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芳
摘要: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富强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只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富强目标。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富强,有着丰富的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采取必要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必要性;途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富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目标之一,反映了社会主义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富强是解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的物质保证,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本文将着重从富强的内涵和理念、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理念的途径等方面来谈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的内涵和理念
富的含义是富裕,富的反义词是贫。强,即“疆”,弓有力。强的反义词是弱。“富强”合起来意思是富裕而强盛,合理分配财富,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富强。社会主义富强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富强。实现富强的主体是人民,实现富强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人民幸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把“富强”作为国家层面的首要目标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当前,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富强的渴望,主要体现在国富民强、精神富强和对劳动的尊重。
二、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实现国家富强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
国家富强是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党章规定,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都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追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的现实需求和愿望。实现国家富强,是国家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民利益和愿望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
(二)实现国家富强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国家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国家富强,创造和积累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提升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富强”,进而促进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国家富强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实现国家富强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现了国家富强,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才可能实现政治民主、文化文明和社会和谐,才能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的途径
(一)在实现国富民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
人民是实现国家富强的主体力量,也是国家富强的受益者。实现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最高价值原则,增进人民福祉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必须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国富民强,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通过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富民强;必须统筹兼顾,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要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要制定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积极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国富民强。
(二)在实现精神富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目标,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阶层。要把要把国家富强的目标渗透到国家的制度设计和发展规划中,要把实现富强同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诉求结合起来;要把国家富强的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追求,进而使富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先进模范、公众人物也要起示范、表率作用,引领和推动全体人民,实现精神富强。在实现精神富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
(三)在尊重劳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
实现国家富强是崇高而又艰巨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和辛勤工作。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观,千方百计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作性。各行各业的职工都应该把实现国家富强同自身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把个人奋斗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为增进人民幸福和促进国家强盛作出贡献。全社会也应该尊重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作潜能,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作性劳动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强调了,“必须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作,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政策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最伟大的理念;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形成制度文化,引领社会风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理念;要重视普通劳动者,切实提高劳动者待遇。实现国家的富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和责任,只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创造,在尊重劳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才能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热切期盼和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和自觉担当。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范畴和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的富强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要在实现国富民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要在实现精神富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要在尊重劳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