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萍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更关注运算法则的掌握和运算技能的训练,其实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数感反映了一个人最基本的数学素养,而计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谈数感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数感培养
一、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
学生计算出现错误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两大类。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算理、概念、运算顺序及题意的不理解,导致计算出现失误。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很多学生对于计算题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计算和检查习惯。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和正确率的提高。
二、计算教学中的数感培养
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它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对数与运算的一种感觉,也可以称为感受、感情,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从数学角度观察、解释、表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数据特征,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使学生去认识数学对象和学习内容,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在实际情境中感知
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部分,因此,在实际情境中感知计算的实际意义,是培养数感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探索,获得感知。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呈现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获取相应信息,用连加的形式引入乘法算式,“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通过比较发现乘法更简便,这样在现实情景中,学生明白了乘法的含义,为后面用乘法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在现实活动中初步建立数感。
2.在动手操作中感应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因为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展现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验不断得到内化、提升,同时也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学生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操作。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动手操作摆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探究面积计算公式,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面积公式效果要好得多。通过操作,学生理解了公式的意义,促进了知识内化,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3.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也是优化数感的基础。首先,训练形式要多样,借助卡片、小黑板、多媒体等载体,采用竞赛、抢答、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口算也要讲究方法,如整十数、整百数的乘法口算,探索其规律,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养成口算习惯,增强口算意识,将口算方法转化为技能。
4.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学会“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审题方法是培养计算审题能力的核心。学会“一读、二敲、三述、四拟”的审题方法是培养解决问题审题能力的核心。做题之前让学生多读几遍题,弄清题目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不能用简便方法,再动笔计算,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其次,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验算可以检验答案是否正确,这是计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另外,书写字迹潦草、混乱,也是影响计算正确性的一个主要原因,书写认真就会避免计算失误,因此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学生还应专心检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5.重视估算教学,培养数感
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令人关注的热点。学生的估算意识要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培养,如妈妈带了100元钱去商店,一个书包68元,一盒彩笔26元。妈妈带的钱买这两种物品够吗?通过估算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估算既方便,又快速,从而喜欢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估算还能快速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再把估算结果和实际计算的结果对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错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因此,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也是优化、巩固数感的必经之路。
三、结语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一项涉及多方面教学内容的系统工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积累,使之得到完善。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立凯,杜先存.小学生数感培养的高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6).
[2]羅远连.小学生数感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