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敏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高校团体操教学融入健美元素实践研究
——以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例
孟 敏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健美运动是一项新兴体育项目,时尚新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调研表明:高校团体操教学融入健美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团体操的兴趣,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团体操教学;健美;实践;高校
健美运动是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它以西方身体审美文化为基础,以塑造外在完美形体、提升内在气质为宗旨,具有训练动作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简单易学易练等特点。团体操融体育、舞蹈、音乐、美术为一炉,是以体育类表演内容和艺术表演形式为主的一项群众性的体育与艺术综合表演项目[1]。团体操课程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满足时下学生实际学习诉求,是一名高校团体操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尝试在团体操教学中融入健美元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团体操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团体操诞生于古希腊和德国,是以体操为基础,融各类体育运动与多种艺术及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国内外大中型运动会开(闭)幕式、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集体表演项目。[2]据有关史料记载,世界上开展团体操较早的国家主要包括欧洲的捷克斯洛伐克、苏联;亚洲的日本、朝鲜、中国;拉丁美洲的墨西哥等国家。地域不同,民族风情各异,每个国家的团体操表演风格和特点也各不相同。高超的体操技术以及高难度的器械联合表演是苏联团体操的特点;整齐划一的徒手操与高难度的叠罗汉表演是日本团体操的特色;朝鲜团体操则注重背景的配合,一场团体操表演分为众多模块,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团体操内容丰富多彩,队形变幻莫测,颜色图案精美绝伦,极具特色,呈现给观众的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
我国现代团体操起源于20世纪初期,团体操发展初期举步维艰,各地举办的团体操规模较小,内容也十分简单,以基本体操动作为主体。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团体操表演规模才逐渐壮大起来,表演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如今,团体操表演已经成为大型运动会、赛事表演的重要内容。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唯美的舞台、绚丽的灯光更是将团体操的表演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奥运会以及我国历届全运会的开幕式表演是团体操展现的最佳舞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团体操表演、2010年广州亚运会团体操表演都是我国团体操文化精髓最为直接的体现。
我国高校团体操课程开设较晚,一直到21世纪后期,部分体育院校才相继开设。如今,很多体育院校都开设团体操课程,或作为必修课或作为选修课,如华南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同时,团体操教材编写也取得一定进展。1981年出版的由徐培文等编著的《团体操的创编与训练》是我国第一本自主编写的团体操著作。1988年,中国著名教育学家、团体操专家毛学信教授主编出版了《中国团体操》。随后,一系列有关团体操方面的教材相继出版,如刘文香主编的《学校团体操》、黄宽柔主编的《健美操团体操》、邱建钢与柯为国主编的《团体操基础教程》等。为了适应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及大力推广团体操的需求,华南师范大学的黄宽柔老师的团队从2015开始依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举办全国高等学校团体操教师培训班,采用短期培训的方式将最新的团体操教学内容和模式传递给各高校团体操教师。笔者参加了2016年暑期在重庆文理学院举办的团体操培训班,受益匪浅。
3.1 高校团体操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对一些学校的团体操教学现状作了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器械设施和教学班级人数的限制,多数高校的团体操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简单,实践课和理论课所占比例不均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限制了学生创新创编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打破常规,寻求新的突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团体操的兴趣,不断适应新时代体育教学的需求。笔者尝试把健美元素融入团体操教学中去,充分展示人体的力与美,为团体操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3.2 高校团体操排练现状分析
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大力推广,高校校园体育活动也日益丰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作为校园体育活动重头戏,一直以来都备受学校重视,尤其是开幕式演出更是深受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团体操表演一直是各大高校运动会开幕式主旋律,它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团体操的排练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时间、空间、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默契密切配合[2]。笔者曾多次参与过校运会团体操编排的全程工作,结合本校团体操实际排练情况,认为当前高校团体操排练的现状是:①缺乏足够统一排练时间,人员协调上难度较大,尤其是需要多个学院配合排练的项目;②团体操表演对道具、服装器材、场地条件要求较高,财力、物力投入较大,尤其是大型的团体操表演;③团体操排练耗费大量人力,多数学校的团体操表演都是体育学院老师担任策划和指挥,他们牺牲了大量业余休息时间。
