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明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体系大背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中职教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教师要充分掌握并在课堂上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利用数字资源和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未来课堂
传统的讲台式教学方法在目前中职学校课堂中面临窘境。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雷同,中职学校教师面对基础差、情感弱、习惯坏、纪律松的学生都在大叹苦经,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听不懂,讲解的知识学不会,人在课堂上坐不住。“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写春秋”,虽然教师的奉献精神可嘉,但教学效果欠佳。面对管不住的学生和只播种不收获的困境,大多数教师长吁短叹,缺少教学对策和方法。
虽然讲台式教学法仍是目前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但单一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法显然已经落伍。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虽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和愿望,但不能始终保持兴趣和热情。尽管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但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自信,最终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
信息化技术进入课堂,成为中职学校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职业教育,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那么,如何破解提高課堂教学质量的难题呢?笔者亲闻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的德国专家说过:作为教师,把所有责任推给学生是不公平的。改变教育理念,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摆脱窘境的必由之路。
现代职业教育提倡教师应成为学生追求未来幸福生活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从这个教育理念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掘学生的潜能。职业教育更要为学生的未来生存与发展服务。从笔者的从教经历看,学校按照所谓“好学生”的标准衡量学生,却有很多不起眼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职业生涯发展出乎意料,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足以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我们不能再搞“一刀切”式的课堂。有人说,最好的教学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这个角度讲,中职学校教师承担着更重的教书育人责任,“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人的学习就会千姿百态,而技术让我们有了区分、支持和激发每一个学习者的各种可能性”。改变课堂,把信息技术引入中职教育课堂是不二的选择。
笔者设想未来中职学校的课堂应该是智慧课堂、高效课堂、快乐课堂。要实现这些设想,信息化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可能,与传统课堂相比,它可以成倍地增加信息量,把最新、最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传统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化技术课堂则把教师的专业水平作为基础,把教师的施教能力当成核心,把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辅助和支撑。
智慧课堂是学校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灵活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比如,学校可以建设校园网络,实现WIFI全覆盖,手机进课堂,为在线教学提供条件;鼓励教师开设“云班课”,实现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智能化,为学生学习提供保障。智慧课堂的建设符合年轻人喜欢操控电子设备的特点,在课堂上大大减少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时间,有效避免了注意力易转移、持久性差的短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技能,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中职学校建设高效课堂提供了可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自己的智能实验实训中心、教学云、数据资料库,方便师生教与学;鼓励教师制作慕课、微课,及时推送教学内容,随时解难答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
当教师接受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后,快乐课堂也就成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当教师利用微课进行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时,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上进行情境再现时,当教师在屏幕上播放案例,进行师生互动分析讨论时,当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自己得意的作品的时候,当学生小组讨论后,利用PPT演示成果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是集中的、专注的!这样的课堂是学生欢迎的,是快乐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课堂教学。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技术渐渐渗透到各个角落。对于已经到来的汹涌澎湃的信息化浪潮,工信部一位专家坦言,未来我国的职业学校教师大约只有20%的人能站在讲台上。职业教育行业从业者应有最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方能胜任教学工作,立于不败之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