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离婚率的走高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家庭的变故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一些学生面临亲情残缺时他们心理易出现异常。面对这些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引导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问题;策略
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能给予人安全感、归属感,但是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要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难面对现实,他们渴望亲情来抚平受伤的心灵。教师应该给予这些学生双倍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呵护。
一、单亲家庭的特点以及学生特点
完整、温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感受不到完整的家的温暖,他们就像折断翅膀的天使一般,没有依靠,没有方向。在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往往容易情绪低落,自卑,不敢正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他们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会感到孤单,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十分无助。
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容易建立起对立的情绪,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听别人的劝导,当听到别人谈论自己的事情时会特别敏感,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波动,这样的心理状态使他们难以融入班集体生活中,也不利于人格的发展。虽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来自单亲家庭但性格活泼开朗、心态完好的学生,但是大多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情感淡薄,不能接受善意的指导。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因为家庭的破碎使他从原本的活泼可爱变成了沉默寡言,在一些课堂活动中也表现得极其不自信,他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其他小伙伴一同玩耍。在面对指责时,他会毫无防备地大哭起来,使其他人变得不知所措。
这样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对他们的后续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学生塑造不同的人格特征。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有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甚至家长的教育背景和教养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单亲家庭的学生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他们在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缺少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关爱,容易形成消极的人生态度。
2.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不仅要饱受家庭环境的变故,还要饱受一些人的议论,这都会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虽然他们会获得周围人的帮助,但是这些帮助有可能会触及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家庭变故,反而消极地抱怨不公的命运安排。
不管是来自家庭、社会还是学校的影响因素,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我们要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家庭,正视自己,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走出家庭对他们产生的心理阴影,使他们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单亲家庭学生是学校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他们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所以教师要在学校生活中给予关爱与呵护。当他们面对交往不自信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勇敢、大胆地与人交谈;当他们渴望友谊却不敢向同学抛出友谊的橄榄枝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勇敢地向好朋友坦露心声,表达自己诚挚的友谊。
面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因为自尊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内部动力,信心能够帮助他们开启成功的大门,所以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身上挖掘闪光点,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感受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感受来自教师浓浓的爱,让这些爱驱散单亲家庭学生心理上的阴霾,使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逐步走出心理的误区。
单亲家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自我封闭倾向,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生怕受到一点伤害,而这样不利于他们融入班级生活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感受人与人之间诚挚的感情,体验爱的滋味,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使他们在快乐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引导他们打开心扉,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性格。
在生活中,面对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感受爱、体会爱,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引导他们正确地面对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悦纳自己,接受自己,学会拥抱生活。
参考文献:
[1]赵莹.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初探[J].现代妇女(下旬),2014(10).
[2]黄华.初中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子女异常心理的教育对策[J].考试与评价,2014(7) .
[3]谭勇.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才智,2009(27).endprint