4.1 健美元素融入团体操教学的思路设计
笔者所教授的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团体操课程,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大三进行模块教学,团体操是模块一和模块二都要选修的课程,健美运动是模块二要选修的课程,因此,具备把健美元素融入团体操教学的可行性。健美运动课程中所学的健美动作可创编成完整的套路,并加上队形变化,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团体操学习带来的乐趣。期末考试形式以小型团体操表演的模式进行,分组考核,每组4-8人,要求男女同学共同参与,自由创编,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新出奇。考核评委请健美运动老师、健美操老师、艺术体操老师共同担任,分别从动作质量、艺术表现、动作编排等方面进行评分,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
4.2 健美元素融入团体操教学的效果分析
笔者选取体育学院2014级社会体育指导专业模块一和模块二各一个班级进行教学实验,模块二班级为实验班,模块一为对照班。实验班的学生团体操教学内容融入健美元素,对照班为传统的教学内容。在实验班的教学中,除了规定的健美动作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以增强表演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要不断调整队形,配合选配的音乐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很多学生除了课上积极练习,课下也会抽出一定的时间练习,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反观对照班的同学,上课积极性明显不如实验班的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班的整体分值也比对照班高出10%,这些充分说明健美元素融入团体操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团体操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见表1)。
表1 学生对团体操教学融入健美元素的认可程度统计分析表
4.3 健美元素融入团体操教学的结果分析
团体操既是一项集体性的文体活动,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结晶体。[3]健美元素融入团体操课程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一个学期团体操课程的学习、排练,多数学生能够将健美知识充分融入到团体操表演中,并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体育学院迎新晚会健美团体操表演、社团文化节闭幕式表演中的健美集体展示等等,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很好的检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掌握最新团体操发展动态,学习最新的团体操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通过实践教学笔者发现,将健美元素融入团体操课程教学既能丰富团体操教学内容,巩固健美运动相关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实践应用能力。此外,在考核形式上要求学生根据将所学健美动作自行创编表演套路,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为将来踏入社会充分施展自身才华打下坚实的基础。
4.1 健美元素融入团体操教学,形成全新的表演内容——健美团体操。健美团体操通过动作编排和动作造型变换以体现健美运动的风格,以健美运动的力量美、形体美来激发学生学习团体操的兴趣和动力。
4.2 健美团体操以独特的造型设计、靓丽的服饰搭配加上完美的人体比例充分展现出体育艺术之美,丰富团体操课程的教学内容。
4.3 健美运动内容丰富多彩,团体操形式各式各样,将二者充分融合能够丰富团体操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得到实践应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4.4 团体操教学最重要的培养学生创编的能力,增强学生从事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意识。健美团体操对于提高学生的创编和审美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学生日后从事团体操有关创编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1] 陈西玲.团体操[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8:1-7.
[2] 董聪敏.将团体操教学融入高校武术课堂的可行性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8-160.
[3] 梁丽凤,罗远标.从文化的视角看团体操表演[J].体育文化导刊,2012(1):33-35.
责任编辑:雁 柱
PracticalResearchonIncorporatingBody-buildingElementsintoGroupCallisthenicsTeach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ak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MENG Min
Bodybuilding is a new sport, fashion novel, loved by the majority of young peo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body-building elements in college group callisthenics teaching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group callisthenics learning, but als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quality.
group callisthenics teaching; body-building; pract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17-04-19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2017年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我国大众健美运动发展研究”(编号:SK2017Y26)研究成果。
孟敏(1981—),女,安徽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团体操、健美操教学与训练。
G883
:A
:1671-8275(2017)05-00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