放素养之光,充分发挥其作用,培育出更适应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胡梦甜.聚焦核心素养,课堂是个什么样?[N].浙江教育报,2015-11-11.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意识创造性思维价值观
浅谈教师的职业化素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